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超
(中共蒙城县委党校,安徽 蒙城 233500)
干部人事制度,是关于干部的选拔、使用、管理、培养、考核、检查监督、工资福利、离休退休等制度的总称。30多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要与其它方方面面的改革相适应相配套。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健全消除干部工作中存在弊端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干部人事制度,真正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工作局面。
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管干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为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制定干部路线和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是推荐和管理重要干部;三是指导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是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检查监督。
不管干部人事制度怎么改革,党管干部的原则决不能丢掉,但党管干部的方法要随着形势和任务以及干部队伍的状况而不断变化和改进。从当前情况来看,就是要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适应经济建设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改革这个大局;要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制定切实符合各自特点和规律的具有实际效果的各类人员管理制度,实现干部人事工作依法进行管理,防止各自为战;建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就是指我们在选人用人时,要把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注重选拔任用那些确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特别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干部,从而保证我们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多年的实践表明,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对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对促进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增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干部德的重点。当前我们看干部的德,重点是看他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我们要善于通过观察其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情况来考察他的德。
如何选人用人实际上是在全社会范围竖起一个标杆,引领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工作。所以能不能把那些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人们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程度。干部选不好,群众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广大干群的干事热情,还会使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受到阻碍。邓小平曾指出,选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要寻找坚持改革开放路线的、人们公认的、并有政绩的人。由此可见,“群众公认”是选人用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的权利实际上是由人民赋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有权决定干部的任用、升迁和罢免,人民随时可以监督他们委托的干部,看其职责履行的如何。而群众如何对干部进行监督,就要看干部的实绩,以实绩论“英雄”。但是,现实生活中,选人用人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问题上,还缺乏应有的约束性机制,基本上还没有彻底突破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群众公认这一重要原则体现在选人用人机制中,切实把群众真正拥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第一,要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来开展平等竞争,通过平等竞争实现择优汰劣,从而增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活力。我们要实行的竞争择优,是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干部委任的范围,采用考任、聘任、选任等多种形式,实现竞争上岗和择优录用。
第二,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首先,要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为此我们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每年都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差额选拔干部的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探索差额票决,尤其是对于某些正职的选拔任用,也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差额,以此来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一要规范干部任用的提名方式,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方式;二要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人员的范围;三要对民主推荐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综合看待德才方面的素质及其一贯的工作表现;四要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要把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尽可能地提名推荐上来。
第三,要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力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
第四,要通过信息公开的办法,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违纪用人行为,要严肃查处,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每个单位和每位干部的职权、责任、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作出明确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长期以来,各级各类机关和干部既缺少严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法规约束,又缺少必要的检查监督制度,导致我们的工作因不作为或乱作为而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形时有发生,加之司法工作又不能及时有效地跟进,使损失不到彻底显现之时就不能得到有效地制止。有些事因岗位职责不清导致无人去干,有些人因岗位职责不清导致无事可干,失职渎职得不到应有的追究。其结果是遵纪守法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助推了不法行为的进一步蔓延。这是当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首先,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指标体系,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合理,考核的内容一般要包括德、能、勤、绩、廉,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干部考核的内容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其次,要优化考核的办法,增强考核的针对性。要采取组织考核和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经常性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做到是非功过分明。对于领导干部,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前考察为重点,把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任前考察、届中届末考核结合起来,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再次,要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职务升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够体现激励和约束效果的导向作用。最后,要强化问责。干部的监督管理仍是当前干部工作的薄弱环节,重点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与民生密切相关部门干部的依法监管。对于工作不力、发生重大案件和对腐败案件查处不及时的部门、地方,要按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
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各类干部的特点和管人与管事既紧密结合又合理制约的原则,对干部实行分类管理是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类干部因其管理对象和内容的不同而应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从改革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由于在干部的管理内容上与理想中所设定的境况之间存在冲突,要求管理者实施管理要体现科学性,要有可供参照的部门或行业标准,要以能够切实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为原则,不能各自为政。改革攻坚的难度在于,一方面已有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现实又要求改革不能长期徘徊不前,否则已取得的改革成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最终出炉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不管实行哪种管理制度,都要贯彻和体现注重实绩的原则,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通过竞争促进事业的发展。由于各行各业人才成长具有不同的规律,所以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设计上应形成不同的特色。在实行干部分类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完善职位分类制,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都有科学的依据。即我们要对各种职位、职级的工作性质、工作类别、工作职责和各职位、职级人员的资格条件作出明确规定,从职位的职责要求来确定担任该职位的干部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创造更好的人才竞争环境,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并最终形成对干部的考核和监督的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