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令”下的微电影:杜绝传递“负能量”

2012-08-15 00:49刘天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3期
关键词:点击率眼球能量

文 | 刘天

“限令”下的微电影:杜绝传递“负能量”

文 | 刘天

2012年,微电影借视频网站快速扩张的东风,以势不可当之势迅猛发展,各大影视团队、明星名导纷纷进军微电影……然而,在火爆的同时,一些微电影为追求高点击率,制作内容粗俗,动辄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和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限令”,要求对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微电影加以审查。对此,记者采访了一线创作者和业界人士,了解微电影的创作现状以及他们对微电影审查的看法。

杜绝传递“负能量”的微电影

新锐导演金赫执导的微电影《当下电影》中,揭示出当下部分电影的制作现状:一部“混搭”的剧本,少不了惊悚、恐怖、色情等元素,“要想眼球赚得多,衣服就得脱”“炒作,照死里炒,咱们就火啦”等台词,一针见血地反映出当下烂片的“拼凑”过程。

国内观众最早接触微电影,还要从2010年底的微电影《老男孩》算起。短短40分钟,激起了许多人对青春的回忆和对梦想的憧憬,这部微电影也由此被贴上了“青春”“励志”的标签。然而,一年多以后,微电影呈现爆炸性增长,其内容也从青春励志滑向了对感官刺激的追求,即使是一些讨论社会问题的微电影,也希望从这些吸引眼球的因素中博得点击率。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管理本身是一件好事,确实有不少片子在传递负能量。”导演金赫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说:“视频网站用的是开放式的上传系统,这让微电影内容监管变得非常困难,让一些为了吸引眼球、触碰社会道德底线的视频钻了空子。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视频,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想想当年的《古惑仔》,有多少孩子因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效仿其中的内容。我们艺术创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感,至少70%的人必须有,引导整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精神力量的提升。”金赫说。

审查是否会束缚创作?

细读《通知》发现,此次“限令”主要针对微电影中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等情节,并且将审查权力下放到各个视频网站。

《微博有鬼之私信》和《小马旅行记》是金赫执导的另外两部微电影,探讨的是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由于影片先锋感较强,其新浪潮的影视语言可能会涉及被审查的内容。”金赫说,“我很担心审查下放到视频网站,在没有准确的评判标准时,是否会让一些新浪潮电影被‘封杀’。”

“对于真正有创作才能和灵气的人来说,《通知》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创作空间。这次主要是限制那些格调低下、刻意展示低级趣味以及血腥暴力的动作和场面。”何苏六建议,不要对政策过度解释,毕竟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于网络上的弱势群体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保护。”

微电影发展要靠多元引导

目前,微电影的传播主要依靠视频网站,好与差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由点击率说了算。越是吸引眼球的东西,点击率就会越高,给观众造成一个“风向标”,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

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副院长司若说:“微电影的发展要避免惟点击率是从的恶性竞争,正是这种竞争刺激了恶俗内容的增加。追求‘眼球经济’只是暂时的,内容审查有利于净化微电影整体市场。”

“微博力量如此强大,通过微博上的‘名人’转发或预告一些优秀的微电影,可以让好片子得到更多关注。利用竞赛也可以发掘年轻导演,鼓励他们拍摄富有正能量的视频。”司若说。

许多行业人士认为,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比如,目前国外实行的是传播后追溯制度。不限制播放,但播放后产生恶劣影响就会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追溯。这方面我国已经起步,但还不成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教授认为,还应加强行业管理。“现在有电影协会,但微电影和短片并没有类似的协会,无法实现行业约束。”

我国在影视方面的管理手段还较为单一,但市场发展已经呈现多元化。要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就需要多元化的管理手段。要让微电影积极向上发展,形成一种健康的传播模式,建立自我输血和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

新华社记者)

猜你喜欢
点击率眼球能量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能量之源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基于特征工程的视频点击率预测算法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开年就要正能量
喜报!萌宝大赛参赛者660名,投票321657人次,点击率超60万!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