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智毅 张一民 俞其坤 谢丰镐
(1.杭州市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9;2.杭州茶厂,浙江杭州 310016;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6)
浙江省茶叶加工发展之路
沈智毅1张一民2俞其坤3谢丰镐3
(1.杭州市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9;2.杭州茶厂,浙江杭州 310016;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6)
浙江茶叶加工历史悠久,新中国建立后经过规模扩张、体制转型、快速发展三个时期,浙江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绿茶加工中心。为了让浙江茶叶加工可持续发展,必须拓展加工思路,倡导茶资源全价利用理念,加快茶叶精深加工力度,实现茶产品多样化。
浙江 茶叶加工 发展 展望
浙江省茶叶加工历史悠久,从公元1770年(大历五年)长兴的贡茶院造茶开始,迄今已有1200多年。当时贡茶院工匠千余人,役工三万人,是我国皇家第一家茶叶加工厂,其品位之高,规模之大,历时之长,举世无双。浙江是我国产茶大省,也是茶叶出口大省。新中国成立后,浙江茶叶经过规模扩张、体制转型、快速发展三个时期,使浙江茶叶加工得到了飞速发展。2011年浙江省茶叶总产量16.8万吨,而加工精制茶的产量达3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93%[1],远超过浙江省茶叶总产量,为全国各省之冠,浙江已成为世界绿茶加工中心。一个主导产品突出,区域化布局合理,专业化生产明显的浙江绿茶产业模式已基本成型。为了让浙江省茶叶加工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加工向精深加工拓展。提高茶叶加工品位,加快茶叶机械发展;倡导茶资源全价利用理念,拓展茶叶加工思路;探索茶叶加工路径,实现茶制品多样化。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规模扩张、体制转型、快速发展三个时期,浙江省茶叶加工能力大大提升,取得了辉煌业绩。
建国初至20世纪70年代是浙江茶叶加工规模扩张时期。茶叶是浙江的传统经济作物,当时在全省农业生产、地方经济和农产品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解放初期为了加大茶叶出口,完成创汇任务,在浙江省内建立八大国营精制茶厂,他们是杭州茶厂、金华茶厂、绍兴茶厂、三界茶厂、临安茶厂、丽水茶厂、淳安茶厂、温州茶厂等,其中杭州茶厂在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大茶厂。八大茶厂建成后年茶叶精加工量达到3万多吨。由于外销订单不断增加,茶叶精制加工能力不能满足出口需要,在20世纪70年代,全省各地又新建十个精制茶厂,他们是开化茶厂、新昌茶厂、浦江茶厂、武义茶厂、湖州茶厂、桐庐茶厂、安吉茶厂、台州茶厂、遂昌茶厂、宁海茶厂等。这十八家国营精制茶厂年加工量达到6.3万吨,基本能满足当时茶叶出口的需要,大大提升了浙江茶叶加工能力和规模,为浙江茶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随着外贸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浙江省茶叶外贸企业结构的改变,1993年起浙江省政府对外出口绿茶不再下达指导性计划,一批民营精制茶厂应运而生。部分国营茶厂经过改制转为股份制企业。具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精神的浙江茶商在茶叶加工领域创造出辉煌成绩。外销珠茶迅速发展,外销眉茶稳步前进,蒸青茶异军突起。
珠茶是浙江的主要出口茶。1990年后,由于国际市场要货殷切,珠茶精制厂发展很快,并涌现一批社办精制茶厂,如嵊州市大鹏茶厂、绍兴县和兴茶厂和西溪茶厂、上虞市多哈茶叶有限公司、新昌骆驼茶业有限公司等100余家。绍兴市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珠茶加工出口基地。
眉茶主要生产加工集中在湖州、安吉及浙北地区。国际市场对眉茶需求数量比较稳定,一般每年4万吨左右。
蒸青茶原产于我国,在唐代已有生产,后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茶叶的主要加工方法。我国的绿茶制法演变为釜炒茶后,仅剩湖北恩施的玉露茶尚保留蒸青制法。浙江省开始生产蒸青茶是1973年,我国和日本恢复邦交的第二年,中国茶叶公司从日本引进6条蒸青茶生产线,其中2条分别安装在蒋堂农场和杭州茶叶试验场。1986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四家中方股东与日方股东(后变更为日本茶友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浙江三明茶叶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蒸青茶。1993年,绍兴县茶场与日本大石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其它各地的蒸青茶厂也纷纷建立。到1996年全省蒸青茶生产线猛增到90条,产量占全国90%以上。
近十年是浙江省茶叶加工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下,浙江茶叶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浙江省茶园面积达17.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6.3万吨,茶叶总产值90.5亿元[2]。初制茶厂6284家,精制茶厂344多家。造就了龙井茶、珠茶、蒸青茶等若干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主导产品。一个主导产品突出,区域化布局合理,专业化生产明显的浙江茶产业已基本成型。绍兴市年加工、出口珠茶达8万吨,占全国珠茶出口总量的6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珠茶加工、出口基地。杭州市余杭区拥有蒸青茶企业21家,生产流水线38条,年加工能力5000余吨,成为我国最大的蒸青茶加工基地。以杭州、绍兴两市为主体的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内,年产龙井茶2万多吨,产值20亿元。[3]
茶叶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茶叶机械的发展,近几年茶叶加工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纷纷购制各种茶机。目前浙江省共有茶机厂500多家,年产茶机产值5亿多元,机械采茶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比例从2000年的13.3%增加到2010年的23.6%,机制名优茶数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11.6%上升到2010年的39%。[4]
茶叶作为天然、健康、文明的饮料,一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世界各国运用各种科技手段竞相开展精深加工,茶业发展基础在 “传统茶业”,突破在“现代茶业”,倡导“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变“茶叶加工”为“茶叶制造”,创造茶叶全新的价值,拓展更加广阔的茶资源利用空间[5],是我们当代茶人的重任。
茶资源全价利用就是将茶树的叶、茎、花、果等,以现代科技对其开发利用。目前传统茶叶加工主要利用茶树细嫩的芽叶部分,而其它部分现在没有被开发或刚在开发。茶树全身都是宝,要充分挖掘茶树各部位的价值功效。日本在茶的应用方面,60%用于传统的饮料,40%作深加工用,而我国目前97%用于传统饮料,只有3%作为精深加工用。[6]我们要将“喝茶”变为喝茶、吃茶、用茶、玩茶等生活形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绿色健康的茶资源衍生产品被开发成食品、保健品、日用品、药品等。
茶食品,包括茶饮料、茶油、焙烤食品、酱卤制品、乳制品等含茶元素的产品。近几年茶饮料和茶油发展较快,茶饮料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发展。国内最大的两家茶饮料企业。康师傅、娃哈哈加工厂都建在杭州。茶籽油是油中精品,其营养成份、营养价值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提炼技术已相当成熟。速溶茶加工,近年来已应用超滤与反渗透新技术,产品成熟,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茶叶中功能性成分开发的产品,主要有抗氧化的茶多酚;降血脂的茶黄素胶囊;安神和提高记忆力的茶氨酸胶囊。还有茶多糖、茶色素等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中。2006年,上海雍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合作,在安吉建厂,开发研制茶多酚和茶叶浓缩物。2007年,浙江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印度塔塔茶叶有限公司合作,也在安吉开展茶叶精深加工,生产速溶茶、茶叶浓缩物、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叶高科技产品。用茶皂素生产的洗理香波,深受消费者好评,还有许多产品正在研发试验中。
茶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茶叶机械的发展。茶叶机械的自动化、清洁化又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提升。目前浙江省现有茶机厂500多家,茶机年产值5亿多元。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动向先后开发和研制一系列新工艺和新装备。除了各种单机,还研制了全自动红茶生产线、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和名优绿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特别是清洁化流水生产线研制成功,展示了全新的茶机装备。其中茶叶热杀青机、茶叶动态烘干机、茶叶微波缓苏机、远红外茶叶提香机等,解决了连续化生产线的技术难关,同时也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该生产线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使茶叶不落地,并采用除尘降噪措施等,实现了制茶工艺的革命[7]。
21世纪,浙江的茶叶加工将由传统的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倡导全价利用,跨界发展的理念,进行突破性技术研究和创新产品开发,研发和制造个性化的终端产品推向市场,使浙江的茶叶加工更上一层楼。浙江省是茶叶大省,也是茶叶加工大省,茶叶资源丰富,优势明显,茶叶出口为全国之冠。浙江省的茶叶科技人才济济,茶叶精深加工必将绽放出灿烂的明天。
[1]2012年上半年中国精制茶产量稳步增长 [EB/OL].(2012-08-03) [2012 -06 -01].http://www.askci.com/news/20120803/83954163335920.shtml.
[2]毛祖法,罗列万,陆德彪,等.浙江省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2):9-12.
[3]毛祖法,罗列万,陆德彪.浙江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C]//姚国坤.2009中国浙江绿茶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2-76.
[4]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2000-2010年浙江省茶叶生产主要统计数据一览表[J].茶叶,2011,(4):206.
[5]张士康.全价利用跨界开发[J].中国茶叶加工,2010,(2):3-5.
[6]姚国坤.从文化角度谈余姚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C]//姚国坤.2009中国浙江绿茶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9-102.
[7]程玉明,赵祖光,赵红煜.名优绿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研制[J].中国茶叶加工,2010,(2):31-33.
Tea Processing Development Road of Zhejiang Province
SHEN Zhi-yi1,ZHANG Yi-min2,YU Qi-kun3,XIE Feng-hao3
(1.Hangzhou Native Special Products Group Co.Ltd,Hangzhou 310009,China;2.Hangzhou Tea Factory Co.Ltd,Hangzhou 310016,China;3.Hang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All 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Hangzhou 310016,China)
Zhejiang province had a long tea processing history.Since the new China founded,China has been going through three periods of developments,which are scale expansion,system transi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Zhejiang province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green tea processing trading center in the country even the whole world.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 processing of zhejiang province,The diversity of tea products should be developed by expanding tea processing thoughts,advocating complete utilization ideas of tea resource and increasing the efforts on tea refining processing.
Zhejiang,Tea processing,Development,Prospect
2012-06-06
沈智毅(1960-),男,浙江杭州人,杭州市土特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