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体液免疫理论发展回顾

2012-08-15 00:52:46沈敏周永昌摘译自TerasakiPIpersonalperspective100yearhistoryofthehumoraltheoryof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201293751756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微珠供者体液

沈敏 周永昌摘译自Terasaki PI.A personal perspective:100-year history of the humoral theory of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2012,93(8):751-756.

移植物排斥反应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因素。体液免疫理论强调抗体极可能是引发其他连锁反应的关键因素,包括激发细胞免疫反应。历经100年的探索,体液免疫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突破都是基于新观念或新技术的引进。

第1阶段1914年染料排除试验的建立。该检测方法可在体外鉴定细胞的存活或死亡,从而可鉴定出细胞毒抗体。肿瘤免疫实验发现了小鼠的H-2位点及相关的移植抗原,提示有细胞毒作用的移植抗体导致了移植物排斥反应。

第2阶段1954年微量淋巴毒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分析淋巴细胞毒抗体与抗原的反应发现了HLA系统后,临床观察表明针对HLA抗原的抗体可造成肾移植后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几乎所有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患者都存在抗体,这些抗体是供者特异性的。而且抗体出现在排斥反应发生之前,因此抗体与排斥反应存在因果关系。

第3阶段2003年Luminex单一抗原微珠检测方法的建立。该技术通过重组细胞株获得纯化的抗原,从而确定单一抗体的特异性。这使监测移植后抗体的出现,尤其是针对供者的特异性抗体成为可能。Luminex单一抗原微珠技术能够在受者血清肌酐升高和排斥反应发生前检测出供者特异性抗体。现已证实,抗体的出现及其性质不但可以预测肾移植失败,而且可以预测心脏移植、肺移植的失败概率。而移植受者存活率没有抗体存在者比有抗体存在者高。新的证据表明,肝移植和胰岛移植也存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目前,一些研究已经证实清除或降低抗体可提高移植受者存活率。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体液免疫理论。目前,临床医师正在应用抗体检测技术监测移植后抗体产生情况并设法清除抗体。这些措施无疑会改善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

猜你喜欢
微珠供者体液
空心微珠负载铈或氮掺杂氧化亚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次干细胞捐献者不良反应预防作用的效果分析
硅酸铝微珠在人造花岗石中的应用
石材(2022年1期)2022-05-23 12:48:34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42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亲属肾移植供者的远期预后与年龄选择
维药艾菲提蒙汤治疗异常体液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活体肾移植供者的长期医学风险
空心玻璃微珠对PMMA/SAN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影响
空心玻璃微珠/PNHMPA/PEG复配保温蓄热乳胶漆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