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斌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1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已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的人们不断地汇入读图了解天下事的潮流。对此,报纸要进一步加速它的形象化报道的历程已成必然,新闻摄影的功能、地位和在报纸中的作用,亦将更显重要,并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读图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照片呢?答案无疑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闻图片。新闻图片的创新还得从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五求”(求新、求真、求情、求活、求意)标准上来操作实现。
图片求新,首当其冲的是要有一个新的事实。首创的、第一次变动的事实,便具有新意。其次观点要求新。新的观点,也是新闻的魅力所在。一则新闻,如果事实新,但反映出来的思想不新,不能提炼出一个新的观点,不能反映时代精神,就不能吸引受众。在实际工作中,新的事实和新的观点直接指向新闻价值因素。为此,增强摄影记者新闻性的意识,注重新闻价值的发现实现图片创新的有效途径。新闻价值的因素,通常体现在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事实若包含了上述某一要素,即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新闻价值,包括多项要素,则其新闻价值可能更高,其新闻值的高低,衡量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为此,摄影记者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去“捕捉”、“挖掘”、“锁定”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较强的新闻敏感去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细致入微的去观察分析往往隐含在事物细微变化之中而难以被发现的新闻事实,只有具备这样开掘的功力,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所能达到的境界。
首先新闻内容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摄影的特性决定的,不管你是拍摄新闻照片也好,评判新闻照片也好,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党报的新闻照片必须完全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其次新闻图片采集真正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正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新闻图片的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新闻摄影最终是要拿到读者面前去的,一件新闻摄影作品有没有形象表现力、有多大的形象表现力,主要是以新闻摄影传播的对象——读者的评价为依据的。因此,新闻摄影要增强受众意识,要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要在求真上下工夫,坚持求真务实、坚守新闻真实,在走基层中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采访,反映群众的伟大创造,反映生活的本来面,使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是实现新闻摄影创新的最终目标。
走进读图年代的今天,人们对照片的形式美亦越来越重视,怎样让纪实性和形象性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是新时期对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读者在获取新闻价值的同时,依旧需要形象美,形式美的优秀视觉感受。因此,增强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克服过去那种呆板、生硬“机器加人”的摆拍照片。新闻图片求活就是要摄影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仔细观察事件动态,把握现场典型,捕捉鲜活细节,抓拍精彩活泼生动的瞬间视觉形象,充分发挥摄影技术手段,追求新闻图片的艺术性,要善于运用抓拍的手法记录新闻事件,并不断拍出新意,以体现新闻摄影的审美特征。形象愈美、人物瞬间愈生动活泼的新闻照片,它的视觉冲击力就愈大,美感越强才能感染读者,才能拥有更多的读者,它的生命力就愈强,产生的社会效果也越大。
新闻摄影报道是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形式,传播效果如何,主要看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的反映。一幅好的新闻图片是否有冲击力,就看你的画面语言能否打动读者。摄影记者在表现画面语言上首先要融入新闻主题,以情感人,以情升华主题思想。新闻图片创新重在“情”字上,用真实情感、有时效现场感的图片表达内容以及思想内涵,从而激起读者的思想火花引起共鸣。为此,摄影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在走基层中更好回应群众关切,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为民造福上来,及时发现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通过新闻报道呼吁社会关注,推动党政部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让图片报道成为沟通读者情感的桥梁,让党报成为百姓的“贴心报”。
求意就是要追求意境,让作品思想得到深刻的表达。好的新闻图片不仅要吸引眼球,更要进入读者的心里,让读者“聆听”到画面传出的画外之音。这是图片的表现力、感染力的具体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印证功能为主新闻图片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全方位的需求,图片表述功能的局限逐步显现,平面照片要开口说话,必须要向深度拓展,寻找另一条新闻表达的道路。图片也应追求思想深度,也该有独立的观点和深刻的分析。观点不一定是说出来的,也可以被“看”出来。虽说新闻图片只能如实反映新闻现场的真实状况。但一个优秀而有思想的摄影记者,他对于画面的把握、角度的选择、瞬间情感流露的捕捉,是可以让图片成为一个复杂的信息传播媒介的,而这种传播往往带有拍摄者选择性的观点。这种选择是经过摄影记者的分析与思考,就像文字记者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观点一样,摄影记者运用独特的视觉手法,结合新闻背景,来呈现新闻形象语言的比照关系,让作品形成独特的张力。
总之,好的图片是摄影者在现场被感情打动的产物,蕴含了记者富有感染力的激情与投入的充满人性的观察,并且这种激情与观察被巧妙地表现出来,并能引起读者共鸣。这就需要记者情感的投入,感性的认知,理性的升华,调动摄影手段,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事件的全过程中,获得最优秀的情景和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