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庚,司玉娟,付 佳
(1.宾西实验林场,哈尔滨 150431;2.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景观作为旅游景点、景区或旅游目的地的观赏、休闲等方面的活动[1]。宾西林场的森林旅游主要是指黑龙江省长寿国家森林公园(长寿山)的森林旅游。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分析,旨在探讨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发展方向及对策,提高经济效益。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旅游场所——黄石国家森林公园[2]。100多年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各类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3000多个,总面积达到400亿hm2。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730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规划面积1151.9万hm2。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山西、江西、四川、福建等8个省的森林公园数量超过100处。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2006—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森林旅游人数超过10.66亿人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7%,以门票为主的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690亿元,创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57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8%。有123处森林公园的年游客人数超50万人次,46处超100万人次。有201处森林公园年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34处超亿元。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森林旅游产业使全国2700个乡、12000个村、近2000万农民受益,带动森林公园周边4654个村脱贫,直接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数量近50万个。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力争到2015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达到3000处,规划总面积2000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00处,规划面积1300万hm2。全国森林旅游人数达到5亿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到600亿元,社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森林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孕育着历史性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森林旅游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期,同时也是森林产业面临艰巨转型发展的时期。抓住机遇,乘势转型,实现森林产业现代化。如何将森林旅游和森林产业实现有机结合,是今后林业人不断努力探索的动力所在。黑龙江省林业厅为加快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推动我省现代林业发展,拟规划建设黑龙江省长寿山森林产业综合体,通过休闲集聚、科技集聚、产业集聚与试验示范来引领全省林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强省和现代林业的建设发展。
黑龙江省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宾西实验林场境内(隶属省林业厅),距哈尔滨市45 km,因其森林自然、人文景观独特,生态良好,交通便捷,以及较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多年来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3年攻坚战略部署,为配合哈尔滨市城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满足日益增长的都市休闲度假需求,黑龙江省林业厅拟将该森林公园打造成北国森林生态特色旅游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林场位于宾县西南部,距离宾州镇30km,距哈尔滨市4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7°08′08″—127°20′09″,北纬 45°35′08″—45°45′03″。林场东部与宾县林业局松林林场及居仁镇相接,南部与阿城红星林场毗邻。西部以小猞猁河为界,与阿城料甸林场相望,北与宾西镇相连,南北长17km,东西宽15km。该场位于距哈尔滨市区仅半小时的车程,是距哈尔滨最近的林场,哈—阿、哈—同两条高速公路分别通达,交通十分便捷,有利于要素集聚与成果转化扩散,可以迅速起步发展,形成产业规模。
宾西林场属长白山系,张广才岭西坡余脉的低山丘陵地带,山脉从东南往西北延伸,南部地形起伏较大,山脊明显;北部地形平缓,坡长岗平,无明显山脊,最高山峰在林场东南部,海拔490 m,平均坡度13°,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2条小河,由东南向西北流入小猞猁河,再往北注入松花江。林场内生态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山深林密,植被茂盛,种类繁多,拥有各种类型植被4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90余种,大小昆虫300余种,森林山水景观资源独特,适合发展森林综合产业。
此外该区域内森林和土地面积丰富。林场施业区面积7842 hm2,其中森林公园2483 hm2,耕地面积860 hm2。森林和耕地面积足以支撑规划建设一个完整的现代森林产业综合体。
①已经建有黑龙江省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为搭建森林科研创新基地铺垫了基础平台。
②该场鹿苑有优良梅花鹿种群270只,野生动物繁育养殖已有较好基础。
③在林场内建有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是距哈尔滨市最近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已经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区。2011年为适应休闲生态旅游的发展对森林公园重新做了“长寿山休闲时代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为发展旅游等非木质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全国生态强省和林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发挥宾西实验林场的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资源、资本、技术、服务上进行整合,构建一个以森林科技创新为龙头,木质产业与非木质产业集聚为一体、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体系完整的森林产业综合体。
①基本目标。黑龙江省长寿山森林产业综合体作为森林产业的“硅谷”和森林产业发展特区,要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良好,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合理的森林产业体系,成为中国最完整的森林产业综合体。为此,它应该具备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采用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体制,实现生产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和生产标准的基本特征,形成产业集群、技术集成、资金集中、人才聚集、产品关联的新型林业工业化的发展基地
②具体目标。力争经过5—10年的建设,把综合体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林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林产品加工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基地、林业科普教育及成果展示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森林旅游休闲基地,建设成为能体现中国林业高科技发展特色的森林“硅谷”和森林产业发展特区。园区瞄准全国一流的林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目标,并力争成为国家级林业高科技园区,成为一个面向全省、东北地区以至全国的林业高科技发展的平台。
③功能定位。要把综合体规划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研发辐射孵化中心、改造传统林业的示范区、森林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实干家的基地。
④切入与突破。从解决制约黑龙江省森林产业的关键问题切入与突破,逐步形成自己的园区特色。
a.森林资源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森林经营总体水平不高;
b.林地产出率偏低、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不快;
c.森林产业链不长、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升级;
d.林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e.林业总体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f.森林产业集聚度不高、特色不够鲜明等。
要拓展林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三农”,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巩固和提升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长寿山森林产业综合体要立足于建设生态强省和林业现代化,面向省内、全国和国际的三个资源和三个市场来构建自己的开放式体系,做强综合体,从核心基地出发,不断延长辐射半径,扩大产业规模,拓展市场领域。
要把长寿山森林产业综合体做成核心基地,向外构建三个层圈,第一层圈是以基地的科技产品和科技服务在省内有条件的地市县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采用“公司(林场)+合作社+林(农)户”的模式建设森林生产和加工基地,服务“三农”,同时进入省内的森林产品市场。第二层圈是建立全国连锁机构辐射国内市场。第三层圈是利用国际资源和进入国际市场。
建立一套科学的发展机制是确保森林产业综合体快速起步、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
①确定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
②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平台,为进驻的科研机构、企业提供配套的、全方位的服务。
③实施开放办园区、开放求发展的方针,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来园区创业,吸引有实力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进驻发展。
④坚持要素综合配套的原则,政府在园区启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融资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投入和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⑤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做实孵化服务,完善项目评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科技成果转换环境。
总之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哈尔滨市提供距离最近、功能齐全、品位最高的都市森林山水休闲度假营地,极大地改善区域旅游景区产品结构和品质,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多功能、低碳洁能为特征的都市休闲度假需求。对完成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三年攻坚战略,对配合哈尔滨市城市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蒋敏元.森林旅游经济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黄智勇.中国森林旅游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