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与“备准”

2012-08-15 00:43:53汕头警备区邱克楠孟海中
国防 2012年9期
关键词:客观条件兵力兵器

■ 汕头警备区 邱克楠 孟海中

人人皆知,不打无准备之仗。但要打好仗、打胜仗,不仅要有准备,而且要备准。“准备”与“备准”,看似只是两个字变换了先后顺序,但内涵和实质却迥然不同。

备准以准备为依托,准备成效以备准来体现。可以说,准备是前提,备准是落点;备准是方向,准备是过程。当前,我国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遂行多样化任务成为常态,“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成为事实。武装力量要适应这一形势变化,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如何准备和怎么备准,是必须密切关注、认真思考和抓紧解决的严峻课题。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备”的重要性,大家都有清醒的认识,但在备“准”问题上,却存在着种种偏差。有的搞一厢情愿,沉醉于自我设计,企图以巧取胜。有的热衷大而全,缺乏科学精神和严谨作风,搞面面俱到。有的搞自欺欺人,考虑顺境的多,担忧困境的少,或多或少地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有的不注重客观条件,忽视时间、地域等差异给部队行动和武器装备性能带来的影响,“以不变应万变”。

常言道:世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不同的任务,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指导思想,运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只有既讲热情,又讲科学,以顺乎其时、合乎其势的观念引领准备,才能紧跟形势任务、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作战双方谁能赢得优势,获得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单纯看谁的兵力兵器多,而是看谁能做到最合理、最精确、最快捷地使用兵力兵器,让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都发挥出应有的最大效能。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也是如此,往往不动则已,动则至急,唯有事先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准备,把该想的想清楚,该做的做到位,才能根据出现的威胁,因事、因时、因地采取应对措施和相关行动。

在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保障经费十分有限、武器装备配备整体相对落后、需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的情况下,只有“备准”,才能防止陷入“一方面反复强调所需经费保障不足、武器装备难以满足需要,一方面却疏于精确准备,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怪圈,从而,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猜你喜欢
客观条件兵力兵器
正当防卫之不法侵害的司法认定:客观条件的主观标准
刑法论丛(2018年1期)2018-02-16 08:06:56
多向发力提升文化自信
人民论坛(2017年34期)2017-12-28 10:07:13
兵器图解
现代兵器(2017年10期)2017-10-14 16:53:23
兵器图解
现代兵器(2017年8期)2017-09-15 21:45:09
浅谈微课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速读·下旬(2016年11期)2017-05-09 09:02:04
微机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分析及状态检修的探讨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现代兵器(2016年8期)2016-08-15 17:07:36
网上“兵器”大检阅
少年科学(2009年10期)2009-07-09 05:28:00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军事历史(2004年5期)2004-08-21 06:29:10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
军事历史(2000年6期)2000-08-16 0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