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2012-08-15 00:44黑龙江胡立波
职业技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思政

黑龙江 胡立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析

黑龙江 胡立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向大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整个的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能力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迫切需要高校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心理特点,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衡量思政课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

在全球化时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和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教学本身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整个的高校思政理论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否、高校思政教育形式的灵活与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它既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又符合大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素质。

一、坚定的思想政治信仰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保障

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自于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理论信仰,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传授社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教师不仅仅要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要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信仰去影响学生,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轨道上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理论信仰,对科学理论的信仰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的发挥。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感,并形成一定的学识魅力,才能在讲课中充满激情,让学生从教师的坚定信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信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所选案例要健康向上并有充分的说服力;坚决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并自觉地将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种信念上升为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二、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谙熟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理论和知识体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对于广大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来说,要想出色完成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深刻掌握马列主义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在讲课时引经据典、说理透彻,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求知、创新的兴趣。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不是静止不变的,当前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不断从理论层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课题,这使得思政课教学有其特殊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结合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努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研活动,提出符合社会客观实际、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点、新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当前,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对大学生形成了不容低估的冲击,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也日趋复杂多样,教师必须要关注教学对象的实际、关注当前国内国际的一些重大热点和焦点问题,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详细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中还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与现实的联系中更深地体会马克思主义,也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主义,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教师还必须努力充实自身的社会文化知识,力争做到在哲学、经济学、美学、教育学等外专业领域也有一定的修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增加自身的信息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形成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才能挖掘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三、理论转化能力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要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学理论,教师还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转化能力。因此,必须探讨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但是教师教学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话,将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体系和结构,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之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体系,处理好体系的相对完整与原理的重点,突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善于联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兼顾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找准教材内容和学生需要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运用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来分析问题。强化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提炼、设计与升华过程,深入挖掘学科知识中隐藏的对学生有启迪价值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同时,要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只有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才能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在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的传递、智慧的熏陶和情感的交流。因此,必须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把知识内化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让学生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就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且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现代的教学观念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

过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上,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师必须转换这些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有很强的探索性、自我选择性,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他们自主意识强,希望通过平等讨论、自身实践和体验来认识和接受教育。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有赖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思想互动的广度和深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能产生一种和谐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人,要以人的成长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能,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是要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放弃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而是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法纪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育人的过程,要把“传道”与“育人”结合起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其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知”,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行”,做到知行统一,才算达到教学目的。无论教师的仪容仪表、渊博的学识,还是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博大的胸怀及无私奉献、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都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全方位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释放人格魅力的过程。教师自身的气质、性格、品格、学识、能力和风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教师是否具有人格魅力,能否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和自己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无疑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认识社会、践行有价值人生的榜样,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熏陶和教育大学生,将他们带入思想政治的理论境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敬而受教”。

总而言之,传播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学生的政治洞察力和敏锐感,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年一代,是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主要价值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关键。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工作者,为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6(1).

[2]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求[J].文史博览(理论),2009(6).

[3]张亚军.教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王宜静,王明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其提高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5]柯狄祖.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质量[N].光明日报,2007,10,19.

[6]张毅,马海燕.浅谈教师个人魅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6).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思政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