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平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02)
大学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出一代四有的建设者,还要培养出一代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时代发展除了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大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证。大学期间,学校体育是由教育体育向自身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2]。大学体育开展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今后参与体育的情况。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接收系统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与社会体育衔接的关键环节。了解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行为现状,并进行分析、总结和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机能和素质指标,除个别指标略有提高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中存在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淡薄,体质下降,心理障碍及疾病与人才培养要求也很不适应。数据表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脱节,高校体育未能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对该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开展调查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而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当成了‘插曲’。”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不少研究者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开展研究,形成了一些理论和方法,开展这方面的继续研究,对大学体育教育富有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成功衔接,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大学生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掌握一定的体育原理之外,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对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有决定性的意义,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使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动能力,形成自觉的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使大学生意识到体育和自身的关系,坚持不懈地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把体育融入自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正确引导体育参与行为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由20世纪90年代向21世纪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均已认识到大学生的体育重要性,并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及健康情况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经验。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体育综合素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如何?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效果的调查》,李静的《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于海涛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王立红等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效果调查与分析》等文献进行了相关研究。
目前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和体育品德等方面,它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3]。
高校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较差,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达标及格体育就及格了”的错误的观点。大学生体育能力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按“达标”标准来判定自己身体素质状况。同时,大学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只能够组织30人左右的小型班级比赛活动。从所擅长的体育项目方面来看,最多的能够从事5个项目,最少只能从事1个项目[4]。
大学生体育兴趣表现不足,在对大学生的体育调查中发现,有43.52%的大学生只参加自己感兴趣的1~2项体育活动,有39.29%的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以外的体育活动(能参加3~5项体育活动)[5]。大学生对体育促进健康的认识是正确的,但缺乏积极的行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男、女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运动项目、考试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学校体育作用的认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体育意识是指在高等学校的限定的体育教育条件下,大学生对体育及其内涵的认识、理解,能够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中产生积极正确的情感体验,并能够将其延续终身。王大中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表的《当代大学生体育需要的研究》,李俊青《论终身体育思想与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贾为华的《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综述》,李雪萍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思想》等文献进行了相关研究。
研究认为,在体育认知方面,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许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不懂得健身方法[6]。
在体育情感方面,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对体育的认知态度积极、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的学生只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
在体育意志方面,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规律,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比较被动,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没有形成持久稳定的体育意识,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大学学业完成后,不能主动第坚持参加体育锻炼[7]。
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体育教师的因素和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因素等。
研究中,不少学者提出高校教育应秉承终身体育的思想,认为体育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其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终身健身者。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大学时期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意识决定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些研究针对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水平、喜爱运动项目、上课情况、课外活动情况、参与体育竞赛、阅读体育报刊、书籍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体育现状,探索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于海涛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一文指出,七成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反映下肢爆发力、腰腹肌力量、肺功能的肺活量的运动方面,大学生处于连年下降趋势。
学生最想学习运动项目中,游泳、网球、乒乓球明显靠前,这些项目都要求有一定技术、场地、器材,其参与难度相对较大,如游泳、网球受场馆、器材、技术限制,乒乓球受技术限制等[8]。
程云峰等的 《普通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研究》一文调查显示,,学生在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上,一周3-4次为最多,每次锻炼时间以1小时居多,0.5小时次之。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大多是寝室同学一起自由活动,活动的场地以运动场居多。虽然现今大学校园内健身、运动方式的空间有多种结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学生仍喜欢传统的运动场地,因此客观上高校必须注重运动场地设施的进一步建设[9]。
同时,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存在着辩证关系,二者是分不开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行为,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影响着体育意识,是部分体育行为存在问题的诱因。
还有一些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人群的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如潘书波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东北地区高师学生健康素质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结果发现:1)女生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等五项维度分高于男生;而身体活动功能、维度分则低于男生。2)独生子女健康素质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城市学生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社会支持二项维度分高于乡村学生,而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二项维度分则低于乡村学生。
另如孟峰年发表的的《甘肃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健康意识》;安宇发表的《广西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扈晓发表的《南昌市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等,这些调查研究都是以地域性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不同地域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建议和意见。
在针对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中,有针对省级区域的研究,有针对北京等大中型城市区域的研究,但对于中小型城市区域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中小型城市地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如何?与上述地区是否相同,有何差异?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些研究针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培养方法的研究,如林子在《四川体育科学》上发表的《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李雪萍在《锦州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思想》,这些文章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大学体育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这些文章对大学生体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从体育意识、运动习惯、健康卫生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相关结论,提出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这一整体的体育现状,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研究,针对各种体育意识的不同特点培养体育意识。
上述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仅对调查分析进行结果性的陈述,对存在问题和规律缺乏进一步地探讨,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对策。
对体育意识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但是我们不难从基本概念的推演中得出一个无异议的结论。
所谓意识,是人脑中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哲学概念中,存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存在。因此,体育意识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在头脑中形成的认识与理解,是体育的内涵与外延在人脑中进行精神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体育认知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是对体育及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体育情感是对体育活动表现出来情感取向,如体育兴趣。体育意志是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10]。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体育意识具有客观性。体育意识是人脑对体育行为的反映,是一种内在的客观存在。同时,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体育意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调查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根据。
(2)体育意识具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活动都具有社会性,体育意识是通过后天的大量体育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初始形成期、发展期和相对稳定期等几个阶段。因此,对体育意识的研究,应该注意其社会性特征,从群体分析的角度开展调查研究。
(3)体育意识具有内隐性。体育意识作为人脑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是不可被其他个体直接感知的。而体育意识存在于人脑当中,不能被直接观察或测量,只能通过外显因素进行分析推断。
(4)体育意识具有持久性。持久性是针对体育行为个体而言。在体育意识形成初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容易发生改变,在体育意识形成后,将融为人脑意识的一部分,会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被轻易改变。因此,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改善需要科学深入的方法。
(5)体育意识具有表现性。其表现性体现在体育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来。体育意识可以作用于体育行为,也即可以通过外在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的外显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推断[11]。
(6)体育意识具有历史性。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进行的,因此体育意识受到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制约。因此,在研究地域性体育意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体育意识的历史性所带来的体育发展历史性和地域性差异的问题。
关于体育行为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王志刚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体育综合素质在人的行为中的直接反映[12]。李静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进行体育生活和体育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体育文化在人的行为中的直接反映。于海涛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13]。张丰涛认为体育行为是指人在内在动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的躯体活动[14]。
上述观点虽然对体育行为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广义的体育行为可以延展为与体育发生联系的各种行为活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运动行为,虽然运动行为是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广义上的体育行为,也包括体育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15]。
现时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疾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16]。
获得健康的方法有很多。体育锻炼是获得健康的主要方法之一。体育锻炼可以增进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继而促进社会方面的健康。正确的体育行为促进健康,而体育意识影响体育行为,从而间接影响健康[17]。因此,健康与人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密切相关。
现有的学术研究对于丰富和拓展大学生有关体育意识及其体育行为的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中小省市高校的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有所欠缺,同时,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如何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又如何针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现状,大学体育教育应如何应对,又如何进行改革等等这些实践问题,仍丞待有关学者进一步探讨、解决。
[1]谷贻林.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系统分析 [J].湖北体育科技,1998,04.
[2]周济.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讲话[Z].2004,8.
[3]褚立辉.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李静.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3):92-95.
[5]郑毅敏.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2(3):223-224.
[6]刘飞.浅谈高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J].科教文汇,2009,08:96-96.
[7]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7(2):82-83.
[8]王莉,冯燕.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J].科技信息,2007,34:243-244.
[9]金健秋,徐国宏,尹海立.大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33-35.
[10]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21.
[11]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王志刚.当代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108-110.
[13]于海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15(4):66-69.
[14]张丰涛.高校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63-65.
[15]李雪萍.体育意识与终身体育思想[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4-46.
[16]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