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佳
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广西南宁 530000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可致盲。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30%~69%[1]。翼状胬肉的成因较复杂,表现为结膜上皮下结缔组织有增厚、弹性样变的现象,严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出现变性结膜组织向角膜侵入[2-3]。临床上有很多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治疗翼状胬肉,本研究将探讨采用酒精分离法与丝裂霉素C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
2009年 7月~2010年 8月进行翼状胬肉手术62例(74眼)。男 38例(42眼 ),女 24例 (31眼 )。 年龄 35~75岁 (平均 55岁)。所有病历均为原发性。胬肉均位于鼻侧,胬肉病程在1~10年。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完成。
A组:37例眼;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铺巾工作。麻醉药物选取0.4%盐酸奥布卡因(倍诺喜)进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于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射麻醉。胬肉头部 置1环形金属圈(填充20%酒精),30 s后将圈内酒精吸干,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4]。胬肉脱水后与其下组织连结疏松。然后,自胬肉头部开始用角膜板层刀将变性的结膜与角膜分离至胬肉颈部,纤维血管组织分离至胬肉底部,全部切除。取术眼颞上方或颞下方角膜缘球结膜约2~4 mm,移植于暴露巩膜处。取结膜时力求要薄,靠近角膜缘,不带球筋膜,球结膜上皮向上,创面向下,结膜干细胞对角膜缘,距角膜缘约 2 mm处将移植结膜用10-0缝线固定于表层巩膜。B组:37例眼;除了完全剪除胬肉后用8 mL生理盐水加入2 mg丝裂霉素C(MMC)后湿透棉片覆盖3min,再次用大量平衡盐溶液冲洗外,其余手术步骤与A组相同。主要观察术后局部症状消除时间、裂隙灯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复发率。复发:结膜处有明显的肥厚和充血,角膜创面纤维血管增生组织进入角膜缘内超过1.0 mm。术后术眼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进行加压包扎,术后第 2d即可解除,术后7 d妥善拆除缝线。术后局部滴0.1%氟米龙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天4次,持续时间为1个月。
用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术后1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球结膜充血水肿,局部刺激症状明显,干细胞移植无植片排斥病例。角膜修复时间A组平均(2.37+0.49)d,B 组平均(2.48.+0.50)d;A 组角、结膜伤口愈合后,表面光滑,无明显瘢痕形成;B组切除部位有少量瘢痕形成,部分表面稍粗糙。对两组病例进行t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复发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A组9眼复发,复发率为6.23%;B组1眼复发,复发率为3.1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目前,手术是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关键是降低复发率。酒精分离法克服了以往钝性分离对分离平面深度及光滑度难以控制的缺陷。MM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能够杀伤增殖各周期的细胞,对静止期细胞也能发生一定的作用,是一种非细胞周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取材简单,对术眼刺激少;剖切供区角膜缘时切忌过深,过深会影响修复速度[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丝裂霉素C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较佳;但本研究例数小、随访时间短,需要较长期的临床随访。
[1]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4,18(3):116-121.
[2]WuWK,Wong VW,ChiSC,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double head pterygium by using a novel technique conjunctival rotational autograft combined with conjunctival autograft[J].Cornea,2007,26(9):1056-1059.
[3]张莉薇,席兴华.翼状胬状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J].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04-1406.
[4]陆文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55-157.
[5]杨利芳.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