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毅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以港立市,以港兴市”,港口对大连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而大连能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繁荣的港口大都市,无疑现代物流在其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因此,加快大连沿海经济带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进步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物流业与沿海经济带的关联关系分析入手,阐述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物流”的概念最早始于美国,是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意译,简称PD(实体配送),是指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客户的一切活动[1]。传统物流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而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加快物流速度,提高准确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延伸并扩大了传统物流的职能。因此,现代物流是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为目的,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实体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具体表现为7 Rights,即将适当数量 (right quantity)的适当产品 (right product),在适当的时间 (right time)和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 以适当的条件 (right condition) 适当的质量 (right quality) 和适当的成本 (right cost)交付给客户[2]。现在我们谈到现代物流,通称为Logistics,包括运输的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等很多方面。现代物流水平已成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物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绿色化。
(1)专业化。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物流部门从企业中游离出去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更加侧重于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2)系统化。现代物流是由各个相关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的一个系统。现代物流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每个物流活动都相互联系,要实现整体物流系统最优化,就要系统考虑各个活动的相互关系。
(3)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要求。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4)标准化。现代物流的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能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并在行业内推广实施[3]。现代物流的标准化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无缝衔接,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当人们仍沉浸在大连港集团吞吐量突破两亿吨的喜悦中,我们又即将迎来大连机场迈入 “千万俱乐部”的光荣时刻。正因有了它们,大连才能以海港、空港并进的态势推进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当之无愧地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和龙头。
在政策扶持上,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做出调整改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大连市调整后的总体规划中明确到大连市将建设成为文体和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国际名城,在功能上逐步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未来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方向已经将航运业定位为大连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海港和空港的核心作用,利用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大动脉,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内外贸易的主要枢纽,欧亚大陆桥运输的东桥头堡,最终建成枢纽港地位突出、口岸环境优越、航运生产要素聚集、航运市场规范有序、国际航运中心信息流通畅,多功能、国际化、自由化、智能化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
目前,大连等沿海城市开始建立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向规模化、社会化过渡,这些实践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现代物流对促进大连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报告指出我国共有香港、上海、天津、大连、高雄、广州、深圳、宁波、青岛、厦门等10个港口进入指数排名前50强。同时,以上海及周边长三角港口为中心,以香港—广州—深圳和天津—大连—青岛为两翼的中国国际航运中心方针已经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提升空间,正在全力弥补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上的弱项,向国际航运业的制高点发起冲击。这充分证明了大连海运经济在现代物流影响下其作用日益突显。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国民经济迅速健康发展。近10年来,全市GDP平均增长速度为13.5%,地方财政收入年递增13.6%,2004年大连市GDP突破1 900亿元,同年,大连港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吞吐量1.45亿吨,比上年增长15.2%,增幅创造历史新高。2004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1.1万TEU,增长约32%,增幅位居全国第二。港口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8.8亿元,新增吞吐量能力3 552万吨。水运生产也在持续高位攀升,2005年在大连注册的航运企业完成水路货运量895万吨,增长48%;货运周转量140亿吨公里,增长25%,完成客运量34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4亿人公里。
同时,作为大连海运经济发展的杰出代表,大连港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东北亚、东南亚与欧洲各国通连的最佳海陆交汇点,经东北铁路网和公路网,大连港还连接着俄罗斯和朝鲜,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为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依托现代物流及其自身的区位优势,大连港通过建立和完善海上航运网络,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航运往来关系。更加值得称道的是作为国家 “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作为1 000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库的配套项目,大连港新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于2007年12月20日正式开工,在2009年12月30日完工。大连港新30万吨原油码头,位于大连老30万吨原油码头的东侧。码头泊位总长447米,泊位水深-27米,码头向上可以兼顾45万吨、向下可以兼顾10万吨级油轮的靠泊作业,设计年接卸能力为1 900万吨。
空港要打造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加密空中航线,强化中转功能,辐射整个东北亚。而大连机场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吹响,辽宁沿海正式对外开放,大连机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尤其去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曾明确指出大连要担当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大连机场更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大连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150条,国际和地区航线36条,连通89个城市,与13个国家2个地区通航;周航班量最高时达2 200余架次,高峰小时航班容量可达24架次;有27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停场过夜航班29架,其中南航、海航在大连机场分别设立了基地;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通航城市数分别为9个、3个和8个,其中与日本、俄罗斯通航城市数分别列全国第2位和第1位,与韩国日通航班次位居国内前列。
机场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抢抓机遇,大连机场重新修订并大力实施 《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规划》。他们以 “实施枢纽运作、发挥枢纽功能”为目标,组建了 “战略联盟”,启动了 “中转战略”,扩大了航线网络,完善了基础设施,枢纽建设深入推进。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大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分别递增17.4%、17.4%、14.6%、12.6%、16.5%。而到11月29日初步统计,大连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已稳超1 000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进出港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4位。在东北12个机场中,大连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三项指标连续13年名列第一。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大连机场更保持了37年安全运行的骄人业绩。
为加快推进大连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大连机场已经描绘出一幅崭新的蓝图: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2 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5万吨,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初见成效;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 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日渐成熟;203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 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战略基本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连对现代物流服务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高效率的现代物流对大连沿海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其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与生产方式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政府在进行物流规划时,应注意协调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大连沿海经济发展的关系,使现代物流真正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
[1] 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J].物流技术,2002(3):7-9.
[3] 赵红岩,严诚忠.图解现代物流[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微怡,王晓平.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