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2-08-15 00:46:31王子君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公务员毕业生考试

王子君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关于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王子君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公平、公正、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公务员“报考热”现象,通过分析原因及利弊影响等,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我国“公考之路”朝着正确、全面、有序的方向发展。

公务员报考热就业难

随着“公务员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报考公务员的队伍,各级公务员考试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考”。以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为例: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超146万人报名,最热门岗位竞争比例达到4224:1;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则吸引了超过23万考生报名,报名截止时间尚未到,最热门岗位的竞争比例已经达到了717:1。这样的受追捧热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考试,考生们更是将成为公务员看作比“白领”、“金领”更高一层次的职业选择,称其为“红领”。这种现象究竟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一种社会危机,值得我们深思。

一、当前公务员报考现状及其招考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提出,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一指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出台与实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务员制度经过不断试点逐渐健全起来,并朝着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前进。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考生,报考总人数从2003年的8.7万上升到2009年的105万再上升到2012年的146万,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报名人数增长了10倍以上,足见公务员考试的火热程度。

同时,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政策也在逐年发生改变,不断呈现新的特点,以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政策为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1.除特殊职位外,全部岗位招录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按照中央有关要求,2012年度中央机关和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全部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今年,中央机关继续拿出不低于录用计划10%的职位,招收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实际录用人数将比去年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继续探索从工人、农民中考录公务员。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特别是县级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同时招录一定数量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2.进一步探索分级分类考试。将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等类别,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对专业性较强的单位,如:中国银监会和非通用语职位的招录,探索实行“2+X”模式,即除进行公共科目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考试外,报考人员将统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或外语水平测试。

3.进一步加强录用考试安全管理。完善公务员主管部门牵头,公安、教育、无线电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考务联动机制,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考试的安全保障水平;会同工商、教育、公安等部门对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培训班进行清理,严厉打击破坏考录工作的行为;完善公务员录用违纪违规人员信息库,建立公务员录用报考者诚信档案库等。

二、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分析

尽管不同国家公民的就业观念各不相同,但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大都不相上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举行过500多次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者总计达790多万人,被录取者只有30多万人,平均约在21个报考者中录用1名,其中有些高级职位录取率低到3‰。各国在公务员考试竞争问题上的相似,反映出了公务员这个岗位本身的特性。

(一)社会地位高,能够体现人生价值

对于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大部分考生会提及的理由之一便是公务员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公务员拥有国家赋予的权力,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社会公共权力,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关键时期,政府的决策作用至关重要,公务员也可以通过参与政府决策获得较高的人生价值的体现,通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抱负和理想。公务员因职业的特性而受到大众的青睐,有相当多的年轻人把考公务员作为择业的第一选择和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

(二)工作稳定,福利好,社会保障健全

造成公务员报考热的第二个理由是在公务员系统,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优于其他各行业,有“铁饭碗”之称,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流动”风险基本消失,工作稳定性好是公务员被追捧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养老和医疗采取的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的退休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而不是由政府和个人分别负担的积累与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务员的退休金比其他参加社会保险相同人员的养老金高很多,医疗保障也优于其他人员。除了养老、医疗外,在工伤、生育、失业等方面,国家也为公务员建立了完善的保障制度,这使得公务员具有比其他行业更优越的待遇。优厚的福利保障使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成了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职业。

(三)考试制度公平透明

公务员考试的核心就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在公务员考试制度运行的十几年里,尽管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但它的公平性是勿庸置疑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为广大考生搭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应试者得到普遍参与的机会,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家庭出身、社会背景等为条件的弹性选拔方式,打破了身份、地域等方面的限制。近几年来,有相当多的省市开始面向全国招考公务员。2006年起国家公务员考试有三分之一的职位面向基层工作经历的考生,还有的省份减轻了家庭困难考生的报考费,进一步放宽了公务员体检标准,乙肝病原携带者也可通过公务员体检。这些措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得以实现,公务员队伍素质也得到全面提高。

(四)就业压力的影响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到2008年的8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由115万增加到559万,净增444万,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重要选择,甚至作为通向就业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未来几年,由于毕业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这些不利因素将导致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长期持续。

(五)功利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很多应试者并不认为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而是把公务员看成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看成积累社会资本的砝码。在公务员报考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各类岗位的报名人数冷热不均。2008年公务员招考最热的一个职位报名人数高达3574人,到2012年这个记录已被打破,职位竞争比最高4224:1;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如广西、宁夏、内蒙、新疆等地有近60个职位无人报考,偏远地区的气象、水利、地震、农业等部门的职位一直少有人问津。据悉,这种现象自实行公务员考试以来,便一直存在。

三、正确认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

公务员“报考热”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政府部门,这将为政府部门注入新鲜血液。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执政水平高的公务员队伍。但换个角度看,管理国家需要优秀人才,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人才,如果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能不能真正赋权于民还权于民,能不能真正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来让普通劳动者活得更有尊严。

(一)加强就业指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考生在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过程中应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能力,要考虑自身素质与公务员要求是否匹配。公务员是国家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勤政廉洁,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有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再学习能力。要消除对公务员认识上的误区,公务员不是“铁饭碗”,当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能进不能出”。早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施行,就特别设立了辞职辞退制度。近20年来,国外的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多地实行聘任制。2008年,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与国际接轨,广东深圳、浙江温州、上海浦东等地已经试行公务员聘任制。2008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了“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二)广开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公务员报考者中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甚至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生也加入了“国考”大军,这说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就业,不仅能够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实现均衡就业,而且能够促进城乡和区域间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积极鼓励毕业生自谋职业。

(三)完善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公务员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性漏洞,不少人是抱着特权、经济收益等目的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如果放松了监督,公共权力就可能沦为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要建立更加广泛的监督网络,加强对公务员行使权利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应建立健全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示制度,大力推行阳光政务,政府决策必须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让公共权利在严格监督之下运行。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社会,人们就业谋生的渠道应该是多样的,并且各种选择各有长短、利弊,公务员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

(四)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面窄、保障内容不全等问题,存在以城乡分割为主要特征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未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公务员报考热中不难看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如果社会保障这一制约求职者就业的后顾之忧问题得到解决,那公务员招考中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象将得以改变,大部分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科学规划,这将有利于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徐驰.公务员考试热的冷思考[J].科文汇,2010,(2).

[2]吴燕妮,罗旋.浅论公务员考试制度[J].长沙大学学报,2012,(1).

[3]梁秀英.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孙涛,杨妍.当前“公务员热”的政治学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9).

[5]冯英.大学生择业热点与择业思想教育问题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6]王坚铭.科学理性对待高校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的热潮[J].杭州科技,2008,(3).

[7]崔光胜,马兴法.公务员热的动因及其问题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

[8]钟铁铮,盖致毅.“公务员热”背后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3).

[9]肖盟.我国公务员热的效应分析及政策建议[J].宁夏党校学报,2006,(7).

责任编辑:秦利民

book=97,ebook=107

C913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2.04.29

1009-6922(2012)04-97-03

2012-06-21

王子君(1987-),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公务员毕业生考试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篮球公务员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公务员
艺术评鉴(2015年1期)2015-02-03 10:52:03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