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飞
(朝阳市财经学校 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 从2001 年开设到现在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并越来越熟练地运用电子商务工具进行贸易营销。 相应的,对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原来那些仅仅有技术或只懂商务的人才已经很难适应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 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将从单纯的技术型网站建设维护人才向复合型的商务人才转变。
教育部从2000 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自2001 年始,各中等职业学校也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学科和专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本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对接却存在很大问题。 近几年来,一方面大量电子商务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又找不到适合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在人才需求和培养上存在着严重错位。 与高校相比中职学校不论从软件或硬件方面均不占优势,更为其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难度。
许多中职学校一味的采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这样的培养流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仅仅是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添加几门体现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而已。 考虑到中职的电子商务专业仅有四个学期的在校时间,这样繁重的课业任务势必压缩学生实践积累的时间,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完完全全放在实习期间,岗位也不完全对口,效果不好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许多学校忽视了给予学生准确的职业定位,这也是很多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时找不到方向的重要原因。
2.1.1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许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只是盲目的为了解决学校的招生问题,缺乏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知道培养的是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 往往是将营销类、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类的某几门课程简单组合,培养出的电子商务学生搞技术比不过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搞商务比不过学市场营销的。
2.1.2 课本知识缺乏实际应用性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其发展时间不长, 理论不成熟, 电子商务行业仍然处于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理论总结同实践活动无法同步。 这样就产生理论总结与实践相比不完整, 课本知识迟后于实际应用。
2.1.3 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中职学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转行而来。 他们基本上是通过自学、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培训班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两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缺陷,计算机方面转过来的教师对商务缺乏了解,懂商务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
2.1.4 实践条件欠缺,学生动手能力差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学校内部使用模拟教学软件,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以及操作流程。 但模拟软件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实训平台更新不及时,与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差距较大,教学作用不大;二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 但就笔者所在的地区而言,真正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业务处理、网上支付的企业很少,所以学校要建立电子商务实习基地还比较困难。
2.2.1 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 因此,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树立多元意识,注重培养多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鉴于以往电子商务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综合性人才,课程设计广泛,学生就业因难。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就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根据电子商务本身包含电子和商务两方面而为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
2.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突出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对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予以对口培养,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是中职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要培养一支能够将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应要求教师走出去, 参加培训或者进入企业, 参与企业商务的实际操作,让他们感受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也可以把已经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或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聘请进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更重要的是中职学校应为学生和老师提供电子商务实战的机会和条件, 让老师在教学中进步,让老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2.2.3 加强实践教学
中职教育关键是实践教学,这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或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实践活动的发展远远快于理论总结,可以说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实践是否到位。
1)加强校内互联网实践
部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购买的某个模拟的电子商务实验平台上进行模拟操作,这种模拟操作只能让操作者了解网上各种商务活动的简单操作流程,与现实的应用有很大的差距。 实践应让学生到真实的互联网世界去实践,通过实践学习各种技能。 如训练学生熟悉CtoC 网上交易,可指导学生直接去淘宝网、易趣网上开网店,可由学校提供相应的实践资金让学生选择真实物品作为网上商店销售的商品,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开设网店的条件和操作流程,了解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和各平台使用的支付工具,训练学生创建并管理网店、与客户沟通、商品推广等各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有了实战经验,积极性高,效果好。
2)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实践经验。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进行岗位培训、产品开发和设计、市场调研等。 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训,可以提高操作技能,有利于“零距离”上岗。
电子商务本身在不断地发展, 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采取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等措施,以发展的观点不断地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S
[1]余绍军.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期刊杂志论坛.
[2]杨丽光,张德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硅谷动力网.
[3]吴利萍,孙建.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浅析[J].维普资讯网
[4]芦阳.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就学网.
[5]张献华.电子商务人才的特征、需求与培养[J].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6]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