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有效设计

2012-08-15 00:54:11
科技视界 2012年8期
关键词:混合计算机知识点

宋 天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经成为许多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实用性强,是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课程特点是知识点多并且琐碎,需要大量的课外时间来复习强化所学的内容,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现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受到重视,由于高考压力学校经常缺课,使得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形同摆设。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知识点多,课时量少。由于不受学校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任然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老师一步一步讲授操作过程,学生重复练习老师所讲的步骤,这种单一的讲授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能力。缺少启发式、探索式和协作式等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现在不同的高中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集体统一授课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求中学信息技术专业课教师改变枯燥的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使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学习。

1 混合学习模式的优点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育思想下开展的一种教学策略。黎加厚教授也曾指出,关于混合学习的学习和研究,主要是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所谓混合学习模式就是把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与现代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相结合,网络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方式的结合,通过不同学习方式与不同教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来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培养。

2 混合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的学习场所包括教室和网络,混合学习就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侧重点不同。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讲解,也就是传统课堂的面对面学习,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就是教师可以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知识的有效讲解,短时间内教学效率较高,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搭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在需要实际操作时候,老师要进行必要示范,示范的过程只需大致的粗略演示,将一些易错点着重强调,而不是从头到尾演示一番再让学生模仿操作。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过程是怎么操作之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具体的操作步骤。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的框架,框架搭建完成之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进行内容的填充,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也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了解了知识体系,并且自己完成了内容填充之后,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知识点的补充,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应得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迁移。课后教师要将自己上课时所用到的教案或电子课件、辅助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自行下载观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的补充,同时也方便以后复习时候用。

教师在讲授完章节知识后要进行上机课,这时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拿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包括课堂上的知识与相关的课外知识,除了学生之间自主交流之外老师也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环境。例如老师可将上机学生按4-5人划分为独立的学习小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来完成这一任务,同时安排计算机较好的学生来担任组长,在任务完成之后进行组间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在不同小组之间巡视,如发现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给与解答,帮助他们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若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疑问那么教师就需要进行全班答疑,如只是个别问题那么进行个别辅导就可以了。

课堂上主要进行知识的教授与学习方法的培养,课后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与相应的网络资源。教师需要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和较新的计算机技术动态,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增加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兴趣,这些资料属于在线资源,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下时间来自行安排阅读学习。

老师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讨论群,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探讨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以及现在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和一些非常实用的小软件,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课题讨论,例如围绕目前计算机或是电子产品的最新技术来阐述它以后的具体用途与发展趋势,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学生的不同说法和观点及当时老师的评价,整理之后保存到公共讨论区以方便学生随时下载阅读。学生还可以在线跟老师进行留言提问,老师见到提问后要及时解答,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来补充自己的回答。这种异步式的问答方式能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问题的答案,使回答更全面具体,也能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思考。

3 学习效果的评价

进行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评价与反馈,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纵向评价,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任务让他们来完成,学生根据自己能力来完成任务,之后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进步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提供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资料。在进行横向评价时老师设立统一的考试项目,对全体学生进行考核。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里的位置,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树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混合式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了教师教的过程和又注重了学生学的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但能解决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知识点多、学时少、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等问题,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混合式学习理论将传统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改变成了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中心,一切以学生整体发展为依据,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了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塑造了他们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能力,而这正是终生学习所需要的。

[1]王以宁.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亚军.混合学习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学与管理,2011,1.

[4]王芳.浅谈混合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0,12.

[5]陈静.网络化学习方式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07.

猜你喜欢
混合计算机知识点
混合宅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7:36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油水混合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