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海鹏
认识程度在不断拓展和加深,各国也不断赋予其国家利益新的内涵。当人们意识到陆地有限时,就不可能再用同样的价钱买到阿拉斯加;当陆上资源逐渐枯竭时,曾被视为畏途的海洋便成了各国竞相争夺的领域;当各国的侦察卫星在太空穿梭翱翔时,有人便开始捣鼓“高边疆战略”;当人类有点能力把自己送往别的星球时,有人就赶紧去插上自己的国旗……可以说,谁如果认识不到国家利益的这一动态发展的特性,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今天的态势下看到明天的危局。
军事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最高政治斗争手段,其战略思维在秉承传统延续性的同时更应该突出强调动态应对性和思维前瞻性,否则既不能准确预判形势的发展,也不能妥善解决面临的问题。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发展以及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好发展这个问题,其他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发展权益自然成为军事战略思维的题中之意。
当今世界,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和全球霸权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地区局势仍不稳定,因领土、种族、宗教、资源等引发的战争冲突此起彼伏;环境恶化、能源危机、贫富分化和恐怖主义不断侵蚀着脆弱的世界和平,“地球村”并不那么太平。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实行战略挤压和战略包围,苏联解体后,一些西方大国更是得以腾出手来遏制中国,打着“反恐”旗号名正言顺地进入其觊觎已久的中亚和南亚,借“维护地区稳定”和兜售“导弹防御系统”之名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试图构建“亚洲版的北约”,并随时准备以“保障人权”和“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为幌子插手亚洲事务。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应对封锁和围堵,疲于招架的收缩防御不是长久之策,唯有针锋相对扩大战线,与对手形成犬牙交错的围堵与反围堵态势,才能突破封锁,并为最终粉碎围堵创造条件。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突破敌战略包围、实现“反包围”的经典战例。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对手的围堵,如果以“没有太多出海口”和“岛链无法突破”为由固守近海、收缩防线,那么最后只能是“忍片刻并无风平浪静,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国家生存空间与国家利益空间只能被进一步压缩;反之,在提高能力的基础上,主动出击拉伸战线,把“岛链”抛在身后,变对手之战略后方为我之战略前沿,与对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相关、犬牙交错”的战略态势,构建利益对等战略平衡,而利益对等的战略平衡才是最稳定的平衡,这正所谓“后退一步天地小,前进一步自然宽”。
军事战略思维应该磅礴大气、立意高远,力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弱视”和“短视”,尤其是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联系日益紧密、彼此休戚相关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的军事战略思维更应关照全局放眼世界。如果说过去把我们自己的事办好就是对世界作贡献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还应该同各国一道把世界的事情解决好。
在共同应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挑战中,世界各国在广泛的参与、合作中逐渐达成共识,建立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危机、解决争端、实现和平与促进发展的框架机制,其中在军事领域内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便是例证。近年来,我们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和军事组织建立了对话机制,开展了多层次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进行了各种联合军事演习,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的国际维和行动,既履行了国际义务,又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同时也使我们逐渐意识到在国际军事斗争中,“参与才有话语权,行动才是硬道理”。我们应重新审视对“结盟与合作”、“遏制与反遏制”、“海外基地驻兵与谋求军事霸权”等问题的传统认识,跳出思维习惯的局限性,不唯书、不唯上,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在建设和谐世界、营造全球安全的架构下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既要走出去,更要站得稳”,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国际责任,并在参与中不断斗争发展、在合作中谋求调整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承载起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