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举隅

2012-08-15 00:51程巧兰
中小学电教 2012年4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信息技术

☆程巧兰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泰兴 225400)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动画于一体,以其强大的直观性、表现力、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指导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特别是90后的学生,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俄国教学理论专家斯卡特金就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作文指导中,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纯正的朗诵,可以方便地调用图表、文字、图片,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片,把抽象的语文变为生活的语文,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如:学生写《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作文,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可在《烛花里的妈妈》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懂你》的视频,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情感被触动写作欲望被激发,情景之中进入角色,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素材的积累离不开生活体验。但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当然,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个人主页,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写作就不再是“无米之炊”。

多媒体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素材,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教师可在网上开辟“习作发表区”,既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网上辅导,更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习作发表到园地,不必经过老师的审定、筛选、淘汰,可以直接上传,与同学、朋友、老师、专家进行分享、交流,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以把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册。这些积极做法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写作水平。如果学生的习作中教师再写上一两句评语,那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涨都难了。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的写作热情才能持久保持。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景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特定的情境对情感、语言、思维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一个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中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与思维的前提。”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常常带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大自然陶冶他们的心灵,进而把大自然的美表达出来。让学生贴近生活并把对生活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无疑是符合创作规律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但同时又是很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组合恰恰就可一展所长,变“不能”为“可能”。如用视频播放一段故事给学生观看,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然后让他们马上写一篇续篇或改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系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大海的澎湃,看到大海的蔚蓝,听到大海的怒吼,甚至可以让学生穿上数据服,通过数据服上的压力传感器感受一下海浪的撞击和海水的温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作文指导,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一半。

4.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创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作为主观性极强的写作更是离不开想象力。写作思维如果缺少了想象力,思路便会受阻,行文当然难以流畅。所以,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生机的。

在作文指导中,如果有目的地运用多媒体组合加强直观教学,向学生提供与写作有关的形、光、声、色等感性材料,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直观,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帮助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开拓他们的作文思路,那么,最后学生的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运用多媒体设计的情境,即“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烘托、图画再现、参与体悟、语言描述、想象创造”,能解放学生的思想,使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发展。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良辰美景;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汹涌澎湃的大海;录上一段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出海场面、告别情形、欢腾闹市、正在启动的火车等。想象使生活变得精彩,想象也使作文丰富,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一是“教师批改”,即教师一页页、一本本地翻看学生的作文,不辞辛苦地在每一篇习作上写上评语,一星期后的作文课上,再发给学生;但教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学生早已失去阅读与思考的兴趣。二是“学生互评、自评”,即首先向学生出示作文评分标准,并联系题目略作解释。然后教师朗读或印发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作为例文,按照评分标准分项评分并作解释,再把各项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并给予恰当的口头评语。接着把每组收上来的作文让学生组与组之间交叉评改。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为学生批改作文提供示范,使他们掌握评改标准和方法。

传统的作文修改方法是:因传统作文以纸为媒介,故让学生在原作上进行修改,或是修改后重抄一遍。但作文修改以牺牲文面和增加抄写负担为代价,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对作文进行深入的和长期的修改,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作文评讲方法是:教师朗读或印发范文,然后指出范文在立意、选材、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值得借鉴之处,也指出文章的缺陷,并作升格指导。

但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合理地整体感知例文全文是很困难的,这些例文评改与学生实际评改脱节,既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导致作文评改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甚至会打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一般来说,以往的作文评改,教师的活动居多,学生的参与太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严重欠缺。

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实物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可取得作文批改、修改、评讲“三合一”的功效。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自然是改出来的,多媒体写作课的优势是让学生直接参与从批改到修改、评讲的全过程。在交流评议中,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可以接受别人提议,真可谓是各抒己见。学生在这种交互活动中,可以取长补短。

有这样一节作文评讲课。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了三篇作文(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层次),让多名学生用不同修改符号或不同颜色笔迹逐一进行修改,直观地指出哪些用语不当,哪些句子不合语法,谋篇布局上的适当与否等。师生共同交流每一篇习作的选材、结构、议论、抒情等方面有哪些亮点以及存在不足,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同时把学生修改的作文作为生成性资源进行保存,学生在这种互动教学情境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提高写作水平。然后,教师又展示了几篇习作,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再相互评价,在讨论中提高,在评价中进步。这节课,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又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作文的水平。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评改作文的方法,改变了传统作文单由教师评改作文的方法,扩大了参与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变单纯的师生之间单向的感情交流为多向的交流,真正发挥了语言的交际作用,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这种方法统一了作文评改的标准,加快了评改的速度,缩短了评改的时间,提高了评改的效率。如果评改效果好,学生的作文水平可很快提高。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是大有可为的。它以富有成效、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等鲜明的特点,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张纸的教学方式,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生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普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将在作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1]赵国忠主编.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王跃著.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赵呈领,杨琳,刘清堂编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陈玲,刘禹主编.信息化教学系列·跨越式实现高效课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