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迪亮,李安增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近些年来,向来以培育中学师资为己任的高师政教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该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如愿走上中学教师岗位,多数人或另谋他职,或无职可就。之所以如此,固然与国家总体就业环境趋紧有关,但首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种种弊病,导致其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课程体系作为一个专业开展各种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之优劣,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成败。鉴于此,对政教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予以改革和重建,着力廓清其重建目标,对促进政教专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明确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的重建目标,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无疑具有标向性作用。这一目标的确立,应综合考量三方面的因素,即政教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的多元需求和学生的现实诉求。
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挥棒,是确立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最基本依据。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非师范类则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专业内涵在于:一是“师范”性的培养方向;二是“思想政治”的专业特质。前者要求学生必须形成中学政治课教师应有的知识、能力和品格,获得教师从业资格;后者则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两方面的目标要求,在高师政教专业的发展中始终起着导向、调控、纠偏的作用,是确立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基本依据。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既要与国家的根本指针相一致,更应与社会的多元需求相契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帮学生成材、让社会满意,实现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一是中学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新课改是指以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起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1](P46)高师政教专业担负着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重任,因此必须遵从《纲要》的要求。从《纲要》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要求来看,此次课程结构改革改变了原来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凸现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前沿性。这就要求中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本学科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不仅要有更宽厚的专业基础,还要具有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2]而在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解析能力、教材处理与组织活动课程的能力、社会调查与研究能力、教学反省与自学能力、试题设计与考试评价能力等方面,《纲要》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鉴于此,高师政教专业只有积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指出:“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教学体系。在本科教育中,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高师政教专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个平台,能够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队伍,从而为政教专业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政教专业为之输送合格的研究生生源,因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点虽然很多,但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个二级学科招收本科生,这些本科生因为接受过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较为理想的研究生生源。因此,政教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密切跟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成果及时地体现到教材和教学内容中,以满足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对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
三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这要求真正的人才必须熟悉若干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具备解决多种或交叉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需求多元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人们已不可能终身固守某一个专业或职业。只有具备复合型素质和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才能在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热切渴望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厚、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涌现,而当前高师政教专业的“对口教育”、“专才教育”模式已经与此很难适应,必须尽快确立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然,确立此模式的关键是重建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重建在以社会需求为本位的同时,亦应充分考虑该专业学生的现实诉求。而学生对本专业的选择与期望,无疑主要基于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这种考虑的合理性在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只有让学生充分就业,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算达到了教育目的;而学生只有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才算实现了个人价值。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一定要着眼于实现个人价值,充分应答学生的现实诉求。由于每个学生的成就取向、学习背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有差异,确立一种完全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固然难度很大,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愿望诉求是可能的。事实上,虽然高师政教的毕业生大都有能力胜任中学政治课教师之职,但由于面临中学教师严重供大于求的压力,政教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日益趋于多向度:一方面,毕业生的实际工作去向,与国家关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颇有出入:他们不限于从事中学教学,而是在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各类单位从事各种工作。一项对政教专业毕业生的最终工作去向的调查显示:59%的毕业生走上了教育岗位,27%的毕业生在政界工作,还有一小部分在出版社、报社等社会管理界工作,而商界人士则相对较少。[4]据此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政教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到中小学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其次是通过参加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联合组织的选调考试或参加公务员考试到党政机关或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三是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当然,硕士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与以上两点大致吻合。另一方面,在读生的工作预期,与毕业生的实际去向基本一致。在读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去向还较模糊,他们对自身未来就业的能力和就业计划缺乏可靠的定位,而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眼前可及的参考,从而使他们的工作预期与毕业生的实际去向趋于一致。鉴于上述两方面,政教专业课程体系的重建只有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把培育中学师资与满足学生考研、考公务员的愿望相结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基于上述三大依据,高师政教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对现有课程体系的调整、优化,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旨在造就“一专三能”高素质人才的新课程体系。
所谓“一专”,即胜任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专职教师。这是高师政教专业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专职教师之“专”主要体现在:第一,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即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对中学政治课教学满怀热情,能够激发出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第二,具有深厚的学识素养,即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善于及时宣传党的政策、路线和方针,并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与中学政治课教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第三,具备较强的能力素质,即不仅具有科学地处理教材的能力、搜集教学资料的能力、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而且具有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洞悉学生心理特点的能力,以及能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所谓“三能”,即: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能在基层社区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合格研究生生源,并经深造后成为高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等部门的专业教学科研人员。“三能”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有助于拓宽政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而且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保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政教专业的毕业生一旦成为“一专三能”人才,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高师政教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虽然在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基本内容等方面与国家、社会的要求基本一致,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看,它本身还存在不少缺陷,比如:课程结构失衡,有失系统性;专业特色模糊,有失师范性;课程内容陈旧,有失时代性;培养口径过窄,有失复合性。针对这些缺陷,欲实现上述重建目标,必须抓好如下三个基本环节:
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和重中之重。根据目标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须建构如下模块式的课程组织形态:
一是通识课模块。通识课是课程体系的基础,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它既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横向融合,又重视知识的发展进程和纵向更新,对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拓宽教育口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的高等师范本科教育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如美国的一些师范大学,对在校生前两年基本上不分专业,甚至不分院系,集中进行通识教育。[2]对高师政教专业而言,通识教育课可分为科学人文素质课和职业基础能力课两大类,前者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大学语文、美学与美育、公共艺术概论、体育与健康、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后者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大学外语、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科研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大学生就业与自荐能力等课程。
二是专业课模块。专业课是课程体系的核心,体现一定的职业倾向,旨在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模块又可包括三类:一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课程模块,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课程;二是培养学生审辨中国及世界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能力的课程模块,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经济学、中国政治制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课程;三是培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岗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的课程模块,包括伦理学、法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组织行为学、社会学、逻辑学等课程。
三是选修课模块。选修课作为专业课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为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选修课应围绕三个主要方向开设:一是针对中学教师岗位方向,设置中学教师教学技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中学课程改革、班级管理、电化教学、书法、语言艺术等课程;二是针对党政机关、企业、社区服务方向,开设公共管理导论、人事行政学、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社区管理学、公务员报考与公文写作、个人形象与社交礼仪等课程;三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向,开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评介、世界热点焦点问题研究等课程。此外,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兴趣,还可增设自然、社会、地理、文艺等方面的一些选修课程。
四是实践课模块。为革除现行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之弊病,必须强化实践课的比重,注重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把课堂讨论、说课评课活动、社团辩论、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义教活动、专业考察、学术活动、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过去分散进行的实践课程纳入研究性学习课程统一管理,并加强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指导下的具体而系统的教学依据,是践行教育理念、推进教育目标、反映课程体系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教材来体现和落实。失却了教材建设这一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势必陷入空谈。加强教材建设,必须坚持“选”、“编”并重的基本原则。所谓“选”,即在合理的教材评价制度和教材选用管理制度的保障下,优先选用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创新性、适用性的省部级以上优秀统编教材,并适当引进原版外文教材。所谓“编”,即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校际合作和学校自编等形式,编写出版具有专业特色、吸收有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辅教材。进行教材的编写,应符合三个基本要求:一是“高”,即高起点,高质量。体现在编写人员组成上,要选用学历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并注意发挥群体优势,进行联合攻关;体现在教材的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思政专业的师范性、专业性特点,从整体上考虑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体系,编写出真正能够反映教学大纲要求、能够呈现给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教材。二是“精”,即繁简适宜,避免内容冗繁和低水平重复。除了要避免思想品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重复以及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之外,要尤为注意与高中政治有关课程的内容重复问题。诚然,为了体现相关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与高中的哲学常识、经济生活等课程在内容上难免会有一定的对接和重合,但应尽量避免内容上的低水平重复。与中学政治课程在内容上主要致力于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例证使学生“知其然”不同,大学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应侧重于系统理论的学习和思考,通过彰显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使学生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三是“新”,即体现时代特点,保持内容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在内容上,要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理论创新和实际教学的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注重反映国家的价值导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根据教学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教材的修订和完善;在形式上,要搞好主干教材与辅助教材、文字教材与音像视听教材、实物教材与电子网络教材之间的配套协调,充分发挥各类教材的特点和长处,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课程体系和教材得以科学化、合理化之后,假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不能随之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还是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为此,一要尽量选用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专门人才以及教学技能娴熟的师范类人才;二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加强校内同行之间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互学;三要举办经常性的讲课大赛,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相互交流和强化提高;四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将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该学科、该专业的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可从每一门课程或相近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中,选聘科研能力强和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并在课程建设内容的确立、课程建设措施的落实、课程建设经费的支配、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估、课程建设资料的管理等方面,赋予其特定的权力和义务。这样做,利于使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到人,从而提高课程建设的实效。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慧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100-103.
[3] 吴晓燕,王安平,吴记峰.适应高中新课改需要的普通高师院校学生能力训练探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1,(1):77-80.
[4] 毛佳丽,王福会,刘艳东.从毕业生信息反馈看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J].文教资料,2008,(9):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