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华
(山东黄河河务局基建办公室 山东 济南 250011)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建设工程必须坚持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本文联系在日常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就如何搞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工作谈几点认识。
建筑市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市场各方主体信用严重缺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措施不力,监管手段落后,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
一是建筑施工现场一线操作工人、劳务队伍严重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极其低下。
二是长期以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习惯于现场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做了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员、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工作范围、工作深度,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质量员、安全员的工作。
三是建筑安全监管力量、方式与日益增长的建筑工程和监管不相一致,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管不力的现象,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四是现行工程质量法规体系仍有空白,如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目前很难找到依据,对相关单位处罚法规太少。
五是专职安全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一些人员对新公布的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掌握的不够,了解的不多。其次,安全生产创新性的东西不多,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企业要建立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责任制要分别落实到具体部门及具体人,责任制内容要详细,有针对性、时效性。从职责上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其责。同时还要建立各工序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及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是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有效调控监管资源,切实加强对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同时,对非国有投资项目,要在确保依法建设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新的监管方式,突显业主负责制原则。其次,进一步强化建筑业企业的资质管理。要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做大做强建筑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二级施工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广泛吸纳人才等多种渠道,积极组织发展专项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做精做专,逐步形成总包企业与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要突出企业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逐步强化对企业资质的动态监管,确保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是对一线劳工人员进行强制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质量安全基本要求;对技术工人进行等级培训工作应按照“分散进行、统一教材、统一管理”的原则进行。要建立劳务交易中心,责、权、利明确,实施有序管理。劳务队伍实施优质优价、高级高价。对社会信誉好、质量业绩高的劳务队伍以及技术等级高的技术工人,要给予高价格、高工资;要规范劳务承发包行为,杜绝闲散劳力上门推销,无合同上岗等现象。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建筑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
四是要建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安全行为诚信档案信息库,定期公布;对质量安全不良记录要通报批评,或由新闻媒体曝光,或上网公示,或在交易中心屏幕上持续滚动;要将质量安全不良记录及时反馈到企业资质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资质升级、年检、招投标和承揽业务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其次,从组织机构建设与管理职能上加强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的统筹监管,特别要重视设计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要注重招投标管理、施工许可和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监管的作用,注重工程使用阶段的质量安全,兼顾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监管效率。第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筑企业资质标准中明确各类资质等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设置与人员要求。要强调企业内部应单独设立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明确规定企业专职质量安全检查管理人员数量;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自控有效运行机制,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与项目经理无经济利益关系,工资、奖金由公司发放,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独立性。
五是施工企业要根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结合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根据施工进度、施工部位分阶段多次对技术人员与作业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履行签字手续,要求被交底人亲自在交底书上签名,杜绝代签。对于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作业条件危险的工程,应重复多次对技术人员与作业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引起现场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土石方工程、路基开挖工程、路基填筑工程、桩基工程、墩柱、脚手架、隧道工程、施工临时用电、施工外用电梯、塔吊、施工机具、电气安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防火、卫生防病教育等,以及各工种安全技术交底。其次,施工企业要根据各单位及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以及所处施工地点、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机械设备、施工期间的季节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全面、具体、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如高空作业的工程,高大模板工程,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塔吊等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由专家组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并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六是创新建筑安全监管机制和方法。安全生产是一门科学,有它的一般规律和固有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资质许可、施工许可、安全监管等各个管理环节的整体效能,形成以项目管理为对象,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建筑工程监管资源,加强对重大危险源辨别、排查与监控的力度。要加快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信息库及公示平台,加大舆论和社会对安全不良行为的监督力度。
七是加强专职安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案例教育、人员培训,对专职安全人员的业绩工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施工人员则应采取新员工进场三级安全教育、经常性教育、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教育、赶工加班教育、夜间作业教育、纠正违章教育等,也可以通过版报、专栏、会议、标语、口号等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使全体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