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胡海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日益普及,越来越多地渗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一个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人将很难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正是一门引领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殿堂的启蒙课程,它将在学生今后学习计算机其它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切不能因为基础课程都是简单的知识而忽视这门课,相反应该更加重视这门课所起的作用,不断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需要。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直接导致愿意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各职业学校都展开了抢夺生源大战,不乏有学校因招生实在困难,只要有考生报名,不管成绩多少,一概收下,这些现象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低,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现象,表现在计算机课程方面,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抵触情绪,没有学习积极性,当然也有一些好的方面,这些学生大多独立性较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动手能力较强,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针对他们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加强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几年前还很时髦的技术,几年后或许就会被遗忘,而我们的教材的更新速度却远远落后于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这就必然导致在我们教材中还保留着早已淘汰的内容,而一些已经逐步成熟的新技术在教材中却只字不提,这样教出的学生必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影响学生的发展。
(1)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一些学校基础硬件的落后以及一些教师观念陈旧,至今仍延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围着三尺讲台,面对一块黑板,凭着一支粉笔进行着填鸭式教学,殊不知如此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对于教材指定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之间脱节掌控不好
前面提到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教师又可能因种种原因不愿去学习新知识,认为自己只要能把教材教好就可以了,完全不理会社会的实际需求,学生就很难对学习感兴趣。
(3)理论教学与实践难以合理分配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有的学校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安排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的甚至无法达到规定的上机课时,由于学生练习的时间少、动手能力不强,因此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学生实践时缺乏评价办法和标准,导致学生练习过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评价而缺少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日渐松散,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微调,在教材更新无法赶上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组织老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对学生感兴趣的技术开设选修课,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师应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多制作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及互动性较强的教学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用任务驱动等一些先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大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鼓励他们自行探索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极大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也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
由于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积极钻研各种教学理论以更好适应教学需要,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精心准备实践内容,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同步做好过程管理和评价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