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马红英
高职院校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河北 马红英
传统考核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改革考核模式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有利于推动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自主性,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考核 考核模式改革
1.课程考核目的
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核。考核的目的分两方面:一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教学管理必须的环节,也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督促提高学习自主能动性,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二是为了通过考核结果的分析,帮助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2.考核组成要素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考核方式,考核要素均是由考核主体、考核客体及考核中介所组成。
考核主体即考核活动的主持者,承担着考核设计、实施和监督的职能。考核客体即考核对象,也可称为考核主体行为的承受者。两者相互作用,其关系的互融、互配程度,将制约考核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考核中介作为第三要素,是考核主体与考核客体在现实考核活动中彼此交互的媒介。三者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合理科学地设计考核模式,才能优质、高效的完成考核目的。
1.目前高职教育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1)考核目的错位。考核的目的是促学促教,但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定位为检查学生是否满足毕业条件的手段。因其目的的简化和偏颇,造成了为考核而考核的现象,使得考核质量下降,考风不正。
(2)考核标准不统一,与职业标准有差距。目前,考核一般是由任课教师出题,各院校的考核没有统一标准,衡量的尺度不一。考核内容和标准与职业岗位需要相差甚远,从而造成了高职生的培养质量和能力水平相差很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客现全面反映职业能力水平,企业无法根据课程考核成绩有效地选择用人,这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和高职办学声誉。
(3)考核主体单一。在考核过程中,一般是以任课教师为主体,从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的评定及考核过程的监督,均由一人完成。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完整性的缺失,其考核结果自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4)结果性评价简单粗糙。一次性的考试,只注重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或者没有,或者简化为平时考勤,这样是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这一问题也是目前考核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2.改革考核模式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重点在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考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没能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2)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多样,水平参差不齐,智力特征主要为形象思维类型。这些特点决定了不能采取单一简化的考核模式,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科学设计考核模式,才能达到应有的考核目的。
(3)考核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对考核模式的改革多数停留在对试题内容、题型的改革,开卷、闭卷的选择,成绩包含项目的简单增加上,如加入考勤、平时测验、试验成绩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考核进行了优化,但并未能在根本上消除考试对学生的局限和压力,仍不能科学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水平,未能很好的起到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1.考核标准的制定
考核标准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课程标准同步进行的,这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宏观上来说,应当与高职教育目标适应,与职业素质要求适应。具体的,应当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将专业知识要求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要求结合,最终确定课程考核标准。
2.考核方式与过程
(1)考核分阶段进行。课程教学是持续一定时段的,内容和目标都具综合性,每一阶段都有其应当掌握的内容和考核标准,所以考核也需分阶段进行。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授课任务后,就对其进行阶段考核。阶段考核内容少,考核目标明确,学生较易进行对内容的总结和巩固,利于深度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点和基本技能。
(2)考核分层次进行。考核应分层次进行,以基本概念为底层,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第二层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即概念的实践;第三层是模拟问题的解决,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建立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指导性方案;第四层是实际生产项目的具体问题解决;最后一层是课程综合目标的完成,达到职业素质标准。
(3)考核方式。考核可采用笔试(包括开卷和闭卷)、口试、设计、小论文、操作、项目完成的实物(或论文)等不同形式。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当注意,不同方式的考核,可采用不同的评价系统,百分制或优、良等级制,使结果更具科学性。
(4)考核过程的实施。考核方案应与教学实施计划同步完成,制定考核计划,包括考核时间安排、考核内容和方式、考核目标等。应具有可操作性。
3.考核主体与客体
为了客观公正的考核,考核的主体与客体应当是可变的。
可以对个人考核,也可以对小组考核。传统考核只针对个人,强调独立完成,却忽略了对学生协作能力的考查。而针对小组的考核使组中成员间必须自行分配责任,团结协作。在完成学习和考核任务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与他人的交流和协作技巧。
增加自评和互评。考核客体本身可以作为主体出现,自我评价从自身角度进行主观衡量,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树立自信和发现自身缺点与不足,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评价观,促进自身成长与发展。客体之间的互评,可以跳出教师这一评价角度,给学生更全面的客观评价。
4.考核结果的综合评价
随着课程内容的学习,完成对各阶段的考核,最后要给出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考核过程可反复。如果学生未能在第一时间合格完成任务,应允许学生继续,或重做,修改错误,直至按要求完成。
(2)考核结果可逆。学生对考核结果可以提出异议,教师根据规定,可重新进行评价。这不仅是普通的查卷查分,学生应当首先对自己有一个认识和评估,在教师的考查过程中肯定自己、找出差距。
(3)考核与指导并行。考核的目的是推动学生的学习,阶段考核后应给出对学生的指导,最好是针对个人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做出学习计划,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
高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对考核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分析找到目前考核模式的弊病,进行改革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是对学生正确评价的方法,也是促进教与学两方面共同进步的必要手段。
【1】廖平胜.论考试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上)[J].湖北招生考试,2002.24.
【2】廖平胜.论考试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下)[J].湖北招生考试,2003.4.
【3】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吕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