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鹏
临床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放化疗已经成为了现代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放化疗方法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负荷及影响,在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包细胞减少症,在临床当中,患者不使用药物治疗也可以逐渐的恢复,但其恢复速度非常缓慢,效果不明显。在本次研究当中,针对患者的这种病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中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1例,女19例,27~67岁;胃癌患者21例,乳腺癌患者7例,结肠癌患者11例,肝癌患者11例,均使用过放化疗治疗,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症状,在治疗当中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程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使用益气养阴生血中药治疗,汤剂配方为:炙黄芪30 g、红参(另炖)10 g、当归30 g、熟地30 g、鹿角胶(烊化)10 g、龟板胶(烊化)10 g、阿胶(烊化)10 g、陈皮 5 g、砂仁(打)5 g、鸡血藤30 g、龙眼肉15 g、黄精12 g、炙甘草10 g、枸杞15 g、红枣10枚,水煎后少量频服,1剂/d,7 d为1个疗程。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患者定制使用升白药物,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适用药物治疗,仅停止升白药物使用,患者的症状为自然恢复。治疗组患者完成1疗程治疗之后,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观察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比较临床当中使用中药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临床观察 观察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效果,与不适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中药使用下对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在用药当中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4 疗效标准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标准以患者的白细胞检测数量为准,其标准为4.0×109L,参考肿瘤综合治疗手册[1],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测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4.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完成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一周后进行白细胞检测,其中治疗组患者21例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4例恢复正常,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白细胞数量平均为(2.9±0.6)109L,而完成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平均为(5.8±1.2)109L,而对照组为(3.4±0.8)109L,差异非常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恢复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治疗9 d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者在24 d后全部恢复正常,两组恢复效果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用药过程中,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患者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情况,没有通过治疗,患者症状在用药3 h内消失,属于中药使用当中的常规反应。
恶性肿瘤病症是临床上的危险病症,往往需要放化疗治疗,而在放化疗当中,射线及化疗药物会对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对患者的造血及血液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临床上白细胞减少症也是放化疗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这种症状在临床中会造成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同时在放化疗再次使用时也会产生效果降低,临床上患者的症状如果停止用药后基本可以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情况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药使用主要就是为了调理患者的身体组织情况,对其微循环等进行调整,加快患者的代谢速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2]。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后的白细胞恢复较快,在临床当中1周左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者1周后的恢复情况较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临促昂常见症状,也是中药汤剂使用中的一般反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其他影响。
综上,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加速患者的恢复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的汤剂当中,炙黄芪、红参、黄精增强补气健脾,以补气血生化之源;重用当归、熟地、阿胶等以补阴血;鸡血藤行气补血具有升白细胞作用;陈皮、砂仁使补而不腻,以防碍脾;龙眼肉、炙甘草、大枣以助上药益气养阴,培本固元,扶正祛邪,以减轻放化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从临床效果方面而言,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为临床再次放化疗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且临床用药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使用[3]。
[1] 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23-44.
[2] 程惠华.肿瘤综合治疗手册.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553.
[3] 刘俊波.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陕西中医,2009(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