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涛
(夏邑县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400)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以浅表性膀胱癌多见,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1]。目前,膀胱癌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同时给予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预防复发。作者对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电切术治疗,且手术前、后给予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8例,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60岁。肿瘤部位:左侧壁15例,右侧壁13例,后壁5例,顶部10例,三角区4例,颈部11例。58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检查均为Ⅰ~Ⅱ级移行细胞癌,未发现侵及膀胱肌层。
1.2 方法 丝裂霉素C 40 mg加50 mL生理盐水经尿道(导尿管)膀胱灌注,于手术前3周开始,每周1次。手术前3 d,用无菌蒸馏水100 mL进行膀胱灌注,每天1次,手术中继续用蒸馏水冲洗。手术后7 d行丝裂霉素C 40 mg加50 mL生理盐水膀胱灌注,此后每周1次、3个月,接着每2周1次、3个月,然后每月1次、12个月,最后隔月1次、共1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每3个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查,连续24个月;手术后24个月不复发者,每6个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查。
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有53例随访时间达到36个月,其中9例复发,复发率17.0%,复发时间分别为术后 5、6、7、9、10、12、15、18、20 个月。9 例复发者中,5例为单发,再次给予电切术治疗后24个月未再复发;4例为多发,再次给予电切术后12~24个月再次复发,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58例患者灌注后均有轻微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嘱患者适当饮水后均缓解;仅1例患者出现血尿,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其他丝裂霉素C相关毒副反应均较轻,停药后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移行细胞癌,且其中约70%~80%为局限于黏膜层和固有层的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浅表性膀胱癌的常用治疗方法,术中通常有较多的肿瘤细胞脱落,从而引起膀胱黏膜的局部种植,最终可导致术后肿瘤的复发,早期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为50% ~70%,且复发时间多为术后 2 a 内[2-3]。大量研究[4-5]证实,采用化疗药物或生物反应调节剂定期膀胱灌注可有效防止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灌注所用药物一般要求能迅速在膀胱上皮组织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且全身吸收少,毒副反应轻,目前公认效果较好的化疗药物有卡介苗、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 等[6]。
丝裂霉素C是一种烷化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且抗瘤谱广,对肿瘤组织敏感,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且较少被膀胱黏膜组织吸收,在膀胱内可保留较长时间而无须在短时间内强制排出,产生的尿路刺激症状轻微,极少因严重毒副反应而中断治疗。
本观察结果显示:经随访36个月,仅9例复发,复发率为17.0%;患者灌注后虽有轻微的膀胱刺激症状,但嘱其适当饮水后均可缓解,仅1例患者出现血尿,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其他丝裂霉素C相关毒副反应均较轻,停药后或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于手术前、后给予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能够预防其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1]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65.
[2]张友宏,马立伟,吴益,等.卡介苗、丝裂霉素C交替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4):281-282.
[3]王阳,乔保平,马志远,等.抗凝治疗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安全性与疗效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6):497-499.
[4]汤祺,于跃平,解忠,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57例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2):86 -88.
[5]陈兴无,刘伟军,胡杰斌.膀胱内不同药物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0,22(2):262 -263.
[6]钱本江,李惠长.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人膀胱癌复发比较的Meta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5):2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