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冯跃威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能源选择
○ 文/冯跃威
OECD等国家中国页岩气储量爆吹成全球最大、最具投资价值和最能满足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的矿种。这不利于中国在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崛起。
近期,“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被国际媒体大肆炒作。外媒推断,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人预言,“中国崛起”有可能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终结。
众所周知,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迅速形成和扩大了工业国家对全球资源与消费市场的双重依赖,加速了煤炭作为能源对木柴的替代。
在世界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备受鸦片战争之苦的清政府也试图寻找出路,洋务运动应运而生。不过,清王朝也仅愿选择以夷长技修补其昏庸的政体和落后的制度。1861年曾国藩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7年仿制出德国毛瑟11毫米前膛步枪……可以说中国开始搞工业化一点不必别人晚!
但此时,在帝国主义扩张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第二次工业革命启动,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随着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及使用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石化工业的产生。煤炭作为动力源逐渐被石油挤占和替代。
甲午战争后,中国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已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近乎全失。不过,伴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造纸、水泥、橡胶等轻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采煤、钢铁等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程度增长。所以,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步也不算晚!
可是,近一百年来我们确实落后了!除外患外,沿袭唐宋盐铁专营制度至今的国家必须控制关键产业和能源资源型产业的逻辑,一直羁绊着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脚步。
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而至!它是以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中国近年的投资已使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趋向世界前列,却受到了来自OECD等国家的阻击,并将中国页岩气储量吹成全球最大、最具投资价值和最能满足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的矿种。
在美国,2011年页岩气产量超过1700亿立方米,参与生产的气井就有8万多口,2007年平均每口气井钻井成本390万美元。即便如此,目前为止依旧没搞明白美国到底有多少页岩气。2012年2月EIA又把2011年公布的827万亿立方英尺的储量下调到了482万亿立方英尺。
在中国,页岩气被列为独立矿种。按照“十二五”规划,2015年底其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若我们全部学会了美国的技术,再依美储产能力计算,最少要钻大约3100口页岩气井,而我国页岩气埋藏深度大于美国、地层可钻性差于美国,所以实际施工成本约为美国3倍,也就说,2015年要达到65亿立方米的产能,累计总投资约为人民币2160亿元。
姑且不论美国页岩气生储条件假说真伪,也不论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手段是否科学,是否对外透明,更不论该技术环境风险的大小,仅每口井100%成功的巨资投入就会造成页岩气投资企业不小的财务负担,再加上管网建设滞后、天然气价格管制、缺乏金融避险工具以及未来非创制价值的技术补救投资的追加等,都将增加这项独立矿产资源开发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达国家启动绿色能源产业并开征碳税的时候,我们却选择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化石能源—页岩气,并以国家的意志斥巨资与其较劲。尽管页岩气排出的二氧化碳要比煤炭和原油少,但仍有二氧化碳排出。所以,从碳排放的全球治理及与可再生绿色能源相关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角度看,我们的选择是否又落后了!?
第三次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的,我们不应该,也确实承受不起再次花巨资再次被落后的结果,它不仅关乎国家崛起的命运,更关乎民族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