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舒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011)
国际货运物理沙盘教学方法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自主开发的一个实训教学新方法,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们设立6-8人为一组的业务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来进行操作各自的国际货运业务。学生们首先根据教师要求来自行设计案例,然后根据案例中涉及的内容来制作对应的国际货运物理沙盘,并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国际货运业务操作要求和流程来模拟一票货物的操作过程。每组学生因为设计的案例不尽相同,制作的案例也不太相同,但结合教师所传授的国际货运业务操作流程则大体相同,教师会根据每组同学设计的案例和完成的沙盘业务模拟情况进行辅导和纠正,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组织和安排,通过制作好的国际货运物理沙盘来实际操作完成对应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全过程。通过国际货运物理沙盘的教学用具来有效使用可以弥补国际货物运输类课程中的实训教学的缺失,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喜爱。
自2010年使用起已经历经2年了,但是在开始的使用初期,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了针对国际货运物理沙盘的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安排和考核评价两大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学的开展。国际货运物理沙盘作为实训部分主要使用的教学用具,整个实训教学都是围绕着国际货运物理沙盘来开展的,那么该部分的课程应该安排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哪一部分来开展?应该对此类的课程设置多少课时,设置的课时应该如何来分布?对于这种操作性的实训练习课程,应该如何来进行考核呢?实训的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可以通过理论客观答卷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实训课程需要我们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新型实训考核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通过我们这两年中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的钻研,不断的改革对已经采用的国际货运物理沙盘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调整,尤其对国际货运物理沙盘的使用中的课程安排和考核进行了重点的设计和安排,力求在每次沙盘教学的使用过程中都有针对于此的合理考核与评价。
国际货运物理沙盘部分的教学一般被认为是国际货运实训课程安排在国际货运理论课程讲授完毕之后展开,两者不能随意调换。理论课程是实训课程的前驱课程,理论课程需要为实训课程奠定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才可以有效的开展实训课程的教学。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情况来各自设计理论教学部分的课程安排,在这里我们只提供一下实训课程中使用物理沙盘而安排的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如上表所示,在国际货运物理沙盘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分成5个主要模块,第一模块为沙盘的整体讲解,一般需要2~3课时的时间,在这个模块中教师将整体沙盘教学的知识全面为学生做一个讲解,并组织学生完成分组的工作。为学生安排好整个实训课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要求,组织学生观看一下沙盘教学积累的视频资料和关于整体国际货运业务中所需要的整个场景的视频和音像资料,让学生全面有所了解和掌握。留下一定的时间来为学生解答各种问题,学生此时会对未来要开展的实训课程有一定的疑问和困惑,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对学生的问题一一解答,并加以有效的引导,才可以保证后续的课程能够顺利的完成。
第二模块为学生案例与沙盘展示环节,在第一模块中教师已经为学生留下了进行案例设计和沙盘制作的任务要求,并对此作出了一定的指导,那么模块二将对学生制作的沙盘和案例进行考评。本模块大体需要2~3课时来完成,教师在此环节中将安排学生以分组为单位,一一对应介绍本组设计的业务案例和自行制作的国际货运物理沙盘,并要求指出学生所设计案例内容的错误和偏差。对于沙盘部分,因为模块一与模块二部分的授课时间会间隔几天,学生们往往会利用这段时间精心制作了本组使用的沙盘,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出来,对沙盘内每一处设计都要仔细展现给同学们,学生们在此环节中将会形成一个明显的积极竞争的局面,学生们会期待之前自行设计制作的沙盘会被其他同学及老师所认可,学习热情高涨,而自己设计的案例也希望有独特之处得到教师的认可。此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竞争力,利用好他们的求知欲望在后续的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第三个模块国际货运业务流程学习过程,此模块需要时间较长一般为8~12课时,在此模块中教师将详细讲述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业务流程的内容,并指导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国际物理沙盘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沙盘上模拟操作下来。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讲授一部分内容后就该组织学生分组将流程内容模拟演示一下,然后对学生模拟演示的内容进行纠正,待所有的同学都可以正确的模拟演示后,再进行新知识的讲述、模拟、纠正,反复多次直至将所有国际货运内容讲授完毕。此模块为国际货物物理实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相比之间的两个模块,此模块明显内容偏多,而且难度较大,以往学生在没有使用物理沙盘开展教学时,对货运流程理解掌握程度不足50%,而使用国际货运物理沙盘进行教学后明显的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上升到75%以上,并且结合后续的2个模块教学开展后会取得更明显的收获。
第四个模块为学生自主练习模块,一般在课堂上会安排2课时的时间。据我院学生反映,学生一般会在课下的时间组织本组同学完成更长时间的自主练习,这些课下的练习是教师没有硬性安排和组织的,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情况及对物理沙盘的喜好程度来自行组织和完成的。在平时教学环节中,我们会安排2课时的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在2课时内,学生会将整个国际货运业务操作流程结合沙盘,分角色模拟演示多遍,并请教教师解答这其中的问题和疑惑,或者演示给教师来观摩,请教师提出改进的意见。在此环节中教师应该本着多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创造的原则,对于学生大胆的设计和改进加以认可,对非常原则性的操作错误给出合理的改进意见。第四个模块是第五个模块的最后一次练兵,学生们会非常珍惜这段时间加紧练习,争取在第五个模块取得好成绩,经过反复实验,我们认为在第四个模块安排2课时还是较为合理的,如果课时安排过长,则有可能出现学生浪费时间不集中精力的情况,而如果时间安排过短或者取消第四模块则学生将缺少一个集中练习,并请教师答疑的时机。
模块五为学生分组展示国际货运业务流程,需要2~3课时,本模块为国际货物物理沙盘实训课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将集中请每组同学为全班同学进行演示整体国际货运业务流程,全班同学集体观看,每组同学会尽力将本组平时练习的水平表现出来,如果平时练习水平有限,则展示时的水平也不会很高,学生们想取得很高展示水平在整体班级中拔得头筹自然需要平时多加练习。
结合国际货运物理沙盘的实践教学课程,我们设计了针对于此的多种考核方式来进行考核,每次考核也被安排在国际货运物理沙盘实训课程中的不同模块中同时进行。见表2。
表2 国际货运物理沙盘课程设置与考核表
国际货运物理沙盘实训课程的考核为百分制,共有四次考核构成。第一次考核内容主要针对国际货运物理沙盘的制作与案例设计的内容,所占的比例为20%,考核的被安排在课程设置中的第二个模块内进行。考核形式为学生分组介绍本组设计的案例与制作的沙盘,本项考核采用教师与学生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进行,主要的考核点为沙盘制作的精美程度,沙盘制作的合理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案例设计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考核。
第二次考核被安排在授课模块中的第三和第四个模块过程中进行占整体分值的20%,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在练习沙盘过程的表现给出。分组练习沙盘操作的过程中,各小组是否可以积极、自主的完成演示模拟,完成的效率与每个同学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该部分分数的高低。虽然国际货运物理沙盘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仍有可能部分学生会出现练习不积极,偷懒的现象,使用此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的督促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第三次考核设置在授课模块的最后在完成,占整体分值的30%,采取学生与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在最后一个模块的授课中,主要进行学生分组演示环节。在此模块中,将根据每组同学的演示情况,结合每个同学的完成情况给出分数。学生们将主要对自己组之外的组给出展示点评,而教师则重点给每组中分工不同的学生打出各自的表现分数。在此环节中,全组的协同合作,展示的完整性,学生分工配合的熟练度及不同角色岗位安排的合理性将成为本环节评分的依据。
第四次考核在授课内容全部结束后进行的,占整体分值的30%,具体形式为学生根据自己所完成的内容制作国际货运物理沙盘综论报告,内容包含其所设计的沙盘、案例、安排组织的分工与流程、业务单据的填制、整体流程业务演示的视频资料等内容构成。国际货物物理沙盘综论报告全面反映了学生学习情况,以往的3次考核都是情景或者过程考核形式,最后的综论报告正好可以弥补之前考核形式的欠缺,对于学生利用国际货运物理沙盘来完成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和完整的多角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