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的探索与思考

2012-08-15 00:52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组织部长组织部门科学化

彭 华

(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北京 1000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为组织部门加强组织工作科学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组织工作科学化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组织部门自身科学化建设的成效,而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工程和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科学化水平的问题。科学化的本质,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认真研究规律、准确把握规律、自觉运用规律,真正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近,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深入开展“吃透上情、熟悉行情、摸清下情、研究院情”活动,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和理论探索,对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和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有关思路和措施。

一、深刻认识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的重大意义,切实解决为什么培训和培训法理依据的问题

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是促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工作中心任务、服务于组工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是“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的重要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组织部门建设为模范部门、将组工干部队伍打造成过硬队伍。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组工干部队伍,则是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2009年在对3000多名组织部长的调查中,65%的同志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组工干部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是十分紧迫的工作,教育培训是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最重要的举措。从现实状况上看,当前组织部长和组工干部来源也呈多元变化,据去年和今年两次新任县委组织部长培训班统计的情况,没有组织部门工作经历的组织部长均在60%以上。因此,不断加强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有效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和本领,建设好“模范部门、过硬队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是对组织部长这一重要岗位干部进行重点管理的重要手段。李源潮同志提出,对关键岗位干部实行重点管理,提高干部管理科学化水平。其中对组织部长这一重要岗位也要求进行重点管理。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直是各级党组织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依法对所辖范围内干部进行教育、监督和管理的,近些年来这一管理模式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缺陷,而体现系统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干部管理形式在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干部管理机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对干部工作,也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组织部长的重点管理,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部长的学习教育,切实提高组织部长这支队伍的能力素质,增强党性、提高本领、改进作风;另一方面,系统化的培训和经常性的教育也是对组织部长加强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让组工干部培训基地成为延伸组织部长管理的平台,使教育培训的过程成为近距离了解和考察组织部长、培养和管理组织部长的过程。

3.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是贯彻落实近年来出台的干部教育培训、尤其是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有关文件精神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中央和中组部出台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一系列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政策法规。在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方面,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加强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近两年为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全国组织系统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想办法、出实招、下工夫,为推进组织工作服务和促进组工干部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效。如中组部2009年对全国近4000名组织部长进行集中培训,第一次把培训班办到县委组织部长;去年和今年又先后对市委组织部长和中直人事司局长进行专题培训,对新任县委组织部长进行任职培训;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新的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也建成并投入使用,组织系统终于有了自己的“最高学府”。这一切不仅为我们保质保量完成各个年度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保障,也为我们通过改革,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切实加强教材师资、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确保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成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模范。

4.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是破解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问题和重点难题的必然要求。虽然,近年来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根据调查反映,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仍存在“灯下黑”问题,特别是基层组工干部培训机会偏少。李源潮同志指出,组织部负责干部培训工作,而组织部长和组工干部自己却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这是个突出的矛盾。同时,组工干部培训的质量也亟待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一些培训与组织工作实际和组工干部需求脱节,课程、教材、案例等基础建设明显滞后,培训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基层优质培训资源匮乏的问题仍未得到缓解。这些问题从本质上看,都是科学化水平不高的表现。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是破解这些难题、促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

5.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是为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进行的有益探索。我们到基层调研时,许多组织部长都谈到,组织部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首先要把自己的培训机构建设好、把自己的培训基地发展好、把自己从事教育培训的队伍培养好,让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工具技巧和管理质量、管理水平走在前头,成为其他各类干部培训机构参照的典范。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抓好了,就能产生示范效应;抓不好,也会对整个干部教育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在推进教育培训科学化方面也同样如此。深入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特别是积极探索教育培训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能够为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积累经验、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责任体系,切实解决谁来培训和培训谁的问题

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首先要解决“谁来培训、培训谁”的问题。过去,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缺少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协调机构,各级组织部门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是谁,培训主体的职业化功能是什么,应承担哪些责任、发挥哪些作用,都不十分明确。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的责任,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深受组工干部欢迎的教育培训网络。

1.充分发挥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的主阵地作用,将学院建设成为组织系统的“黄埔”和“抗大”。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责任,首先要落在中央组织部身上,具体要落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身上。其承担的培训任务,主要应包括省、市两级党委组织部部长、副部长和县委组织部长,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中管企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的培训。满足这些“高端”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组干学院必须坚持“高站位、高标准”。李源潮同志多次强调,组干学院要成为组织系统的“黄埔”和“抗大”。这对学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黄埔”和“抗大”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其实践性,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干部进行实战训练,训完了拉出去就能上阵打仗。组干学院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必须突出两个“实”字,在实践和实战上狠下工夫:一是为组织工作实践服务,把学院建成研究组织工作重大问题、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全国组织系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中组部要求上来,解决“沙滩流水不到头”问题;充分发挥组织工作一线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经验和智慧,深入研究组织工作中带有基础性、前沿性、影响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之成为中组部和中央决策的重要参考;组织学员系统总结和推广来自基层一线好的经验和做法,使之变成课程、教材和案例,使鲜活的改革创新实践进教材、进课堂、进组工干部头脑。二是为组工干部实战服务,把学院建设成组织系统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开展能力训练、锤炼工作作风的重要基地。在准确把握组工干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突出实战培训,切实提高组工干部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同时,加强组工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作风锤炼,传承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另外,学院还应该发挥好“承担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宏观指导有关工作”和“开展国际合作培训交流”的作用。

2.明确各级地方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的责任,建立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网络体系。据测算,全国共有约20万组织人事干部,其中中组部组干学院直接培训的对象只有8000多人,加上非计划班次到学院参训的组工干部人数一年只有1万多人。要完成好基层组工干部的培训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各级组织部门特别是省一级组织部门的作用。目前,大约有20个左右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建立了自己的干部培训机构,明确了承担培训组工干部的职能。为加强这一工作,应加大对全国组织部门和相关培训机构的指导和规范。一是支持省一级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建设。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和培训量大的中直部门(单位)加大培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二是指导特色培训基地建设。近年来,各地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不少富有特色、值得推广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要鼓励各地组织部门认真总结、反复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发有特色的课程、案例和现场教学基地,对组工干部开展特色培训。三是组织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招投标活动。由中组部牵头规划、设计,并组织招投标活动,请各省区市、各部门(单位)拿出自己最有特色的培训项目,让其他地区的组工干部以项目或班次形式进行选学,从而促进各地区之间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成果交流,使“点”上的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

3.切实履行好中央组织部对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指导职能,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调查表明,基层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优质资源匮乏、培训资金短缺等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中组部应切实履行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宏观指导职能,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一是加快组建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能职责。领导小组每年向各省市区提出培训任务和要求,对各地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督促落实。二是研究制定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大纲。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组工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实施标准,为全国开展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依据和指导,提高教育培训规范化水平。三是建设全国组工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利用大组工网,将高质量培训课程的视频资料和课件放到网上,供基层组工干部学习。还可将网络学习平台变成工作研讨交流的平台,促进各地经验分享和交流。四是为地方举办少量精品示范班,既缓解基层培训资源和经费不足问题,又为地方开展组工干部培训提供示范。五是加强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库、课程库、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并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把好的培训资源送到基层去。

三、大力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培训什么和怎样培训的问题

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教育培训规律和组工干部成长规律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以“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内容的创新。李源潮同志多次强调,组工干部要“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同时他还指出,组工干部培训,就是要让组织部长“知大局、懂本行”,回去以后“干实事”。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深化组工干部培训内容的创新,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工作任务。让组工干部全面深入了解中央和中组部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了解全国组织工作的全局形势、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二是组织工作业务。让组工干部切实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需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理论与实践成果,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三是组工干部能力。让组工干部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锤炼,提高自我认知、战略思维、识人用人、组织协调、改革创新、政策运用、媒体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在具体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对不同培训对象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针对性。组织部长的培训,要体现思想性、方向性和前瞻性,突出宏观形势、政策方向以及工作原则、思路和方法;分管副部长和组织工作业务骨干的培训,要体现务实、管用、可操作性,突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新入组织部门同志则要突出组织工作基本业务和组织部门优良传统作风。同时,要整合全国组织系统的资源,尽快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

2.以“实用性、研究性”为鲜明特色,积极推进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实用性特点,决定了组工干部培训应遵循组织工作规律和组工干部成长规律,体现以人为本、以用为本,这就要求培训方式要与时俱进。一是研究式教学。围绕当前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策划一些高水平的专题研究班。如,近期调查显示,县委组织部长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最关注“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最关注 “县里公务员入口不畅”问题等。可以与相关业务部门一起针对这些问题举办专题研究班,抽调部分专家、组织部长和业务骨干,重点分析、深入研究,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基层一线的智慧,提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提供参考。二是推广行动学习。行动学习是国际上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应在总结以往行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将这一方法更好运用到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和解决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中去。如,围绕某地组织部门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当地组工干部开展行动学习,集中分析原因,集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应用于实践。针对实践的效果和出现的情况再开展集体研讨,重点攻关,直至问题圆满解决。三是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深入基层采集各地近年来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将之转变成案例,把改革创新的现场建设成现场教学基地,把改革创新的领导者和实践者转变成培训教师,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实践进课堂、进教材、进组工干部头脑。四是情景模拟教学。建立模拟教学实验室,对学员进行 “干部考察谈话”、“突发事件处理”、“新闻发言与媒体应对”、“心理调适”等情景模拟训练,让组工干部在真实体验中提高技能、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3.以 “优秀组织部长和业务骨干上讲台”为重点,积极推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培训对象的需求决定了培训师资的来源,要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就应大力提倡“门徒式”教学形式,以优秀的组织部长和各级组织部门工作骨干为教师主体。调查显示,最受组织部长和组工干部欢迎的师资,是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组织工作一线实践经验、善于口头表达的领导干部,而不是各类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因此,要实施一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从各级组织部门推荐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授课质量较好的组织部门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形成一支兼职师资队伍。通过集中培训、集体备课,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探索组织部长“离岗任教”模式,选拔一些组织部门的领导干部挂职离岗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4.以“引进国际优秀成果、服务组织工作创新”为重点,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培训的创新。长期以来,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的国际合作培训作为全国组织系统对外交流的窗口,对组工干部开阔国际视野、了解国外先进经验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合作交流原则,进一步突出组工特色,围绕组织工作抓聚焦、抓转型、抓创新。一是要围绕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政党建设、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秀理论和实践成果,使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成为国内掌握国际相关情况的权威。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国际合作的形式,采取合作培训、高端论坛、学术交流、翻译出版国外专著等多种方式,介绍传播国外的优秀成果。三是要总结近年来国际合作培训的情况,在与外方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对培训资源进行筛选、优化整合,保留利用好优质资源,开发拓展新型资源,使国际合作培训的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5.以“进出有序、定向培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原则,将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打造成中组部为全国组织系统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组织工作一线的领导者和业务骨干来担任培训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同时,教育培训工作本身又是培养组织战线高端人才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从部机关和各地组织部门,选拔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来任职或挂职,让他们在培训组工干部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为今后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积累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中没有基层组织工作经验和离开一线时间较长的干部,应有计划地派到部机关和地方组织部门去挂职或任职,丰富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为学院长远发展储备力量。这也使学院始终保持与组织工作一线的天然联系,使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始终保持鲜活的力量。另外,学院也应成为中组部锻炼培养干部的基地之一。

四、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如何规范培训和保障培训的问题

“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推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还需要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规范,以强有力教育服务和后勤保障功能促进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健全培训需求调研制度。这是尊重学员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也是落实“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前提。过去我们也开展过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培训需求调研,但是坚持得不够好、调研分析也不够深入全面。要把培训需求调研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通过“走出去”和“送上门”的调研运行机制,客观准确地掌握组织部长和其他组工干部的培训需求,为针对性地做好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和具体培训项目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要对全国组工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准确掌握全国组工干部队伍的总人数,把握这支队伍的学历、年龄、专业、经历等结构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摸清家底,做到“胸中有数”。二是要对组织部长等重点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和培训需求进行调研。请党组织负责人谈组织部长应具备怎样的能力素质,请组织部长们自己谈组织部长有哪些需求,还要请基层干部和服务对象谈他们眼中的组织部长应是怎样的形象。三是要对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充分听取从事干部教育的专家、组织部门抓自身建设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同志和具体负责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

2.形成科学规范的培训规划和计划体系。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要科学规划和计划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各类项目和班次。一是对主体班次,如新任组织部长集中培训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基层组织建设专题培训班,要整合中组部、全国组织系统和各类专家学者等优质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认真实施,切实把这些班办成为深受广大组工干部欢迎的核心班次。二是对合作班次,如以中组部及部内各局为主举办的、带有推动工作和会议性质的班次,要充分尊重主办单位的意见,积极主动做好配合,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为合作班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和后勤保障,把这些班办成为主办方和学员均满意的形象班次。三是对委托班次,如各地组织部门,部办委局、企业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委托举办的培训班次,要设立科学规范的准入承接“门槛”,根据培训对象、培训主题、培训目标的现实需要来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班次来承办,要树立精品意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办出质量高、成效好、学风优的班次,为各地各部门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提供示范,发挥好组干学院的模范带头作用。

3.建立完善务实管用的培训管理制度。要建立培训全过程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一是总结推广学员自主自治管理制度。参照有关干部学院成功的做法和成熟的经验,在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或班委会,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过自我管理的“软约束”来实现学风建设“硬目标”。二是坚持完善培训项目责任制管理办法。对培训班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由分管领导牵头、项目组长负责,制定清晰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日程安排,将工作任务和职责细化到岗、落实到人,真正实现权责利统一。三是探索建立培训结果跟踪运用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专题研讨等方式对学员跟踪管理,了解受训干部返回工作岗位以后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检验学习成效,同时征求他们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改进培训工作。四是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文化建设。积极规划、科学设计,把各级组工干部培训机构建设成承载、宣传、传播组工文化的阵地和平台,让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作风和优秀的文化内涵融入培训的每个角落,让学员时时刻刻接受组工文化的洗礼、感受先进事迹的熏陶。

4.建立有利于学院健康发展的培训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各级培训组工干部的机构是党委组织部的重要工作部门,担负着重要政治责任和工作职能,不能以赚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只有认真解决经费保障问题,才能确保学院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服务组织工作大局、推动组织工作发展、促进组工干部成长的工作中去。二是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将后勤服务全面托管给专业的后勤管理公司,借助其专业经验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学院主要通过委托协议签订、服务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和督促改进工作等措施加强后勤“监管”,由“参与后勤”、“指挥后勤”到“服务后勤”、“引领后勤”。三是建设符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特点的信息化运行系统。无论是提高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还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工作,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学院的教学服务和后勤保障才能优质高效。

猜你喜欢
组织部长组织部门科学化
从组织部门的“五个一”看优良部风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以党建调度为抓手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把握好“第一工程”的“魂”“纲”“根”
一以贯之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园林工程植物科学化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地下“组织部长”现形记
“组织部长谈老干部工作”征稿启事
组织部门不能成“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