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四川省井研县高级职业中学 四川 乐山 614000)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我国职业教育学校连续4年扩招,中职学校在校生从650万人上升到现今的近900万人,和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相当,呈现职高与普高并驾齐驱的局面,成为中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亮点 (趋势)。随着大学生教育成本 (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经济成本)高而就业率较低的现实,社会及学生家长逐步转变观念,认识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如“望子女成才”,所以家长在为子女选择学习培养方向时,只要子女能成才,仍然愿意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送其就读中职学校,并不一定非要其上大学,背上各种沉重的负担,特别是经济负担。鉴于此,中职学校要因势利导,巩固职高普高教育发展的良好格局,这既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客观现实。因此,我们应把发展意识作为教育培养的重点,让学生在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中职生进校时一般在15岁左右,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之父母为生计所忙,相当一部分为留守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吃尽了因学习不好而备受冷落和指责的苦头。这种现状对中职校来说完全是一部教育学生成才的好教材。对他们来说我们不必对他们讲陈景润因成绩平平、个子矮矮受同学欺负而勤劳钻研的成长故事,也不必讲蜜蜂采尽百花而酿蜜的高尚情怀,更不必讲大千世界水滴石穿的哲理。你只需热情一呼:“同学们,你们都是未来建设所必需的新型人才,更是家庭摆脱贫困的各种专业新型人才!”便可燃起他们的希望之火,快递成长之光,使之倍感荣幸,心向光明,更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以“我是人才”作为人生箴言,从而时时勉励自己。快乐学习,热情成长便会成为职校生活的主旋律。
如果说职校生“我是人才”的四字箴言“是他们成长教育中的荷尔蒙”,能激起他们学习、成长的激情的话,那么这种激情元素有时也可能会使他们陶醉于自信而做一些傻事或干错事,但是即使偶有犯错,旧病复发,只要想到“我会是人才”,就不至于自我折断成长的翅膀,不会放弃任何成长的机会,就会顺利度过职校生活。
作为社会人如果说不懂感恩,不会感恩,将难为其人,感恩是人类的本能。对于中职生而言,感恩教育实为其人生教育的重要一课,特别是一部分缺乏关爱的学生。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各种社会现象悄无声息地撞进他们的心扉。试想一个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几年不归,作为独生子女,他们从何感受父母之爱抚、兄弟之亲情、姐妹之关怀,学校师者学友或有呵护,但是难以走进其心灵,很难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于是在他们的心里留下的便是孤独寂寞、无助,以及父母对他们的亏欠,学校对他们的亏欠,社会对他们的亏欠……何来恩情,何来感恩!所以中职校要加大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如关心他们生活中的冷暖、成长中的喜忧、理想中的得失,教其唱感恩歌、学感恩手语舞,讲大千世界感恩事迹,传递“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思想,感化他们充分认识父母的疼爱、学校的关爱、社会的普爱,让他们获得精神动力和生活乐趣,使其远离哥们儿的狭爱、男女的错爱、朋友的诱爱,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当的人际关系及感恩意识。
这是现代社会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有做人的准则和法规。诚信守法作为人文基础,教育教学中,要经常教导学生不懂人文,难以立足于事,更难立足于世。倡导为他人服务,遵规守法的人际风尚。这样的人文意识可以影响当代,源远流长。除此之外,经济类法规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如劳动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教育学生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成为同路人中的蛟龙,远离一夜暴富的梦想、偷骗诈富的恶念,成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
学校及教师应是学生未来生活的指引者和启迪者。在当前复杂变革的社会背景下,中职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中职生,他们中的大多数远离父母,读书时离开僻静的乡村,进入喧嚣的城镇,各种新鲜事物给他们以超乎寻常的刺激,其消费欲望日益膨胀,吃苦意识日渐萎缩,缺乏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假日回到乡村无所事事,加之有祖辈的管束,他们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内心的需求无处诉说,寂寞加冷漠的生活更让他们不得不违规进入充满刺激的网吧,与一群有类似情况的同学混在一起。这是一群急需关爱和生活意识的特殊群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把管理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制定严格的“一日生活秩序管理”:从起床、洗脸漱口、整理床被、打扫卫生、午间休息,再到晚上熄灯就寝;“一周一月生活秩序管理”:从洗澡换衣、洗衣理发、一日三餐、锻炼健身、交际交友……凡涉及日常生活之事,均设置老师指导学生,谁做得好谁就是生活管理标兵,谁做得不好谁就是“邋遢小丑”。生活指导以班主任为中心,以指导老师为重点,以启迪学生会生活为目的,让学生形成规律生活、科学生活的习惯,一改过去种种生活陋习,让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开展“学习一种技能,致富一个家庭”的活动,把学习技能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以做为教”,让学生学会实际的操作技能本领,增强动手能力,同时还激发他们学习其他技能的热情,为他们学习更多的技能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开启他们钻研实用技术的智慧大门。这种“以做来教”的职教理念为他们将来谋职发展,立足社会带来希望。不少专业教师还利用暑假到外校、到企业拜师学艺,刻苦钻研动手操作的实用技能,积极参加省市县的操作技能赛和创新技能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专业教学痛改以教室为教学场地、以言传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传统做法,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以实训操作室和车间为教学场地,以身教为主要教学手段,实施“项目教学”、“一技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懂”,学会各种专业的操作技术。以能者为师,学生中的“小先生”、“小技师”也成了新生学习的偶像,勤劳学技蔚然成风。
培养既会生活又会创造生活的技能型人才是职校的神圣职责,职校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要着眼于会生活以及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为他们将来拥有真本事、真能力闯市场、闯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校教育,面对复杂而缺乏家庭关爱和疏于管理的学生,学校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辽阔的世界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向他们转述知识、传授技能,而是要倾注职校之师的心血,实实在在地、手把手地身教、力行,教会学生如何丰富知识、完善技能、充实自我,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已经学到的技能敲开通往成功的大门,教会学生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依靠自己踏实、勤奋的劳动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如何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快乐安心的生活,而不是过着依靠父母长辈的“寄生”生活,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