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宏 张志红
(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70)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自20 世纪60 年代兴起至今,越来越受语言教学专家的重视。 外语界专家认为:“将来的英语教学会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主流”(刘润清1996:1-8);“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专门用途教学, 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刘法公2003:31-33)。然而,要让ESP 教学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并解决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和问题,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实践中得到启发,积累经验,解决ESP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专门用途英语在高校收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基础英语教学仍在大多数高校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大多都基于统一的教学大纲,而缺少专门指导,所以高校大多教授的只是基础英语。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决定了专门用途英语无法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流课程。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外语知识技能需求趋于多元化态势。 基础外语技能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交流,他们掌握的只是专业技能和常识性的英语知识,而不能把专业技能和英语知识结合使用。
李新等(2006)对北京9 所大学ESP 教材编写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各高校所选用的专业英语教材普遍比较混乱,粗制滥造的现象比较严重。选用原版英语教材的占29.6%,采用出版发行的教材占40.3%, 采用学校自编教材或任课教师从专业文献中选编的占30.1%, 且很多学生反映他们所使用的教材未附词汇表和相应的练习, 其中还有一些印刷错误。认为教材难度合适的学生占60.4%, 认为教材的趣味性很强或比较强的学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比较没趣或根本无趣味,19.7%的学生认为在学完专业英语后仍缺乏较强的阅读能力主要就是因为专业英语教学中缺乏合适的教材。
我国的ESP 教学出现了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和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两种模式。讲授ESP 的多数英语教师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ESP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讲授ESP 的多数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仅把ESP 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译为主。 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并未深入到ESP 的语言特点和交际技巧,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李新等(2006)的《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发现:“46%的学生反映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单调的纯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结合的教学方法,不采用投影,录音,视频或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教师竟高达58.4%。”多数高校缺少高质量的课件,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将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 这样不能从根本上促进综合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提高。
廖莉芳(2000)在武汉地区五所高校进行的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表明:“57%的被调查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不满意,63%的被调查教学管理人员对所在单位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表示十分不满。 52%的被调查学生反映教师授课是以汉语为主或完全汉语,60%的课堂使用单调的纯阅读或阅读与翻译结合的教学方法,28%的课堂已翻译阅读为主, 辅以听说。 30%的教师使用幻灯,录音,影视或计算机来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手段的滞后直接导致学生兴趣的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张玲等(2001)的调查发现:“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后续教学的最大障碍在于教师队伍的人员短缺。我国的ESP 教学是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两种方式。 讲授ESP 的多数英语教师由于缺少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ESP 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 而教授ESP 的多数专业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经验,把ESP 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译为主。 这两种教学模式旨在形式上将英语和专业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看,专业英语师资匮乏,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目前高校ESP 教材使用混乱,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得一些高校在引进,改编,自编教材方面积累了以一定的素材和教学经验,但都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因此不利于ESP 教学整体水平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应集中有一定ESP 教学成果的高校和口碑较好的ESP 教材编写单位,组织专家和有丰富ESP 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一套符合我国高校的ESP 教材,从而稳定提高全国ESP 教学水平。
教材内容应体现时代化,科学化,应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此外,要注意平衡质和量的关系,切实做到教材既科学又新颖。
在ESP 教学实践中,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效果评估都离不开教师。 教师是ESP 教学中的关键。 ESP 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专业要精通,英语要好,还要求能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解释专业词汇。
师资培训有两个途径:一是让大学英语教师向专业课教师学习一般专业知识,ESP 常用词汇和句法结构。二是让ESP教师到英语专业学习英语教学理论, 系统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驾驭英语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工作而且还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师和ESP 教师的发展。
EGP 教学的方向是教授学生语言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 而ESP 有独特的词汇,句法结构模式, 所以ESP 教学方向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包括专业知识的运用。 ESP 课程是EGP 课程的应用和提高阶段,ESP 教学目的更为明确,即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学管理部门需加强对ESP 教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课时结构,教学环节,考试环节方面,必须把ESP 教学作为完整的大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应合理安排课时,并且设置严格的考试制度。 加强课程建设,改善教学效果,是完成教学实践,实现ESP 课程目标的极为重要的环节。
目前ESP 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但无论是教师学生,专家学者还是教学管理者都已经充分认识到ESP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设计的ESP 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探索一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子。 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以实施,更希望它的实施能够对ESP 英语教学法的研究,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各个环节有积极影响。S
[1]刘润清.21 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2]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3]李新,崔学深,盛慧.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6(14).
[4]廖莉芳,秦傲松.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
[5]张玲,胡金环.高校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现状调查[J].外语界,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