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2012-08-15 00:53黄玉慧郭力
中药与临床 2012年4期
关键词:药典色谱中药

黄玉慧,郭力

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储藏丰富,共计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1],如何优质高效地利用好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长久以来,原始、单一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一直制约着中药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制约我国中药走向国际的障碍之一。要使中药走出国门,真正的被全世界接受,我们就要努力提高中药质量并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寻找既能被国际接受又能体现出我国中药特色的质控指标。

1 中药质量控制常规方法

1.1 来源鉴别[2]

来源鉴别主要是对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以及孢子囊、子实体等繁殖器官进行形态观察[3]。来源鉴别首先保证了用药的正确性,避免了药物误用的情况。但中药品种繁多,给来源鉴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DNA分子遗传鉴别技术的引入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1.2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结构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4]。《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几乎每味中药项下都有显微鉴别及其显微特征描述。

1.3 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沸点、熔点等[4]。例如用蔗糖对蜂蜜进行掺假,经旋光度检查未掺假蜂蜜为左旋,掺假蜂蜜为右旋[5]。

1.4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主要包括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泡沫反应、溶血指数、微量升华、荧光分析等,方法精密度不高,专属性差,使用时需排除干扰。在检测淀粉的存在时就常使用碘显色实验[6],李红武等[7]使用茚三酮显色反应来测定烟草中氨基酸的含量。

1.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该法主要用于主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400 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的中药。中药化学成分多且复杂,在测定中紫外吸收光谱常常彼此干扰、重叠,因此该法主要用于提取纯化后的大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还原糖、皂苷类等成分的测定。

1.6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具有很强的特征性,能为中药材的整体成分分析提供大量信息,该法具有快速、准确、干扰小等特点,主要用于物质的鉴别和结构分析。图雅[8]等人运用该法对蒙药草乌花药材中有效成分进行了鉴别和结构分析,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李冰宁[9]等人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炮制前后水蛭化学成分的结构变化。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通过指标性成分或特异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可为药材质量的优劣、真伪情况提供一定依据。因这一方法的普遍性,《中国药典》2010版中绝大部分药材和制剂都采用此法来测定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保证药材的质量[10]。

2 中药质量控制新方法

控制中药中某一或某几种成分的含量并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质量控制,这也不能反应中药的整体性,因此通过某种单一的方法来对中药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是不科学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仪器的问世,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也不断增加,从原来单一的质控指标发展到现在的多质控指标,这使得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全面提高。用于质量控制的新方法主要有:

2.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具备电泳和色谱技术两大优点的一种以样品电荷大小、等电点、极性强弱、亲和行为等为依据的新型分离分析方法[11]。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柱效、速度快、样品消耗少、成本低、重现性好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医学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等领域。对于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并不是很好,但使用HPCE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黄先敏等[12]使用HPCE法测定了柴胡中丁香酚的含量;郑一宁等[13]采用此方法分离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初步探讨了分离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2.2 指纹图谱鉴定技术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一地区的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其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图谱。单一的研究方法无法反映中药的复杂性和整体性,也难以全面反映和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内在品质,而指纹图谱是从药材的全成分分析出发,这点符合中药的整体性,使质量控制从控制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过渡到对药物整体化学成分的控制。在中药的用药实践中发现某一类或几类有效成分含量高并不代表其药材的质量好、临床疗效好,这使得我们对中药的控制必须从药材的整体性出发。目前在中成药的质量控制中,一些不法商贩为节约成本直接使用提取物来进行投料,对这一类假药就可以使用指纹图谱鉴定技术来对其进行检验。王桂红等[14]利用此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青皮进行了比较。赵欣等[15]也通过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黄精做了比较,并整体的评定了其质量的优劣。

2.3 多维色谱及光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色谱具有分离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势,但却不能对未知化合物进行鉴定,而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则具有很强的鉴定未知化合物结构的能力。因此,色谱和光谱的联用实现了不同技术的优势互补,既能分离复杂化合物又能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此项技术的的使用使样品的分离、定量、定性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速度快、专属性强、鉴别能力强等优点。目前使用最多的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LC-MS主要用于不挥发性化合物、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及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刘瑞等[16]运用LC-MS鉴定了大青叶水提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GC-MS主要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准确地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农残的检测。江德甜等[17]利用GC-MS对17种农药建立了检测、定量和结构确认的方法。目前,LC-MS的谱库不是十分完善,容易出现“假阳性”,如需确定化合物结构还需要借助于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P-MS)全扫描模式[18]或核磁共振等仪器的分析。相比LC-MS,GC-MS的谱库相对完善,鉴定化合物结构更具准确性。

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该法主要用于测定常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含量,相比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在测定微量元素方面具有噪音更小、灵敏度更高、准确性更高的优点。ICP-MS非常灵敏,对痕量元素也能检出,可用于中药中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检测,这一方法在中药质量安全性控制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慧敏等[19]运用ICP-MS测定了党参、莪术、桔梗和龙胆中的重金属元素,并初步建立了铅、镉、汞、砷四种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谭镭等[20]也运用此法测定了10批金银花和白芷中的5种有害金属元素。

2.5 “一测多评”技术

“一测多评”技术是通过中药有效成分间存在的内在函数关系和比例关系,通过测定1个成分(对照品可以得到者),来实现多个成分(对照品没有或难以得到)的同步监控,这是“一测多评”的基本设计思想。其运用校正因子能够在对照品短缺的情况下,实现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黄连项下收载了此方法用于测定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小檗碱、药根碱的含量[8]。王智民[21]等通过建立人参皂苷Rb1和其他8种皂苷的紫外相对校正因子,实现了只有一个对照品测定三七中多个人参皂苷的含量。“一测多评”技术的运用解决了中药化学对照品分离难度大或单体不稳定或价格昂贵等问题,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新模式。

2.6 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

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是一种集色谱分离、鉴定、活性测定于一体的抗菌活性物质检测方法,该法结合了比色法与色谱分离技术两者的优点。中药成分十分复杂,通过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能使我们在薄层板上初步了解抗菌活性成分的相对极性,为后续分离该化合物提供了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熟地黄中应用了此项技术[8];赵江林[22]等运用该法对滇重楼中的抗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稻瘟病菌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检测分离。

2.7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是以DNA分子特征作为遗传标记而进行物种鉴别。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药材的形、色、气、味等表面特征的分辨来实现,然而我国中药资源非常丰富,即便是同一种药用植物个体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同种药物中也不断有变种出现,这就给传统的鉴别技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是建立在核酸水平上的一项新技术,其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此法广泛运用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23]。黄璐琦等[24]对兴安白芷、祁白芷、杭白芷三者共29个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检测,通过计算遗传距离发现祁白芷、杭白芷属于同一类群。曹雅男等[25]运用此方法对4种正品龙胆的4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乌梢蛇、蕲蛇项下也运用了本方法。

3 总结与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仪器不断涌现,这些技术、仪器运用在中药质量控制中使得中药质控方法不再单一、片面,而越来越趋向于多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的联合使用。这使我们能更全面的控制中药质量,对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质控不仅从有效成分的含量上进行控制,也在中药的整体性、安全性方面有了全面的控制。从2005版《中国药典》和2010版《中国药典》之间的差异也可看出中药质控标准的提高,质控标准的提高有利于西方国家对我国传统医药的认可,从而为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国际化做好铺垫,使之更多的服务于世人。我们也应该更加的努力钻研,争取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找到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全面、高效的控制中药质量。

[1] 张廷模,邓家刚,周祯祥,等.临床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5.

[3] 陈闽军,程翼宇.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初探[J].科技通报,2000.

[4] 康延国,阎玉凝,吴德康,等.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3.

[5] 郭文彬,陈玲,赖晓红.蜂蜜中蔗糖的旋光检验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1988:4.

[6] 郑翠英.淀粉与碘显色实验影响因素的探究[J].实验设计与技术,2011,7(8):70.

[7] 李红武,王璐,周桂园,等.用茚三酮显色反应测定烟草中氨基酸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26.

[8] 图雅,白金亮,周群等.蒙药草乌花及其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法整体结构解析[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11,4(39):481.

[9] 李冰宁,武彦文,欧阳杰,等.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中药水蛭的炮制过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4(31):979.

[10] 袁芳,龙泳伶.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新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211.

[11] 刘满荣,陈少锋.简述毛细管电泳法在中药分析、鉴定、检测、分离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0,10(22):81.

[12] 黄先敏,伍文聪,吴银梅,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柴胡中丁香酚的含量[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0,5(32):27.

[13] 郑一宁,谢天尧,莫金垣,等.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麻黄碱和伪麻黄碱[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23): 199.

[14] 王桂红,张远远,肖伊,等.不同产地青皮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医学导报,2011,4(30):429.

[15] 赵欣,刘晓蕾,兰晓继,等.黄精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2):114.

[16] 刘瑞,袁波,刘志刚,等.HPLC-MS鉴定大青叶水提液中的5种化学成分[J].中药材,2005,28(9):772.

[17] 江德甜,李琳,赵保成,等.水果和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气质联机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9,29(4):81.

[18] 郭兴杰,安芳,等.液质联用技术与中药现代化[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1):142.

[19] 温慧敏,陈晓辉,董婷霞,等.ICP-MS法测定4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6(31):1314.

[20] 谭镭,吕昊,等.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金银花和白芷中5中有害重金属元素[J].中国测试,2009,6(35):78.

[21] 朱晶晶,王智民,匡艳辉,等.一测多评同步测定人参和三七药材中多种人参皂苷的含量[J].药学学报,2008,43(12):1211.

[22] 赵江林,徐利剑,黄永富,等.TLC-生物自显影-MTT法检测滇重楼内生真菌中抗菌活性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28.

[23] 周洁,王忠华.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4:441.

[24] 黄璐琦,王敏,付桂芳,等.中药白芷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8):457.

[25] 曹雅男,李庆章,孙岳,等.正品龙胆遗传多样性的RAPD及ISSR分析[J].中草药,2005,36(1): 100.

猜你喜欢
药典色谱中药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