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究
——以河北省青龙县为例

2012-08-15 00:43:04景勤娟孙希爱李丽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城镇县域城镇化

景勤娟,孙希爱,李丽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4)

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究
——以河北省青龙县为例

景勤娟,孙希爱,李丽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4)

青龙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基于对青龙县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分析,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准确定位。要依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建设中心城镇,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城镇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因地制宜地走出健康县域城镇化之路。

县域城镇化;青龙县;现状;发展模式

县域城镇化是以县、乡镇为单位的社会发展和建设过程。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县域城镇化将起到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理念,科学规划,积极推动县域城镇化的发展。

一、青龙县城镇化的现状

青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东麓,古长城脚下,隶属于秦皇岛市。县域国土面积为3510平方公里,人口51.8万,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历史上的青龙是革命老区,遍布英雄足迹;现实中的青龙是投资热土、兴业宝地,犹如蛟龙戏水、横空腾飞。走进青龙,能感受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使人流连忘返;能感受到青龙与时俱进、处处开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青龙因境内有青龙河而得名,1987年5月10日实行民族自治,建立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占65%。

青龙县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截至2011年年底,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3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2平方公里拓展到7.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22.75%,新增城市绿地125万平方米,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三项殊荣。镇村建设步伐加快,新设5个建制镇,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环境优美城镇,建成15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76元,为206年的2.4倍,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7万,农村劳动力转移5.2万人,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二、青龙县城镇化发展的PEST分析

(一)政治因素分析

大力发展县级行政区域的城镇化特色模式,是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精神的重要工作,也是保证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成功的基本原则,更是健康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全面启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秦皇岛市被确定为“四个国家级和一个省级试点”,河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县域经济“腾飞计划”,这些都为县域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为青龙县发挥优势、争取项目、调优结构、加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

(二)经济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县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二者互相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县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功能的加强反过来会带动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提升。2011年,青龙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6亿元,是2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全部财政收入由4.1亿元提高到17亿元,实现五年翻两番,年均增长32.9%;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始终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经济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轨道。全县综合实力大幅攀升,这些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青龙自1986年列入国家贫困县,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至200年基本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战略目标。从201年开始,扶贫开发工作由消除绝对贫困阶段转入解决相对贫困阶段。但是,2012年3月1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这个名单中青龙依然被列为河北省39个贫困县之一,且青龙县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这对城镇化的顺利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技术因素分析

技术条件为城镇发展提供工具和手段支持,可以大大影响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青龙工业园区是青龙县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青龙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特色显著,初步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有了很大突破,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软件开发、对外贸易等支柱产业;企业孵化、投资融资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青龙县园区建设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未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项目总体水平偏低、规模偏小,对传统产业的扩散和辐射作用不强,而且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促进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四)社会因素分析

近年来,青龙县社会文化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满族中学和公立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级示范性高中8栋教学楼完成主体,新改建校舍19.7万平方米,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县医院急救中心、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19所乡镇卫生院和23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成且投入使用。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加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建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保护名录,荣膺中国奚族文化之乡和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平安青龙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先后被评为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和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青龙县城镇化发展模式设计

通过以上P E S T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青龙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准确定位,从而因地制宜地走出健康城镇化之路。

(一)发展目标与模式定位

秦皇岛市208年至2020年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指出,要构筑“一带两点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其中“两点”指据点式发展的卢龙和青龙县城。青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内,青龙经济要实现综合实力进军河北30强,打造冀东地区新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力争到2016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6.5万人,初步实现“一城双核”战略布局。

城镇化发展模式指城镇化进程中具体实行的方式和途径,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每个县级区域以各自的资源、文化、人才、经济、交通、产业为基础,找出适合自己地区特色、满足本地社会需求的城镇化模式,是成功城镇化的核心所在。根据青龙县在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可以依托农业、矿产与旅游等资源,采用农业型、资源开发型、旅游休闲型相结合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即以农业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企业聚集为载体来加快城镇化步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旅游+生态+文化”融合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以产兴城、产城互动。

(二)具体路径选择

1.依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支撑

产业依托是小城镇生根立足的基础,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竞争优势,以高质高端、节约集约为取向,积极构建“多业并举、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坚持工业化、市场化理念,大力发展基地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和沟域经济,壮大畜牧、林果、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和设施蔬菜、精品杂粮、桑柞蚕三大特色产业,打响板栗之乡、苹果之乡、枸杞之乡、河北肉鸡生产第一大县品牌。按照“一村一品、数乡一业”的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农业基地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加强农村综合改革;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集中使用、重点投放,全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建设,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合作组织发展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鼓励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

二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规模、整合、提升方针,加快组建矿业集团,促进矿业经济集约、高效发展,培养壮大主导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城投撬动”的原则,依托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深入推进铁矿资源整合,逐步淘汰年纳税不足的矿山企业;鼓励首秦龙汇、安诚、富贵鸟、天驰等重点企业增投资、扩规模,深入推进矿业企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企业形象,创建示范企业。倾力发展机械加工、铸造锻造、精品钢和装备制造等铁业深加工项目,打造大巫岚、山神庙两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发挥资源富集和临港优势,加快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矿业经济由粗转精、由低转高。鼓励传统工业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培育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市开发区、青龙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建立国家低碳国土实验区和石墨综合开发基地,推动石墨烯研发取得突破。

三要积极促进三产多元化。要打造全国旅游名县及秦皇岛旅游第三极,做大特色旅游业。以“满韵清风·生态青龙”为主题形象,提升祖山、桃林湖等老景区,开发冷口温泉等新景区。加快建设祖山旅游聚集区,整合资源、理顺体制,组建旅游集团。推进佛光精舍、乌龙谷开发、北戴河—祖山旅游快速路等项目,促进景区开发上水平、提档次。以城区、景区周边和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大力发展采摘游乐、满族风情和休闲农家等乡村旅游项目,举办祖山天女木兰节、官场梨花节等节庆活动,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物流中心和县城集贸市场迁建项目。鼓励发展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和托幼养老等社区服务业。吸引中华老字号和台湾名店开展连锁经营,打造特色商业街。加快建立符合市场要求、主体多元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深入挖掘满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打响地域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建设中心城镇,完善城市功能

利用县域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功能较为完善的优势,适度集中发展中心城镇,通过县域中心城镇的核心作用,辐射并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促进城镇在区域布局上的空间集约化发展,走适度集中的城镇化道路。科学编制青龙县各乡镇总体规划,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快推进镇区街道改造步伐,全面提升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水平,建设高标准样板街。启动街心游园和满族风情街项目,打通特色商业街,改造过镇道路,开工建设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开工建设公安综合业务楼、档案馆和行政办公中心等建筑组团,打造城市中轴线。加快建设北部新区山地别墅群和高档休闲场所,实施东部新城万成尚景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启动西部新城商务大厦、总部大厦和高档住宅项目,建设现代化城市新区。

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长途汽车站、交警指挥中心、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和党校迁建项目。完善城市公交系统,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营运路线,打造一批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现代化小区。提升生态观光园建设管理水平,抓好县城周边裸岩修复、环城绿道、主要街道和社区绿化等重点工程,高标准改造商业街中段,建成特色精品示范街。科学设定“城市原点”标志,加快推进星级宾馆、景观雕塑小品和华源总部跨河大桥项目,推动景观特色再上新水平。

3.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城镇环境

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使用制度,集约开发利用土地,奖罚分明。适当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不可盲目扩征。要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行为,要做好县域内部废弃、闲置土地的再次开发工作,提高土地单位面积承载人口的能力。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从而降低社会风险。

其次,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常住人口的准入条件,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凡在城镇有合法职业、有稳定生活来源、有稳定住所的,本人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居住户,与原有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在县城、小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要切实采取措施,尽快使其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突破。要改善就业培训制度,实施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劳动技能,提升新增城镇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

4.加强城镇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2012年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形象与利民共举、城镇与农村一体,努力在城镇承载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城市形象魅力上实现新跨越。城镇发展重在管理,要切实改变“有硬件、无软件”的状况,在城镇管理上多下工夫。政府要树立服务意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搞好城乡社区优质服务上来,提升城镇的软实力;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与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提高决策管理水平;要加强城镇环境卫生管理,特别是市政市容的维护与监督。

要把城市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农村,集聚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进青龙县新民居建设,按照“体现特色、尊重传统、方便群众”的原则,着力建设一批新民居示范村。要逐步引导从事二三产业的村民以及在集镇规划区内的村民住进镇区新建的公寓区。加强社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物业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规范举止行为,丰富文化生活,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来促进农民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健全环卫管理机制,逐步取缔营运三轮车,严厉整治公交车随意停靠和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确保城区交通秩序井然。科学命名城市街道,完善标志标识系统。加强门店经营和广告牌匾管理,做到“一店一牌、整齐划一”。

〔1〕贾玉瑞.发展独具特色的地方城镇化模式〔J〕.经济,2012(4).

〔2〕闫世强.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山西城镇化进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1).

〔3〕刘锦春,武颜文.太原市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5).

〔4〕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5〕杨迺裕.农业背景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途径探索——以广西全州县的城镇化发展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2).

〔6〕张力心,等.重庆市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8).

〔7〕上海市委课题组.上海郊区城镇化的调研报告〔J〕.上海农村经济,2010(8).

A Study of Model of Urbanization in Countie——Take Qinglong County,Hebei Province,for Example

JING Qin-juan,SUN Xi-ai,LI Li-jie
(Hebei Norm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A study of 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in Qinglong County shows that there are both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the county to promote urbanization.So,the county’s authorities should come to acorrect decision about urbanization,taking history,reality and the end urenc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to consideration.What should be done now is to intensify the support of industries with the aid of resources,construct a few centralcities and perfect the functions of cities,step up innovation in Systems and improve environments of cities,and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ities and improve service.

urbanization in a county;Qinglong County;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model

F293

A

109-1203(2012)05-049-04

2012-08-10

2012年秦皇岛市社科联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06106)。

景勤娟(1977-),女,山西闻喜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孙希爱(1962-),女,山西临猗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丽杰(1981-),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城镇县域城镇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8
文化边城镇远
中华民居(2020年6期)2020-06-09 05:47:48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4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基础教育(2014年3期)2014-04-16 05:29:04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