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马立明 宋晓莉
让高效课堂成为教学的常态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马立明 宋晓莉
要让高效课堂成为常态必须把握住其灵魂所在,这个灵魂就是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亲和力架起师生良好沟通的桥梁;同时,作为学生要乐于学、善于疑。这样才能让高效成为课堂的常态。
高效课堂 灵魂 亲和力 兴趣 质疑能力
对如何组织高效课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多数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设计入手来探究。而再神奇的方法和设计若忽视所作用的对象,只能事倍功半。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决定教学质量的灵魂是人。教师、学生作为高效课堂中的人,就是这个灵魂。因此,要使高效课堂成为常态,必须首先从教师和学生入手,然后才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外延因素。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师生沟通必须和谐,否则高效无从谈起。亲和力恰是架起这种沟通最用力的桥梁。亲和力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既然是相互作用力,那么付出越多回报也越多。亲和力其实是道德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无形渗透,是打造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实践中,恰当使用亲和力对课堂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亲和”的氛围能使师生良好、和谐地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习潜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更易走进学生心灵,从而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逐渐摆脱学习落后状态。
高效课堂倡导用“探究式”学习取代“填鸭式”。若教师高高在上,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式单向接受:机械记忆、简单再现、本质不清。布鲁纳说:“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因而教师要投入感情,注意及时感知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需要,引导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亲和力的培养与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微笑的脸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时长仅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微笑着的脸,影片用微笑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奥思想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带微笑上课,能拉近师生的心距,学生感到亲切、放松,学习也是快乐而积极的。给学生一个微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学生会把这种爱的感受指向教师,教师也就充满了迷人的魅力——“亲和力”。(2)年轻的心你了解网络吗?使用QQ吗?……如果你说不,那真落伍了——学生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了你!当今社会,教师若仅满足于书本,就无法吸引学生。学生眼中的教师就应该与时俱进。因此,教师更需一颗“年轻的心”,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吸引。对学生关注的 “潮人潮事”,教师至少应了解一二。我们已然接受了“新时代”的物质技术成果,更应去包容 “年轻人”的“年轻心”!“亲其师,信其道”,若不用“年轻的心”走近“年轻的学生”,学生如何能“亲其师”,不“亲其师”又怎能“信其道”? (3)尊重与平视 魏书生曾就读课文与学生商量了三次:“是齐读还是赛读?”“是一章一章读还是三章一起读?”“易错处是先提醒再读还是等你们掉进陷阱后再读?”,这虽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却彰显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平视。正是这种态度使魏老师更具亲和力,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我们不妨借鉴这种做法。在尊重学生问题上,我们是否还是背不过单词就讽刺挖苦、罚写罚抄……这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学生自尊,挫伤了积极性。把这样的心理体验指向到学习,自然会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还“恨屋及乌”。因此我们不妨对学生多一份尊重与平视,学生则会“爱屋及乌”,我们的收获也会更多。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无异议的是问号”。推动这个问号不断向前的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兴趣。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没有上过学校,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兴趣。
2.1 帮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而现在很多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产生厌恶感。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枯燥。只要让学生学会寻找,就会发现乐趣无处不在。比如在学习单词时,学生可能会想到一个个杂乱无章的字母,学起来难;也可能想到其中有很多规律,单词之间互相联系,会组成新词,为学到了新知识而高兴。第一种想法会使学生索然无味,第二种想法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引导学生去想有趣的方面,这样学生就会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了发现乐趣,学得也会更好。
2.2 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们知道,主观上情愿做的事情往往会做得更好。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这时,要不失时机地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举措,培养学生爱思考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质疑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后,要少一分“监视”,多一分“放纵”。不要过多地“管”,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自由”的基础上,应该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敢于质疑、会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内化为学习的能力;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给予赞赏性的鼓励。这样,质疑能力就逐步发展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就会随着质疑能力的提高而获得质的飞跃。
设想一下: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还善于质疑,在和谐宽松的课堂中,又有一位富有亲和力的老师,学生怎会浪费这一堂课而不学习呢?因此自主、高效的课堂就水到渠成。
[1]张建平.教师素质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
[2]王道俊.教育学王道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