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色经济区甩挂运输结成战略联盟研究

2012-08-15 00:43:05赵士凤李学工
物流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山东半岛牵引车经济区

赵士凤,李学工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0 引 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山东省“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间和物流节点的基础配置;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引导,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以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1],创建物流管理一体化、物流服务社会化的企业物流管理机制;以经济辐射面和区位为依据,加快中心都市现代物流设计和策划网络经营;积极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努力修筑现在物流办事体系,把现在物流业扶植成为山东省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作为引导思路,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经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现代物流业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服务业成长的重要支柱[2]。

随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步伐的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货物从华北地区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其自身良好的港口优势以及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这一方面给港口运输企业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威胁。据资料显示,大量的集卡运输都是单程运输,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为尽早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交通行业战略目标。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运输部、海关总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通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展甩挂运输热潮。

甩挂运输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根据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验,采用甩挂运输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3]、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据测算,甩挂运输可以提高车辆运输效率30%以上,降低成本30%,可以使汽车燃油消耗量降低20%~30%。因此,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甩挂运输显得尤其重要,探讨现有条件下如何开展甩挂运输企业联盟已经势在必行。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甩挂运输的发展现状

1.1 政策条件和发展现状

2010年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将山东省列为甩挂运输试点省份之后,山东省确定了三个项目推动试点工作。按照现有政策条件,并对甩挂运输在山东半岛进行的可行性、必要性论证基础上,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了环渤海甩挂运输、聊城—临沂甩挂运输、日照—滨州甩挂运输等三个项目,其中涉及7家企业、7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货运站场。三个项目总设计年甩挂作业量108.3万吨,总投资30 862万元。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适合采用现代物流运输业的甩挂运输模式,该运输模式可节省成本,提高节能减排效率,进一步整合运力和货源资源,提升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程度,提高甩挂运输的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为全国甩挂运输工作树立样板。

1.2 甩挂运输的概述

1.2.1 甩挂运输的涵义

甩挂运输是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它主要利用并行工作原理,通过牵引车与挂车(或半挂车)之间的自由分离与结合,并对牵引车与挂车(或半挂车)进行调度与搭配[4],缩短因装卸货物而造成的牵引车停滞时间,提高牵引车的使用频率来提高运输效率。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甩挂运输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车辆周转较快,节能减排效果较好,是交通运输部一贯提倡的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以牵引车拖挂半挂车组成的汽车运输方式占到运输总量的70%~80%,牵引车与挂车数比达到1∶2.5以上。

1.2.2 甩挂运输的优势

(1)甩挂运输增加了牵引车的有效运行时间,提高了单车利用率,提高了车辆运输率。

(2)合理协调货物运输与装卸作业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3)完成同等运输量,可以减少牵引车的数量,降低牵引车的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同时减少了车辆对道路的占用,减轻了交通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汽车排放污染。

(4)企业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雇佣驾驶员的数量以节约相应支出。

(5)可以促进物流配送中心和货物站场物流节点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汽运行业实现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与水平。

(6)可以促进汽车运输与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多式联运的发展,实现以汽车甩挂运输为基础的铁路驼背运输、水运滚装等方式的联合运输,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减少货物装卸作业,提高铁路车辆和轮船的装卸效率。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甩挂运输企业联盟可行性分析

单一的甩挂运输企业由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无法实现最优经济运输,更难以实现物流企业对服务整体的有效控制,无法使运输全过程的价值与经营活动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只有通过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才可以把运输各个环节联合起来,降低各自的经营成本,提高各物流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间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以达到整个联盟的最大收益,分享更多的利润,同时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达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各自优点的目的,促进联盟企业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

2.1 成本因素

甩挂运输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处于价格方面的竞争,而不是服务质量上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最终只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通过建立战略联盟[5],有利于缓解企业之间的这种个性竞争,形成新的有效、有序的竞争模式,维持竞争秩序,防止过度竞争。同时,制造企业可以专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业务,以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企业之间通过战略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发挥各方优势,最终达到互利共赢。

2.2 资源因素

由于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核心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促使双方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核心能力的互补融合。特别是港口甩挂运输,有着其独特点:单一企业的甩挂运输模式为,将货物从起始地运至港口之后,将挂车甩下,换上新的挂车并驶回。但是,并不能保证其货源量始终充足,在某次货源量不足的情况下,拖车只能在港区等待货物或者单独驶回,这就导致资源未充分利用。然而,组建联盟之后,可以协调联盟企业之间的货源量,避免和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资源能够实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各方功能的互补,建立起相对比较完整的运输链,实现一站式服务,达到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2.3 社会因素

甩挂运输可以提高车辆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可以使车辆燃油消耗量有效降低,其采用的一车多挂式运输方式,减少了空驶里程、缩短了等货时间、缓解了交通的压力。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绿色交通、绿色节能,开展甩挂模式可有效降低尾气排放,符合建设环保型社会的需求。

2.4 经济效益联动因素

参与甩挂的运输企业、生产制造企业、船舶经营企业等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运输企业,节省了牵引车、驾驶员过海船票、食宿费用,每车次可降低1 000余元。特别是费税改革后燃油成本的大幅提升,原先通过陆路绕行的货物更多地选择烟台至大连航线滚装运输[6],达到了运营效益与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甩挂运输企业联盟风险及防范

企业实施联盟伴随着高价值、高效益、高风险、高失败率并存,使许多企业望而止步,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联盟企业间存在着文化冲突、缺乏信任等,使联盟最终有可能走向瓦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立战略联盟的同时找出导致联盟可能失败的各种风险,作好相应的防范工作[7]。

3.1 联盟风险分析

(1)合作伙伴的风险。在选择联盟伙伴时,如果贸然选择,不仅不能达到自己建立联盟的目的,而且可能因为把内部存在的问题昭示天下,还有可能导致厄运。企业在实施战略联盟时由于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后再成为自己的对手,例如有的战略伙伴可能为了扩大组织规模或经营范围,通过联盟探测市场,等时机成熟后,就会成为自己的强大的竞争对手;有的是为了获得先进的技术经验,有的是想要得到对方客户资源,获得收益。因此,在选择联盟伙伴时,对某些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泄密的风险。甩挂运输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以后,既互为企业双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执行者。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后,由于双方合作的紧密性以及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通常需要双方的信息平台对接,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其中不乏大量机密的企业战略信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战略信息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而与另一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势必大大增加企业战略被泄密的风险。

(3)连带经营风险。甩挂运输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以后,双方合作是长期的,一旦签订合同,要解除合作关系对双方来说成本都很高。如果一方因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导致服务暂停或终止,将可能直接影响另一方企业的经营,尤其会影响那些交货期紧急、责任重大的业务项目,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当期和潜在损失。特别是在合约解除过程中,企业要选择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往往需要长期的磨合期。这样的连带风险,其实也是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决策的风险。

(4)利益分配与文化冲突的风险。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是以利益为动力建立的,物流联盟运作成功的关键是是否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利润分配不公平,将有可能导致联盟成员分配的不平等,有可能影响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例如,联盟后相对利润如果低于联盟前相对利润,就会影响长期联盟的稳定性。

此外,联盟过程中由于不同企业间的组织文化不同,就可能存在文化冲突,包括企业文化优越感风险、管理风险、沟通风险、感性认识风险等不同的文化冲突风险。一旦这些潜在风险爆发,就有可能成为文化冲突,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进而促使管理失效和沟通中断,使联盟的交易失败,威胁联盟的稳定性。

3.2 联盟风险防范

(1)合作伙伴确立时的风险防范。战略联盟选择合作伙伴时的风险防范首先在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先筛选潜在的合作伙伴,对物流联盟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区域、国家政策及市场潜力;对机遇需求的物流服务,企业现有的机遇所需求的能力进行分析,运用SWOT矩阵分析企业是否需要制定战略联盟及如何选择潜在的合作伙伴所需要的条件,进而确立潜在的合作伙伴。然后,运用AHP法对各个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分析,构造伙伴选择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相应评分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来实现合作伙伴的优化选择。

(2)利益分配与文化冲突风险防范。组建联盟是以利益为驱动的,因此组建联盟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根据纳什分配原则,包括个体理性原则、帕累托最优原则、无关方案的独立性等,通过博弈,在此基础上最终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利润分配机制,使每个企业都从联盟中得到好处,使战略联盟能够规避利益分配不均的风险,使联盟能够有效地运行。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过程中,实现合作企业伙伴之间的企业文化交融,实现企业间文化差异最小化、文化协作实现互利双赢和优异文化共存的效应。一般说来,企业在选择联盟伙伴时,当联盟企业在联盟之后的总的贡献大于总的收入时,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是联盟企业的理性和最好选择。在物流联盟实施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存在着风险,任何一环节发生中断,联盟的整体绩效会受到影响,将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性[8]。要实现对关键物流活动的控制、对物流作业时间风险的控制等,就要多预防,做到有备无患。

(3)泄密及连带经营风险防范。为了防范泄密及连带经营等风险,企业在选择战略联盟伙伴时,必须对备选物流甩挂运输企业的物流资源、综合竞争能力、信用、信息等进行严格考核、筛选和沟通,以保证备选战略伙伴能自觉地改善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

4 结束语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货运量飞速增长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提出,物流企业既迎来了机遇,又迎来了挑战。为此,甩挂运输企业建立联盟,并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行实施,以达到更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环保及节能型社会的发展。

[1]封学军.港口物流联盟的必要性[J].中国水运,2008(3):8-9.

[2]方瑞祥,史继才.山东半岛港口资源整合策略[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3):78-80.

[3]薛占胜,戴桂林.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山东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4]辛玉颉,李学工.山东沿海港口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J].物流技术,2010(4):28-30.

[5]李亚茹.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有效途径——甩挂运输[J].公路交通科技,2009(4):20-25.

[6]王鹏姬.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J].综合运输,2009(4):38-39.

[7]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0(2):24-25.

[8]王佐.论物流企业资源整合[J].物流科技,2010(3):13-15.

猜你喜欢
山东半岛牵引车经济区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降低铁水罐牵引车故障影响时间的研究与应用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某重型牵引车传动系匹配分析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基于熵权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半岛南部海岸一次局地极端降雨过程分析
高等教育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作用研究
科学与管理(2005年4期)2005-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