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

2012-08-15 00:55徐文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部队装备

徐文杰

(军械工程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石家庄 050003)

大力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已成为全军装备系统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紧迫任务。当前,部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是在机械化建设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起步的,装备更新换代与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矛盾正日渐突出,成为制约部队转型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以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建设为牵引,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逐步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逐步配发部队,其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极大地提升了部队战斗力。然而,武器装备的性能越先进,保障的难度就越大,对保障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装备保障的要求相比,我军在保障人才建设上还存在弱点。

1.1 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目前,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但装备系统的官兵对信息主导和信息制胜的观念尚未真正形成,装备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意识不强。有的官兵感到部队现有装备老旧,进行信息化建设基础差、难度大,存在着畏难情绪;有的官兵感到自身能力弱,认为做好信息化装备保障要靠上级装备部门来抓,主动作为的意识不强;有的官兵感觉配配微机、上上网、搞搞革新进行信息化,认识片面化。

1.2 装备发展步伐加快,保障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随着我军信息化装备不断配发部队,装备信息化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为装备保障能力生成中最关键、最活跃因子的装备保障人员,其整体能力素质对装备保障能力生成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但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集成诸学科知识,不经系统培训很难掌握。从当前我军装备人才状况来看,人员整体素质规模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矛盾,特别是我军一线保障人员对信息化装备知之甚少,院校信息化装备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少,仅靠短期培训和部队在实践中摸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接制约乐装备性能的充分发挥。

1.3 保障训练积极发展,保障能力与实战需求脱节

目前,部队各级装备保障部门狠抓训练落实,以练为战,训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一线部队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研究不多,装备保障训练仍然没有突破旧有的格局,造成了训练资源配置分散、保障效益不高的现象。训练内容上存在训练课目简单,集装备指挥、技术、管理、保障为一体的诸要素融合训练不够;训练手段停留在传统的机械式修理,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训练水平不高;训练方式还停留在单兵种、单平台,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保障训练组织不多等问题,这些与体系作战装备保障的现实需要还不相适应。

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的基本原则

现阶段战争是人才的较量,信息化战争更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较量。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上,人更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为牵引,抓住人才建设的关键环节,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逐步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

2.1 更新培养观念,确保人才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综合素质相符合

培养观念决定培养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把加强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建设作为装备保障建设的战略工程来抓。培养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除了要求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过硬的军事素养、扎实的装备保障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外,还应该具有:一是有较强的信息化战争观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其装备保障的对象、内容、环境和时空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保障人员强化信息观念,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装备保障能力。二是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员要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技指合一、一专多能的素质,即: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既精通本专业又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知识渊博,紧急情况下,可以实现跨专业保障。三是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是知识密集的领域,因此,装备保障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要掌握与信息化装备保障相适应的思维方法。

2.2 创新培养模式,确保人才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长远需求相符合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需要把培养融指挥、政工、技装、后勤、高科技合一的“通才”与培养独挡一面的“专才”相结合,加快培养顶尖型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与装备保障建设长远需求相符合的人才。还要做好以下3 点:一是要超前培养。按照“当前抓急需,长远抓储备,立足今天装备,培养明天人才”的思路,积极适应信息化装备保障要求,确保装备人员具有知识结构的合成性、信息运用的智能型和岗位技能的专业性。二是要强化信息化素质。信息化装备保障人员必须把提高信息素质摆在首位,突出培养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化装备保障方法等方面内容,熟练掌握信息化装备保障理论和知识,提高保障能力。三是完善信息化人才考评机制。瞄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的素质要求,把是否具备掌握、运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衡量人才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2.3 严格使用机制,确保人才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最大效益相符合

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才能使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达到最优。因此,要使人才与装备保障建设的最大效益相符合,必须要严格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以下3 点:一是完善使用人才的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把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个人所做贡献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敢于启用新人,不拘一格选人才。二是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通过合理竞争让人才得到有效配置,大胆启用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敢于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方法,积极锻炼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干、成就事业搭建平台,努力做到“想干事的给梯子、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甜头”,从而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保留人才。三是落实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评机制,对成绩突出、能力素质高的给以相应的奖励,对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的实施处罚,激发人才工作动力。

3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建设的方法途径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装备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中,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才就是战斗力,人才就是保障力。因此,建立、健全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院校、基地、部队、个人4 层培养,加快信息化人才生成步伐,实现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的跨越发展,确保装备保障人才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需求相适应,是我们面临的日益紧迫的任务。

3.1 依托院校开展装备保障教育

要充分发挥军事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加强对装备保障军官和士官的系统培养。部队要利用好院校教育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选送优秀干部去学习专业知识,通过采取送学培训、参观见习等办法,实施超前培训和跟踪培训,让他们掌握信息化装备的最前沿知识,提高适应体系作战的装备保障组织指挥能力。院校要深入进行信息化保障方式、方法的研究,针对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人才教育,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使其尽快适应信息化装备保障要求,寻求人才在装备保障中的最优化。

3.2 依托基地开展装备保障培训

基地拥有相对固定的训练设施,训练资源也比部队丰富,适合开展一些部队难以开展的装备保障训练,也应用于为部队培养维修保障的骨干。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依托基地开展装备保障人才的继续教育,有利于帮助保障人员更新、补充和拓展新知识。基地培养贴近实际工作,有利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精髓的发展。从效果上看,结合工作实践,边学边用,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使信息化保障人才的培养更具目的性,针对性更强,科学性、时效性更好,掌握和转化运用新知识更能立竿见影。因此,要充分挖掘训练基地人才培训的潜力,有针对性地做好信息化装备人才的专项培训。

3.3 着眼分队开展装备保障自训

部队是信息化保障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这就要求必须充分认清部队开展装备保障训练的重要性,科学筹划,妥善安排,在解决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在提高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上做文章,切实抓好在职训练。在组训要求上,要突出信息化装备保障训练的重点,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取得院校、基地教学力量的支持,真正做到每个装备保障人员缺什么学什么,有所收获和提高。在组训内容上,根据部队作战任务和年度训练安排,要紧密结合部队配发和即将配发的信息化装备,精心备课,突出掌握新知识、新装备、新技能,着力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能力。

3.4 依托岗位优势开展自我培养

自我培养也是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是自我培养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自主决定的,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自我培养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对院校、基地、部队培训的补充和扩展,能使保障人员更好的胜任当前工作。二是自我培养的训练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自我培养可以有效地弥补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尤其是理论和相关知识,其特有的灵活性为受训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内容。三是自我培养针对个人需求不同实现目标不同。自我培养依托岗位优势加大各级官兵对自身专业认识理解。军官自身基础强,可以通过自我培养获得高级学位或进行中、高级职业军事教育;士官自身素质稍差,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完成中等层次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通过各级官兵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强化,可以帮助官兵在深化理解中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

[1]郭陈平.应着力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军事人才建设[J].企业导报,2011(11):225.

[2]赵全红.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新型军事人才培养[J].政工学刊,2011(5):20-21.

[3]邢捷.新型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研究[J].军械维修工程研究,2011(4):56-57.

[4]李振举,王树礼,倪明仿,等.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体系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1(11):53-56.

[5]严剑,汪彬,张青苗.信息化条件下野战防空装备保障[J].四川兵工学报,2011(1):55-57.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部队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防晒装备折起来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