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惠贞
(闽南日报社,福建 漳州 363000)
两岸合作,媒体先行。媒体是传播两岸善意的重要平台,这要求福建新闻媒体要加强涉台新闻宣传,积极传播善意,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作为台胞的重要祖籍地,漳州的新闻媒体更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对台优势,迎难而上,主动破题,先行先试,加强涉台新闻宣传,积极推动漳台新闻合作交流,为推动漳州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漳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台商投资集中区,同时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也是台湾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漳台经贸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成果显著,影响广泛。闽南日报社旗下的《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手机报是漳州市最重要的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中凸显对台特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
加强涉台新闻宣传,漳州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指出,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近、法缘相随,具有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漳州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再加上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空间优势,使得漳州涉台新闻具有很强的接近性,新闻价值高,容易引起海峡两岸的受众关注。
加强涉台新闻宣传,是漳州媒体的历史使命。2010年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考察,首站就到漳州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看望台商,这进一步凸显了漳州在对台交流合作中重要地位。漳州媒体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努力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成为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
加强涉台新闻宣传,是漳州媒体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下,加强涉台新闻宣传也是党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闽南日报》必然要发挥优势,打好“海峡”牌,写好“海峡”文章,打造涉台精品新闻、品牌栏目,为自身发展赢得空间和时机。
近年来,在积极推进闽台交流合作的大背景下,闽南日报社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丰富对台宣传载体,加强与台湾媒体交流,强化涉台新闻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注重发挥对台优势,做足做深涉台新闻。
《闽南日报》一直注重做足做深做透涉台新闻,对台新闻宣传成为该报新闻报道改革创新的重点和亮点。2001年以来,《闽南日报》共有28篇涉台新闻作品获福建新闻奖,其中有2篇作品被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
突出重大时政新闻。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漳州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亲切看望漳州台商。报社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执著的新闻追求充分做好这一重大新闻及其社会反响的宣传报道,并策划组织的“进百家台企、话漳州先行”大型采访活动,组织100多人次的编辑、记者深入113家台资企业,实地采访胡锦涛总书记来漳州视察带来的反响和效应。一批新闻报道作品被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台湾网等20多家媒体转载。其中,笔者采写的《“这个园区办得好”——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成果探析》一稿,获2010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突出经贸合作成效。每年,闽南日报社旗下媒体都会对“4·9”漳台经贸恳谈会和海峡两岸(漳州)农博会暨花博会等重要涉台经贸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为重大招商活动营造浓烈的氛围。同时,做好漳州投资环境宣传,营造漳台经贸交流合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突出文化交流活动。《闽南日报》对每一次涉及两岸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报道都进行精心的策划,力求做到特色鲜明、厚重有味。从2007年开始在《海峡周刊》开辟《祖地文化》版,受到两岸读者的追捧和收藏,报社还出资将这些文章编辑成册,作为《漳台历史文化丛书》的一部分对台交流。
突出台湾政要谒祖。《闽南日报》对台湾政要返乡谒祖活动的报道都进行了超常规的安排:图文并茂、全方位、立体化。特别是对2006年4月连战先生回乡谒祖的报道,更是精心准备,倾力打造,及时推出的《连战先生祖地行》4个特刊,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示了这一重大活动的方方面面。
突出东岸热点焦点。近年来,《闽南日报》坚持每天有一个板块报道台湾新闻,同时在《海峡周刊》开辟专栏,特别关注读者最想了解的台湾热点新闻,增进西岸读者对东岸的了解。
丰富传播平台载体,立体传播涉台新闻。
近年来,闽南日报社坚持多媒体运作、多渠道传播、多元化发展,旗下拥有报纸、网站、手机报三种媒体。这为报社加强涉台新闻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丰富了新闻传播载体,提升了新闻传播效果。
运用新兴媒体,拓展涉台新闻宣传平台。闽南日报社在漳州新闻网设立《闽南日报》数字报,让台湾读者可以即时阅读报纸新闻。2009年,为方便台湾网民浏览阅读,网站还增设了繁体字功能。手机报也设立了“东岸要闻”等涉台新闻栏目。
加强网站协作,提升涉台新闻宣传实效。
漳州新闻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涉台新闻网站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海西城市新闻网协作会和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采风活动,共同做大做强涉台新闻,促进涉台新闻宣传,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闽南日报社借助海峡论坛、海峡媒体峰会海西采风活动等渠道,与到大陆参访的台湾媒体人士直接交往。2009年8月“海峡媒体峰会海西采风活动”在漳州举行,报社领导、采编人员与台湾媒体人士密切沟通交流,并成功上演了大陆新闻人采访台湾新闻人的“好戏”,在两天内刊发2个专版、12篇文章和17张照片,为海峡媒体峰会海西采风活动添彩。
近年来,报社多次派出人员赴台湾学习考察。2010年10月,笔者赴台湾参加“第二届海峡媒体峰会”,与台湾媒体人士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习取经。同时,积极探讨漳台媒体合作方式,进一步加深漳台媒体情谊。
加强涉台新闻宣传很有必要,漳州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对照两岸读者的要求,对比先进的媒体单位,目前闽南日报社的涉台新闻宣传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而言,主要存在海峡东岸新闻原创率较低、西岸新闻在东岸落地率不高、两岸媒体交流合作机制未建立等三个问题,这些都会形成“善意的接收障碍”。
提高东岸新闻原创率,最直接、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派出记者驻点台湾采访。自2008年两岸关系开始良性互动,两岸新闻交流重新升温以来,大陆共有10家媒体获准在台驻点采访,其中,中央媒体5家,地方媒体5家。在这10家媒体中,平面媒体占的比重很小,福建省内尚无一家地市党报获得驻点采访许可。台湾民众渴望了解东岸,漳州百姓对东岸也充满好奇。不过由于两岸阻隔太久,对台湾民众阅读需求、阅读习惯了解不足等原因,大陆媒体采制的涉台新闻要真正实现在台湾落地还有不小的难度。此外,尽管两岸媒体自2009年8月起已联办了三届海峡媒体峰会,促进了两岸媒体的交流。但是目前两岸媒体间的交流仅限于内容的互换,即便是驻点采访,台湾方面还有很多限制,包括媒体家数、人数、驻点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这对于两岸媒体的交流非常不利。
漳州涉台新闻宣传中面临的问题,在海峡两岸媒体特别是地市报中普遍存在。海峡两岸新闻媒体必须迎难而上,主动破题,先行先试,在推动两岸新闻合作交流上有所作为,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有所作为。
完善合作机制,增强两岸新闻交流活力。
全面推进两岸新闻交流合作是两岸新闻界的共同愿望,更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两岸媒体的差异性不能成为两岸善意传播的障碍。两岸媒体应该一起担负起解决两岸信息不对称的责任……两岸的善意,应该在两岸媒体中率先善意地传递出来”。
推动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按“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推动海峡两岸媒体尽快实现相互设立常驻机构,力争在台湾和福州分别设立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中心。新闻交流中心要有专职人员负责协商实施海峡两岸媒体交流合作项目,努力实现采写的台湾新闻闽台共享,以解决驻台记者“势单力薄”的问题;另一方面推动两岸媒体的稿件互换。此外,为解决驻台记者驻台期限太短、情况不明,工作难以持续等问题,亦可争取招聘台湾当地人士为福建媒体驻台记者。
推动两岸媒体合作交流常态化。建议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有利的条件,逐步扩大两岸媒体交流规模、层次,建立更多的交流平台,扩大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促进两岸交流渠道的多元化,实现两岸媒体交流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推动两岸传媒产业合作。ECFA的签订和生效为海峡两岸传媒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两岸媒体应该扩大在传媒产业方面的合作,通过整合两岸传媒界的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推动两岸传媒产业对接。
提升自身实力,增强两岸新闻原创率落地率。
让更多的台湾同胞了解更多的西岸新闻,就要提升海峡两岸媒体的实力,在新闻传播中贴近东岸新闻需求,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新闻队伍要提高学习力。海峡两岸媒体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涉台新闻队伍。通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对新闻队伍进行再教育,使之能采制适合东岸受众阅读兴趣的新闻,防止海峡西岸的新闻到台湾“水土不服”,从而提高两岸媒体采制台湾新闻的原创能力,并提高在台湾的落地率。
新闻专栏要提升影响力。建议海峡两岸媒体整合优势资源,通过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撰文开栏,培育一批名专栏、名专刊。专栏要突出地方特色,突出祖地文化,聚合台湾同胞对祖地的亲情,瞄准台湾同胞的关注点,以此促进新闻在东岸落地。
涉台媒体要增强传播力。媒体的传播力决定了媒体的影响力,而增强传播力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要努力争取政策、经济和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加强涉台新闻宣传和闽台新闻媒体交流合作。
丰富宣传载体,增强涉台新闻立体传播能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传播手段与电子信息传播手段分别有各自的优点。涉台重点地区的媒体应该加强新闻载体建设,特别是新兴媒体建设,同时立体开发新闻资源,丰富传播形式,扩大传播半径,提高涉台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加强新兴媒体建设。信息时代的新技术为涉台新闻宣传提供了更多可供挑选的平台。要充分开发网站、微博、手机报、短讯等,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在由单一媒体向全媒体业态拓展的同时,努力扩大各类新媒体涉台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传统媒体要与新兴媒体的传播力量整合,形成跨媒体立体、系统、全方位的传播格局。如将涉台新闻在报纸电视上刊播,在网站上转载,在微博上让大家评说,开通短讯平台让大家点评,拓宽涉台新闻的受众面,让不同阅读习惯的两岸读者都能在各自熟悉的传播平台上接收到信息。
立体开发原有新闻资源。在长期的涉台新闻宣传实践中,福建新闻媒体积累了丰富的新闻资源,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纸质媒体难以入台湾的情况下,可以换个思路,以书籍等其他形式入台湾。例如前面提到的闽南日报社正在编撰的《祖地文化》被列为漳州对台湾宣传品之一,延续延伸了涉台新闻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