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助推两大国家战略实施

2012-08-15 00:53张光峰
中国机构编制 2012年2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体制事业单位

张光峰

创新体制机制 助推两大国家战略实施

张光峰

机构编制工作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优化执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在滨州叠加交汇,为创新科学决策、强化执行、有效监督的行政运行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机构编制工作必须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为“两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支撑和保障。

一、服务大局,科学把握机构编制工作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十二五”时期,是滨州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实现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的任务要求机构编制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抓住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机构编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来定位,明确工作标准和发展方向。深入实施“追赶超越”战略,是滨州“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机构编制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战略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提升工作定位,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科学发展。坚持把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追赶超越,作为检验体制机制是否理顺、行政效能是否高效、机构编制资源配备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善于科学运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既管得“住”,又管得“活”,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超前介入,主动跟进,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资源保障。

2.机构编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两区”开发建设来谋划,努力构建服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滨州“两区”开发建设中遇到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少都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大胆探索创新,深入推进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必须紧紧围绕助推两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明确目标,抓住重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寻找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切入点,把握客观规律,坚持用新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两区”开发建设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3.机构编制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开展,积极助推和谐社会建设。随着全市经济、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统筹各方面利益的难度正在加大。这些矛盾和问题,很多都涉及体制机制上的因素,是机构编制工作应该重点研究、密切关注的方向和重点。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解决好公共就业、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机构编制问题,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二、突出重点,创新支撑“两区”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

科学把握方向是基础,创新实干是关键。面对 “两区”开发建设的艰巨任务,机构编制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构建精干高效、运行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盘考虑“两区”开发建设的实际,在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巩固扩大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推动市、县区政府部门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改进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确保各项改革要求落实到位。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强化责任,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精简规范部门内设机构,加强职能和业务融合,在大部门制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大科室制。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批复的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尽快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认真搞好“强镇扩权”试点。指导邹平县长山镇从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调整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完善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大胆探索,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行政协调能力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力。按照“突出重点、着力下放管理权限、理顺县乡财政关系、调整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原则,探索制定土地利用、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着力构建符合区域特点和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2.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监管工作。认真研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的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财政预算、资产管理等问题,与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文件及时搞好政策衔接。同时,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认真核查、摸清底数,加大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力度,进一步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在前期对市直事业单位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推动县区结合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工作。二是配合实施行业体制改革。认真研究文化、卫生、教育等行业的体制变动、职能调整、机构整合等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搞好协调工作,及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三是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实现形式。积极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深入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实现形式,并逐步向教育、文化、体育、园林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探索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机制。四是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认真学习宣传《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明确监管的具体办法、措施和途径。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绩效评估考核办法,督促提高公益服务质量。规范程序,落实责任,严格事业法人准入资格审查,加强事业单位日常登记监管和年检工作。

3.切实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中央提出,各级行政编制总额、政法专项编制总盘子等有关编制规模都不再突破。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充分发挥现有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上。一是切实管住总量。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政策,坚持原则,顶住压力,严格把关,坚决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继续贯彻落实机构编制工作“三个一”和“五不准”的政策规定,按照上级核定的编制总额和编制标准,严格核定行政编制。研究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年度立项制度的具体办法,搞好总量控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统一审核职能调整和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增减等问题,坚决杜绝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插手此类问题或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部门这类事项的现象。二是积极盘活存量。按照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以解决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为着力点,坚持“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减有增”的原则,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盘活用好存量,着力解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机构编制问题,促使更多的编制资源向基层和一线倾斜,用于加强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三是完善实名制管理机制。结合滨州实际,建立编制使用报批制度,既管总量、又管结构,实施精细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增加人员,先提出用编申请,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单位职责变化、空编数额和人员结构情况,确定具体意见。用人单位凭用编许可,按规定程序增加人员,纳入实名制管理。未纳入实名制管理的人员,不予核定工资计划、办理社会保险,从源头上防止违规进人、超编进人和“吃空饷”等问题。高度重视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推动监管方式创新。

4.不断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认真总结近年来的经验做法,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确保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重大决策落实到位。扎实开展消化党政机关超编人员情况专项督查。加强对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严肃追究责任。

三、强化领导,凝聚机构编制工作合力

1.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编办既是党委工作部门,又是政府工作部门。这种部门性质,决定了在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坚持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放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中考虑,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政府出台涉及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政策性规定,必须经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或机构编制部门审核会签。同时,将机构编制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范围。

2.理解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原则,大胆工作,依法办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推动各部门树立大局观念,自觉遵守机构编制的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改革工作。转变思想观念,转换思维方式,对新增职责任务,尽可能通过转变职能、简化程序、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等内部挖潜的方式解决。

3.强化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自觉把本职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去审视、把握和谋划。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前瞻性研究,推进工作创新。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团结和谐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市长)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体制事业单位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