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niQuest的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研究

2012-08-15 00:51薛凯方刘晋
中小学电教 2012年4期
关键词:板块学习者情境

☆薛凯方 刘晋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引言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充分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1]初中生已初具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思考能力,将MiniQuest在线教育模式运用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丰富了地理课程资源,实现了多样化地理教学,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能极大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为有效进行地理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一、MiniQuest概述

MiniQuest是WebQuest的精简模式,是由教师设计的在线教学模块,是使学习者参与到真实主题或问题情境的研究中来,促进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对知识的建构,一个MiniQuest学习单元只需1-2个课时就可完成,比较容易插入到常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2]

MiniQuest由三个模块组成:情景、任务、成果。这三个模块为MiniQuest提供了支撑框架,学生在这个框架的引导下,进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在这个模式下,教师以课程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身份出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现教学。其中,情境创设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信的具体情境,为学生设置真实的背景、真实的角色,将学习者自然地带入问题情境中,并设置学习者必须回答的本质问题;任务模块包含一套设计好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层层深入,获取回答情境模块中的本质问题所需的信息;成果模块包含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理解与总结的作品展示,作品应是学习者在情境中所扮演角色的真实反应,是可信的。[3]

二、基于MiniQuest的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

MiniQuest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在线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参与活动,以活动或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导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意义建构。

MiniQuest有三种类型——发现型MiniQuest、探索型MiniQuest和终极型MiniQuest。发现型MiniQuest常被用于课程单元的开始,引导学习者进入特别的课程单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探索型MiniQuest常被用于课程单元的中间阶段,它涉及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和课程目标知识的获取,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发现型MiniQuest相结合共同使用。终极型MiniQuest常运用于课程单元的结束阶段,要求学习者应用来自其他MiniQuest类型的学习经验,或从其他教学方法中获得的内容信息,形成强大的知识体系,能回答更为深入的问题。[4]

初中地理课程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在教学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进行授课,使知识的表现形式更显性化和形象化,以便更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状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地域自然地理、人文特征等,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

三、基于MiniQuest的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特点及优势

MiniQuest将网络资源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得到更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合理分析与整合;将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和研究的主线,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以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指导学生的学习,有效转变以往教师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创造条件,更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问题;在1-2课时的时间内,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就为学生小组合作、合理分工创造了条件,通过小组合作,扬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5]

MiniQuest教学模式占用的课时少,教师在开发时所投入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可操作性强,利于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而将其应用于初中地理课程中,更是弥补了地理课堂信息抽象、教具繁多、学生感觉内容枯燥等问题。教师在应用时,要分析具体课程内容,更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合理运用,从而改变地理教学模式,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四、基于MiniQuest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将学生以3或5人为单位进行分组,并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整个小组的活动,调动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海陆的变迁》一节为例,以MiniQuest在线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一)情境

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大连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人们向往的避暑山庄,去年8月份台风“梅花”来袭。一天,哥哥和朋友一起讨论起这件事情,并提到台风发生的原因、对大连的影响。并谈论到日本地震的相关事情,提到地球各大板块间不稳定、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等新词汇。这些信息对你而言都十分陌生,也使你感觉十分好奇,并想一探究竟,同时了解其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你便决定搜集信息,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了解,并向你的同学展示你所搜集到的信息与分析的结果。

(二)任务

1.问题设计

以下问题将会帮助你深入调查,顺利完成任务:

(1)沧海桑田的故事讲述了什么,揭示了什么道理?

(2)海陆真的会变迁吗?大陆真的会移动吗?板块真的会运动吗?如果会,为什么呢?

(3)板块构造学说是什么,都有哪些基本观点?

(4)全世界有几大板块,分别是什么?

(5)喜马拉雅山与板块运动有什么关系?东非大裂谷又与板块运动有什么关系?试举出一些能证明板块运动的例子。

(6)台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海陆变迁与台风、地震有关系吗?

(7)台风、地震对你的家乡有什么影响,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8)当台风、地震来袭时,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

2.资源来源

(1)成语典故——沧海桑田

http://www.youban.com/media-2360-2540.html

概述:以生动的动画讲述了沧海桑田这一成语。

(2)板块构造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BF%E5%9D%97%E6%9E%84%E9%80%A0%E5%AD%A6%E8%AF%B4

概述:讲述了板块构造论的基本知识。

(3)大陆漂移假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1d2e1c0100ucn9.html

概述:讲述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知识。

(4)板块构造学说

http:/www.56.com/u11/v_NTI4OTk1MTI.html

概述:全面介绍了板块构造学说。

(5)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http://video.sina.com.cn/v/b/66932647-2241740624.html

概述: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进行了说明。

(6)台风形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2%B1%E9%A2%A8

概述:说明了台风的形成。

(7)地震防护与减灾指南

http:/www.gov.cn/fwxx/content_968226.htm

概述:对地震知识及避震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三)成果

以任务模块中的问题为依据,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形成观点,最后以PPT、Word文档、海报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递交学习作品,并将作品上传至专题网站。以小组为单位,推派一名学习代表,负责对整理的资料、讨论的结果、问题的回答进行组间交流学习。通过作品展示,进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完善学习过程。

五、实践反思与总结

本文的教学设计是将发现型MiniQuest和探索型MiniQuest相结合,由教师引导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思考:

(一)主题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准

MiniQuest的主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应能体现地理课程内容的本质。紧扣新课程标准,保证主题与教学目标切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意义。主题设计要有创新性,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并引发学习者思考,从而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另外,主题要有意义,使学习者在对主题进行探究之后,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能够根据主题自主解决问题。新课标对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时,应仔细研读新课标,并将其融入平常教学工作中。

本文设计的主题是海陆迁移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学习,实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这一章节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采用MiniQuest在线教学模式与网络资源充分结合,一改传统板书、模型等形式,通过视音频、网页、图片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同时可增加信息量,对上一节的“七大洲四大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情境创设从生活切入,与学习者产生共鸣

上述教学设计以大连的地理位置、台风“梅花”来袭作为切入点,将地理与学习者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尊重生活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将主题与现实情境相结合,与学习者产生共鸣,提高学习兴趣。让学习者扮演为同学和朋友解惑的角色,营造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以学习者生活的环境为基本情境解决问题,引导学习者关心家乡地理环境的变化,关心家乡建设,促进学生对乡土地理的学习。达到在引导学习者根据任务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引入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样既与新课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理念不谋而合,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层层深入设计问题,引导学习者思考

利用MiniQuest设计的教学单元一般为1-2个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MiniQuest教学,教师需对问题的设计仔细斟酌与思考。一方面,要设计针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本质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设计课程知识的扩充面,层层深入诱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对问题的设计要精简,能体现问题的价值所在。

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对资料的阅读解决问题,了解板块运动所带来的变化,掌握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及板块运动的实例。并延伸到板块运动对城市的影响和人类的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四)对资源的精选

MiniQuest教学模式所需的课堂时间较短,因此,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资源的要求就相对较高。首先,教师要针对学习对象的心理特征筛选网络资源,确定网络资源的呈现形式,以恰当的呈现形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查看与总结,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明确任务问题与网络资源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系统的信息体系,对信息进行高效的分析和综合。避免学习者将大量时间用于网络资源的寻找而迷失方向,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五)作品的评价

在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考虑MiniQuest在线教学模式的任务种类。要根据不同的任务种类,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复述型任务,要求学习者证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对成果作品中的用词有严格要求,为防止仅仅复制粘贴,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内容;新闻记者任务,则要对学生扮演新闻记者的角色进行评价,对其成果——新闻稿进行评价,保证其客观性和精确性。

本设计综合了科学活动任务与总结汇编任务,对作品进行评价时,首先,要考察学生对本质问题的解答情况,即对课程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拓展情况;其次,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即对其在情境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价,确定学生的参与情况;再次,对小组作品进行评价,通过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和作品的视觉效果等进行评价,并确保评价的客观性;最后,对小组代表的汇报进行评价,并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代表,激励学生学习。

[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201/xxgk_129268.html.

[2][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4.

[3]惟存教育.http://www.being.org.cn/miniquest/instrucdesign.htm.

[5]张跃龙,李冰.Mini Quest网络探究性学习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1).

猜你喜欢
板块学习者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板块拼拼乐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