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刊物怎样做好“三贴近”——以《晚晴》为例

2012-08-15 00:49文丨梁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6期
关键词:晚晴贴近生活刊物

文丨梁 健

当前,老年刊物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在面临更多机遇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很多问题制约着老年刊物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打破制约老年刊物发展的瓶颈,激发老年刊物的生机和活力,实现老年刊物的长足发展,是摆在每个老年刊物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疑为老年刊物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三贴近”是老年刊物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那么,老年刊物何如做到“三贴近”呢?

1 贴近实际:老年刊物的根基

贴近实际,就是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实际,是社会生活的实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刊的本质,他认为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作为老年刊物,其内容就要真实地反映老年人所生活的实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及时发现好的素材,洞察老年人之所难、所需、所想、所急。《晚晴》杂志的刊物内容,一直注重反映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实际,真实反映他们生活的客观事物。把真实地反映老年人的生活、情感作为做好内容的出发点。

要达到真实,就必须调查研究。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口号:一是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二是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深入采访、把握全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发言权、话语权。在贵州各地采访时,《晚晴》编辑部采编人员发现,贵州省的百岁老人正在不断增多,于是决定以《敢活100岁》为题,并组织采写了这组系列报道,在2007年第6期刊出。为了采写好这组稿件,采编人员走出办公室,来到社区、村寨等基层寻常百姓家,先后深入到玉屏、盘县、贞丰、遵义、安顺、毕节、都匀、台江等地分别采访了8位百岁老人。同时还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编写了稿件,力求将这组稿件编写得更加富有代表性和可读性,以介绍经验和吸引读者。

该系列报道刊出后,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主编的《报刊审读与管理》专门撰文对这组报道给予了表扬和肯定。黔东南州老龄委受这组报道启示,举办了100名百岁老人图片展。同时,这组报道还受到了很多老年读者的欢迎,纷纷电话咨询本刊,对该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许多读者认为,该组报道还宣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一组反映社会进步的好文章。

周恩来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刘少奇在1948年对华亲记者团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第一要真实”。“根深才能叶茂”,老年刊物之根只有深植于现实的土壤,才能带来内容之叶的葱郁茂盛。

2 贴近生活:老年刊物的源泉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宣传思想工作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作为老年刊物,其内容就要反映老年人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毛泽东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怎样才能把刊物办得让老年读者喜闻乐见,这是《晚晴》采编人员不断思考的问题。自创刊以来,《晚晴》坚持“丰富老年情感,关注老年健康,引导老年理财,报道老年玩乐”的办刊宗旨,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生活性、趣味性于一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杨丹如是贵阳环保系统的一个退休干部,她与丈夫刘正龙得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一个边远小学缺少汉语教师的消息后,便自费到5000余千米远的民族地区义务支教了一年时间。一年中,他们克服了语言不通、饮食不同以及严寒与酷暑的考验,用自己无私的关爱,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爱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的颂歌。得知杨丹如夫妇的感人故事,《晚晴》记者在他们回到贵阳后,先后三次前往其住处采访,听他们讲述在新疆支教的所见所闻,那种念念不忘、依依不舍的真情,那一封封从遥远的新疆用还不流畅的汉语书写的思念老师的信函,促使记者一次次加深感悟完成通讯报道。

由于该报道详实,感情真挚,动人心魄,杨丹如夫妇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杨丹如当选为奥运火炬手。《中国妇女》杂志社也因此特邀《晚晴》记者为他们撰写了后续报道。由此可知,老年刊物应深入生活,了解老年人关注的焦点,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才能引起老年读者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贴近生活是老年刊物走向社会的通道。

3 贴近群众:老年刊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愿望,说群众想说的话、想听的话,使宣传思想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作为老年刊物,其内容就要贴近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毛泽东说:“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毛泽东的新闻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充分运用群众的语言,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成语,从而容易为群众接受。

于大多数退休老人来说,他们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家中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贵州青岩老年放映队的几位退休老人,却抱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态度,选择了贴钱贴力义务为群众放电影。《晚晴》的记者对贵州青岩老年放映队和当地群众进行了实地跟踪采访,目睹了老年放映队在各个村寨放映的过程,用一颗敬仰的心纪录下了老年放映队的艰辛付出。通讯报道语言流畅、层次清晰,通过倒叙、细节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老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风采跃然纸上。刊出后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典型示范作用,使许多老年人树立了为社会奉献余热的生活观念。社会的文明需要文化的传播,该报道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播的队伍中。

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提倡和身体力行“竭诚为读者服务”;20世纪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新闻事迹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经典作品之所以彪炳史册,就是因为他始终矜持“民本”新闻观,新闻报道始终以民众为核心、为本原、为目的、为归宿……作为老年刊物,应当学习和弘扬这种贴近群众的典范。

一言以蔽之,于老年刊物来说,“三贴近”归根结底就是要代表广大老年群体的利益。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道:“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作为老年刊物,应始终把“三贴近”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使刊物成为老年读者真正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1] 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1942年5月.

[2] 社科院新闻.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3] 社科院新闻.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当代贵州杂志社《晚晴》编辑部,贵阳 550002)

猜你喜欢
晚晴贴近生活刊物
藏石赏石怡晚晴
刊物贺词
我为抗疫献晚晴
系列刊物介绍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晚晴生活馆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