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2012-08-15 00:54:11王娜娜吕增华
科技视界 2012年20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病理学病理

张 骞 王娜娜 吕增华

(1.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山东 滨州 256600;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山东 滨州 256600)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而成人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实践,因此,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的。 因此,教学方法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学生的结构和层次上去思考,应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去教学,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许多疾病诊断的最可靠方法,故亦属临床医学[1]。 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学的教学质量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病理学实验教学与医学生未来从事临床医疗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故实验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而实验内容比较广泛,且本学科又是医学生首次真正接触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医学学科, 因而学生上课时感觉枯燥、单调,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困难。 为此,提供临床案例,并由同学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合理选择案例,灵活设计教学内容

在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国外的病理学科与临床医学院紧密结合呈现整合趋势,国内一些知名院校已经院系合一,医疗教学科研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2]学校可以及时利用教学医院提供崭新的临床标本、病案,开展适时有效的教学活动,真正展示了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灵活性。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的利用临床资源,切实发挥互补优势。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学科,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调动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兴趣性起了承上启下的效应。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依授课对象、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近几年,随着医学院校扩招规模的加大,多层次办学模式已初步形成。 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学生的层次、专业、知识背景以及学时安排等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取舍。 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就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3]。 病理学的讲授内容应选择对学生将来学习临床课和工作有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且必须明确我们培养的大多数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临床、检验、影像等工作,而不是专业病理工作者。 因此,在进行课前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应根据所教专业进行准备。

2 运用案例式教学法把病理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案例教学产生于上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 目前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也有了20 年的历史。[4]病理学教学一面要完成医学理论的讲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病理改变与正常形态相比较,能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2.1 案例式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理学》旨在介绍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病理改变及转归,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其学习必须以各基础学科为基础,同时其本身又是临床医学各门课程的基础,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常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形成习惯,学生习惯于老师的灌输,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 而《病理学》教学的难点是大量的大体及镜下的形态学改变以及众多的发病机制,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记不住。 把病例讨论运用到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临床病例为主线, 把病理学知识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自由讨论,开启他们的自主性思维。 由于涉及到临床病例,学生们由原来对疾病似是而非的朦胧认识,突然以科学的观点从本质上去了解它,这种探索科学真相的喜悦会带来学习冲动及学习主动性。

2.2 问题式病例讨论是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在病例讨论中首先列出病理,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诊断,并做出鉴别诊断,说明依据。 在讨论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其提出问题及归纳总结,而学生则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在病例中,既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又有实验室检查,还有病理检查,通过讨论分析,学生能把枯燥无味的镜下形态学改变与临床症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桥梁的作用体现在组织的病理改变与正常组织形态及临床症状的联系,因此《病理学》中临床病理联系尤为重要。 而要想把这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并记忆深刻,同时又能复习许多学过的相关学科知识,临床病例讨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正因为如此,现在运用病例讨论的教学法已成为教改的主要课题,并日益为教育界所关注。

2.3 案例讨论的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熟练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教师要想顺利完成病例讨论必须充分准备,不仅仅准备本门课的理论知识,包括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疾病的病理学内容,还需掌握其它相关学科的内容。 只有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才能自由地运用它,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析重点与难点,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 在分析病例时也就能知道该怎样讲学生才能掌握。 但仅掌握本学科的内容还不够,还应熟知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病理学的相关学科是组胚、解剖、微生物、免疫、生化等学科,教师也应掌握,让学生知道“以然”,更要知道“所以然”。

2)注意授课中病理内容结合临床现象

医学院校的每一门基础医学课程都是为临床课程打基础的,都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病理学》更应注重在授课中的临床病理联系。 例如,在讲授急性肾小球肾炎时, 由于肾小球的损伤, 引起患者蛋白尿、管型尿的出现,并出现水肿。 肝硬化患者可引起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脾大、腹水、腹胀、食欲不振。 可见,只有掌握了与临床的联系,学生在分析病例时才能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3)在教学工作中积累病理

每一所医学院校都会有附属临床医院,有些学校病理学教师同时担任医院病理科的大夫, 这对收集病例提供了方便。 临床病例多种多样,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教师积累的病例越多,分析病例也就越透彻,也能更好的对不同疾病进行鉴别诊,并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分析及讨论病例。

2.4 案例式讨论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运用病例讨论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权,由原来只听、只看,变成了去寻、去找,由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这种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进来获取知识,使学生易于形成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学习方式一旦形成,不但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遇到临床的新问题,积极应对主动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在病理学实验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提高其学习和教学水平, 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推广,这对高等医学教育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更好的为医院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S

[1]李玉林.病理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王小平,应小平,王军,郭兰生,赵延红.综合实验教学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

[3]刘晓健,刘义,王蕊.利用多媒体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50-51.

[4]张晓琴.以人才社会需求导向进行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02,2(2).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病理学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