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试验示范探求

2012-08-15 00:51柳利军杨彦明
中国农业信息 2012年17期
关键词:经济林梯田水土保持

文/ 柳利军 杨彦明

近年来甘肃省庄浪县在水土保持沟道综合治理与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1992年以来相继实施了堡子沟、榆林沟、双堡子沟等三条重点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立了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和预防监督保护区,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已累计治理水土流面积901km2,建设基本农田64000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5600hm2,种草保存面积6500hm2,种植经济林果4000hm2,修建了一批蓄水保土工程,共建成淤地坝和骨干坝37座,各类小型拦蓄工程1300处。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增产粮食4800万kg,增产果品3000万kg,每年减少土壤浸蚀量约210万吨,拦水总量达到650万m3,并通过治理开发,5万多人口脱贫致富,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仍存在着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一些生态环境建设,沟道治理与开发还比较薄弱。

青龙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试验示范项目于2005年5月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批复立项,我们按照“综合治理小流域,全面发展大农业”的流域治理思路,以充分利用流域内光、热、水、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利用项目资金,合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经过三年的连续治理,全面完成了项目治理任务,使流域内社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探索出了一些小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路子。

1 流域基本概况

青龙沟小流域属水洛河一级支流,总面积23.68km2,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20.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7%,多年平均径流模数67000m3/km2a,侵蚀模数6000t/km2a。流域涉及大庄、万泉两乡镇的王沟、王山、大庄、杜家、西坡、张山、青龙沟、南湾、阳洼、连王、刘沟、小湾、胡家、高湾、史沟等1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总户数1465户,总人口7200人,2880个劳动力,人口密度304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7.92‰。

流域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形成梁、峁、坡、沟及掌形、槽形谷地等微型地貌。流域土地资源比较贫乏,植被稀疏,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副业为主,由于长期受到以农为本思想影响,导致流域土地利用和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交通、通讯、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后,群众生活困难。

2 治理措施

2.1 梯田措施

按照“等高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大湾就势,小湾取直”的梯田规划原则,本着适合机械作业的要求,合理设计田面宽度和田坎高度,绶坡区(坡度小于15°)田面宽度一般为20—50m,陡坡区(15°—25°)田面宽度不小于10m,梯田田坎高度1—4m,埂坎要求埂直、埂实、埂平,并在埂坎内栽种黄花、红豆草山毛桃等灌草,

建立牧草生物埂田。以道路为骨架,合理布局,采用人修与机修相结合的办法,一山、一坡的整片推进,将25°以下的坡耕地集中连片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2.2 水保林措施

为了提高造林效果,水保林营造选择隔年造林法,即先修水平台、鱼鳞坑等集流工程,来年再造林。在种树选择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速生、郁闭早、易成活、水保效果好的刺槐、沙棘为主栽树种;在沟道宽阔处选择耐水湿、耐盐碱的速生金丝柳。同时将全流域划分为重点预防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进行分区防治。

2.3 经济林措施

从本流域气候及土壤特点出发,选择高产优质的红富士苹果系列品种;在地形及其它条件适宜的地段种植山杏、花椒、山毛桃、早酥梨等经济林。

2.4 牧草措施

为了减少因过度放牧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同时增加植被,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在流域内退耕25°以上坡耕地,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2.5 沟道治理措施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主沟道布置骨干工程,在沟道比降小的支毛沟设置谷坊等小型拦蓄工程,提高侵蚀基线、增加沟岸稳定性、有效的遏制了水土流失强度。

3 治理实施情况

从2005—2007年,在三年的项目建设期内,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27km2,其中新修梯田40hm2,营造水保林249hm2(乔木林107hm2,灌木林142hm2),建经济林95hm2,发展果园59hm2,人工种草71hm2,封禁治理213hm2,打水窖134眼,建涝池28座。

在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山、水、田、林综合治理,林、草、梯、坝、池合理布局的发展模式,配合基本农田、水保林、经济林、拦蓄坝等措施,使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基期年的51.5%提高到82.2%,新增治理程度30.7%,林草覆盖率从11%增至40%,水土流失治理、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项目实施期末,流域人均产粮、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0kg和1550元。

4 流域治理可持续发展

由于项目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配置防护体系及技术措施,使土地的利用方向与生产力及土地的适宜性相协调,充分发挥了流域水土资源优势,使流域内自然植被显著增加,物种多样化,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0%,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各种农业生产活动朝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牧业由粗放经营转向舍饲圈养,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遏制,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经济有较大的发展。2007年流域内总收入达到2100万元,比治理前的2005年总收入1842万元增加258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全流域实现了全流域粮食自给化,道路网络化,饮水自供化,燃料沼气化,环境生态化,群众富裕化的目标,而且使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群众充分认识到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作用。

[1]陈振锋;页崖公社实行大包干后修梯田的几点做法[J];中国水土保持;1981年06期

[2]何其孝;吴家沟大队结合生产责任制开展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1982年02期

[3]王志学;大庄沟流域综合治理调查[J];中国水土保持;1985年11期

猜你喜欢
经济林梯田水土保持
甘肃梯田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山区修梯田》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