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李顺才
论职业教育中高职的衔接
河南 李顺才
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发展新型工业化与发展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型工业化也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快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有利于满足社会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只有实行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并举,职前与职后教育并举,面授课程与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并举等多种教学形式,才能逐步满足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技能、丰富生活的需要,从根本上保证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比较呆板,为学生提供的选择机会不多,学生个性难以发挥。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要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试行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弹性学制,学校教育过程中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学校之间的课程学分互认制度,逐步完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岗位培训证书相互补充的证书制度。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关键在于沟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根据社会需要或学习兴趣转学校、转系科和转专业,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和途径。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一直是“就业教育”。为促进“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生)就业,2006 年,教育部要求,“三校生”升入高职院校的计划数不得超过毕业生人数的5%。长期以来,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正规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又称终结性教育,其毕业生没有继续学业的机会和权利。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的终结性相继被打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获得了继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目前,我国正在经历职业技术教育的这一发展进程,中高职的衔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中高职衔接的“接口”——即招生考试制度。国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者都可以在高校注册入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只要取得中职的毕业证书,就可以享有进入高校继续学业的资格。我国高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入学考试制度,目前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考试呈现多样化:可以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各地教育部门组织面向中职生的“3+X”对口招生考试,五年制高职班“三、二分段”,实行中期择优分流(升入高职阶段)等办法。这些招生考试制度的出台,为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这些招考制度付诸实施的时间不长,而考试制度只是解决了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的问题,它最多也只是解决了衔接的形式,并不代表中高职的衔接就完成了或成熟了,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值得重视和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就全国来看,中职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教育对象的50%左右,中等职业学校遍地开花,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平均每个省就几所,存在着中职规模大而高职规模小的现象,致使职教体系内部比例失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高职之间的衔接。
由于政出多门,条块分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互不了解,互不交往,缺乏必要的协作和交流,缺乏统筹兼顾的科学管理体系,从而出现教考差距过大、培养目标不一致等脱节现象。
中职开设专业较多,而高职开设专业则较少。这样,由于高职专业设置范围较窄,既不能满足社会对一些专业高层次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中职学生渴望进入高职深造愿望。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定位在中级实用技术人才,并且有偏重实践轻视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文化课有的开设,有的不开,特别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即使开设的文化课,有的也只是选其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进行,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很难适应高职的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和更高层次技术传授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中高职的衔接应该根植于终身教育的体系内,职业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中高职学校在规模上,管理上以及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衔接,都必须围绕学生乃至所有公民的终身教育这个中心。因此,亟待创新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为部分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引导这部分学生专心学习,增加就业的机会和竞争力,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和谐稳定。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建议改革现有的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把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竞争,变为高职学校拿出一定的招生计划单独面向中职毕业生招生,特别是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更应向中职学生倾斜。同时也需要行政部门宏观调控,重新定位中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教育体系。可在更大范围内试行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院校与高职院校“3+2”联合办学等做法,或由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试点单独招生政策等,构建各具特色的中职学生成长“立交桥”,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郑州交通技师学院)
(编辑 李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