情绪与课堂教学

2012-08-15 00:44:25河南张谦
职业技术 2012年11期
关键词:消极师生情绪

河南 张谦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与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最基本的自身体验。人的情绪状态则是这种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形态。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两极性。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当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满意、愉快等;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如不满、悲伤等。

2.蔓延性。某种情绪状态的产生,开始是指向一定对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蔓延到与原指对象相关或无关的其他事物,形成在一段时间里无一定指向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形态。

3.感染性。某人的一定情绪状态对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好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好的情绪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并且会因周围的人与某人关系的疏密而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4.一定的支配作用。某种情绪状态对人的行为表现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致使其所有的情感体验无不打上这种情绪状态的烙印,表现在一个人处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时,会看什么都顺眼,想什么都顺心,做什么都顺手,这就能促进人的活动能力激活了人的正能量;若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则会看不顺眼,想不顺心,做不顺手,这样就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甚至处于负能量状态。情绪对课堂教学的重要影响,课堂教学是知识的传播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是师生之间智慧的碰撞,更是师生之间情绪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教师的情绪愉快,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记忆活跃,有利于课堂高效的进行;而教师的情绪不佳,学生则会思维迟钝,记忆困难,不利于感情的交融。课堂上,教师的情绪总是感染着学生,不同的情绪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教学。同时也是课堂中关注的重点,学生的情绪也同样的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的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控制和运用良好的情绪状态激发出潜意识中的正能量,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有:

首先,教师的教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会使学生心情愉快,轻松,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觉得教师可敬可亲,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也乐于接受。于是,师生间的感情得到沟通,教学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学任务也能确保完成。也是教师在心理上、主观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教师消极的教学情绪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使学生精神受到压抑,思维混乱,学习积极性低落。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惊慌、恐惧的心理,认为教师可怕可畏,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这种极度紧张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是强制性的机械理解,是不牢固的。

其次,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情绪。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家庭环境不同,致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所不同。

积极的学习情绪,会有力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也会使教师教学时思路清晰,应变灵敏,反馈及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消极的学习情绪则会给教学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教师教学心理上的反差,会使教学思路中断,教学热情冷落。有时也会产生教师教学时或顺其自然、放任自流,或注入填鸭。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那么,怎样处理师生情绪以利于教学工作呢?

教学时,如遇到有的学生交谈、搞小动作,教师应及时送去短暂、严肃而又和蔼的目光,使学生和教师心灵上得到沟通,促使学生放弃交谈或搞小动作而转入学习。就在这一瞬间,师生情绪得到缓解,教学按正常轨道进行。如果教师用一双目不转睛、咄咄逼人的目光,学生就会感到惊恐、紧张,忙乱的学习情绪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活动超出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教师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讲解,才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如果教师指责、痛斥学生,就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逆反心理,师生间就萌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原因,教师有时会产生烦燥、焦灼的情绪,带有这种情绪走进课堂,就会给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感;听课时有分心现象。学生摸不清头脑,时时戒备着教师,生怕“引火烧身”。这样即使教师认真讲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调动,教学质量自然就无法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诚挚的爱心去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随时进行自我情感调控,不为外在因素所左右,力求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1]范方.论学生的问题行为[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2]赵富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与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6.

猜你喜欢
消极师生情绪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科学与社会(2023年4期)2024-01-11 08:08:44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麻辣师生
情绪认同
商业评论(2014年6期)2015-02-28 04:44:25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海峡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10:14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4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