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琴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000)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时
期,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承担起的职责和功能,它决定着政府活动的内容和方向。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对政府职能的涉及范围进行调整。其次,要研究政府应该履行哪些职能,以及如何履行职能等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较多,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全能型政府职能。例如,高标准的市场准入原则、过多的行政审批程序、严重的部门封锁和地区封锁等,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进步。由此可见,这种行政手段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不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政府要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21世纪的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自由经济、绿色经济,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适当放宽对市场经济的政策约束,排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只有政府正确履行职责,才能弥补市场自主调节的缺陷,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许多旧制度仍然还在沿用。比如:政府干预过度、行政审批程序过多、权力过于集中、政府信息不透明等,这些都是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开放的程度显著提高,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各国企业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公正、平等、自由、透明、权利保障等规则,其目的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多边的、开放的自由经济市场,这就要求各个成员国的政府职能要与市场经济的原则相协调,而这些无疑给各国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政府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把握时局、应对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总而言之,政府必须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样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新时期,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其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就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共同奋斗。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在新形势下,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将以服务型政府作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进行职能转变。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职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干预过于广泛、权力过于集中;其次就是管理失控、政府体制僵化,缺乏民主性、协调性、开放性和应变性。这些问题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格格不入。所以,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行政效率低、权责不统一、出现问题后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等,导致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争权夺利,有利可图的事项争先恐后,无利可图的事项无人问津,严重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的管制型政府、审批型政府、全能型政府以及高成本政府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应该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如何服务等问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为:1.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2.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社会公正。3.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4.财政资源积极投向公共产品服务领域。除此之外,服务性政府还应该是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创新政府,从各个方面保障群众的生活,维护国家的利益。
目前,我国政府的行政手段缺乏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制不健全,留下了极大的随意性空间;法规不完善,上下级法规之间、同级法规之间都存在很多冲突和漏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旧体制所形成的既得利益。一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支持体制改革,对改革施加阻力,企图左右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因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明确该保护哪些利益,同时该调整哪些利益,决不能让既得利益左右改革的进程和发展。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政府自身建设、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制定全面的改革方案,这就需要长期的调研和大量的经验积累。新的行政管理体制一旦形成,就要保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因此新制度一定要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坚决不能朝令夕改。所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反复论证、逐步完成,才能确保新的体制科学可行,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是对旧体制的简单修补,而是要站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立场和高度之上,进行科学的测评和设计。因此,设计者一定要跳出旧体制的束缚,避免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以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来审视国家的新环境、新问题,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时俱进,使改革形成的新体制符合中国本阶段的实际国情。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往往会损害比赛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同样的道理,行政管理体制不能让相关人员自己设计、自行实施,改革方案的设计和确定要由非利益攸关者来着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和执行的公平合理。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改革的目标。要敢于打破思想禁锢,冲出固定的思维方式,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和创新。面对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依据事物客观规律来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因此,想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确定合理的改革目标,改革理念坚决不能脱离行政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否则就犯了盲目冒进的错误,导致改革工作很难推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即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出现“权大于责”的现象,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分工,通力协作,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减小政府干预的范围,明确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权责。其次,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再次,要行政公开化、透明化,大力建设阳光型政府,增强政府的威信,同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以便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最后,要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型政府。各级行政机关都要依法行政,积极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
强化政府的法制手段建设,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健全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的行政法规体系,着力完善各级政府控制权力和履行职责的法律依据,解决行政立法的缺陷和行政性规章与法律无法统一的问题,切实将各级政府的权力和义务纳入合情合法的轨道中。
2.提高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手段和方法,解决不会执法、不善于执法、法律责任难以追究落实等问题,加强法律对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各级政府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改革的自觉性。没有政府的自觉,没有行政人员的自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1]华建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院,2006,(03).
[2]郭济.2004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行政管理,2004,(10).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4]曹诚强.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徽州社会科学,2006,(11).
[5]刘玉蓉.析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04).
[6]汪玉凯.以“大部制”为重点的政府改革[J].今日中国论坛,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