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2-08-15 00:54李晓蕾
科技视界 2012年23期
关键词:测量学测绘测量

刘 睿 李晓蕾

(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 重庆 400047;2.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 重庆 401331)

0 引言

“测量学”是地理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教学一般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近年来,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测绘事业发展5个目标的提出,地球信息科学、遥感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地理学专业“测量学”课程已经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许多内容、方法也已经不适应地理学科发展趋势。在此,结合作者测量学教学的体会,在对地理学专业“测量学”课程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为“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1 “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测量学”要求学生通过对“测量学”的学习,学会并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地理学专业“测量学”教学一般分为教学与实践两个部分:其中教学部分以讲为主,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学生开展测量科学实践训练。然而,在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领域的拓宽,导致在“测量学”的教学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课程定位问题

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例,“测量学”安排在第2学期。此时学生对测量学无任何了解。另一方面,地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无一专门从事测绘工作,这导致了学生对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不感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课程与专业的结合问题,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用,学不学一样。

1.2 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测绘科学获得了迅猛的大发展,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等相关交叉性学科的出现,大量的新内容需要在“测量学”教学中得到补充。然而随着开设“测量学”课程专业的增加以及各个专业对于“测量学”的不够重视,目前在“测量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是遵循“测量学简介—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其他”的教学模式。而如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地形图识图等对于地理学专业至关重要的方面,仅能够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难以真正扩展与深入。

1.3 教学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传统的“照本宣科”以及“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普遍存在于“测量学”的教学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大多数的“测量学”教学均是采用先教学,后集中时间实践的方式。这种方法有利于集中时间与精力组织教师与学生,排课也比较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已经从以前以教师教学为导向转变为以兴趣为导向。“填鸭式”教学中学生没有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分析的过程,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思考,不能引起兴趣。

2 地理学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作者教学中的思考,对“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意见,以供探讨:

2.1 明确地理学“测量学”教学的定位

研究表明,人类接触到的信息中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对于地理学专业学生而言,“测量学”课程应首先定位于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地图是地理语言。然而随着地图种类的多样,三维地图以及数字地图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地球的概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新概念以及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测量学”的兴趣。尤其是随着“Google Earth”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测绘与地理信息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测绘与地理信息中的相关概念,加深对“测量学”课程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降低地形图测绘的比重,并在“测量学”教学中强调:

2.1.1 测量实习是大多数高校的第一个野外实习。而测量实习中的团队意识、协同意识以及工程意识至关重要,对于成果的精确程度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应着重培养;

2.1.2 随着地理学专业以及国家基础测绘成果的发展,“测量学”的教学目的应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够知道与应用现有测绘成果,运用测量学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2.2 测绘成果应用与空间思考

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向着高科技与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不断发展,“3S”技术的出现,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大量基础测绘工作,获得了一大批基础测绘成果。因此,传统地形图测图工作不必要也不应该成为“测量学”教学的重点。

空间属性是测绘乃至地理等多学科的根本属性,在“测量学”教学中有必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与空间管理能力,强调空间思考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事物的直观显像,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多类型的测绘成果,对此,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地图、读懂地图、理解地图、应用地图是教学中的重点。应该充分考虑到地图应用与空间思考对于“测量学”以及地理学专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从阅读地图转到测制地图,进而开展测绘相关技术的教学。地图相比于相对直观与简单,是今后地理学专业学生识图、用图、制图以及遥感应用的重要基础。

2.3 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

不同的专业对于“测量学”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根据作者提出的地理学专业“测量学”的定位及其侧重点的不同,该课程内容组织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

2.3.1 测量学理论基础:该部分内容主要在课堂教学部分完成,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测量学,并掌握测绘方面基础知识与理论。在此过程中,综合应用各种专题地图以及“Google Earth”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对测量学的兴趣;

2.3.2 测绘知识综合应用方面: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仪器操作、对已有地图地形图的实地判读等方面,采用验证式学习模式,到野外实地理解地图、了解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与地物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现方式;

2.3.3 设计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从验证试验到自己设计实验,并通过遥感野外判读等方面的实验,着重与专业的结合,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2.4 实践内容安排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测量学”实验均是采用先教学,后实验的模式。作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该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导致学生学到了知识却不能马上实践,实习安排紧凑,难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基于此,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2.4.1 开放测量实验室,将测量实验与测量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与鼓励学生多适应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仪器的使用率,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

2.4.2 学习部分内容,实践部分内容。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尽快开展实习,加大实验的环节,强调技能训练,并早日发现问题,早日纠正问题;

2.4.3 加大对测量实验室的投入,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条件不充分,可以采用仪器租借以及视频教学等模式,让学生尽早解除新型仪器设备。

3 结论

综上,笔者总结近年来的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经验,对“测量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做了深入思考。“测量学”对于地理学专业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现在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种种问题。

笔者总结近年来的地理学专业“测量学”教学经验,提出应该结合专业特色,采取差异式教学,明确“测量学”在地理学专业中的定位,着重培养学生测绘成果应用与空间思考的能力,并基于此,重新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最后,作者提出将实践与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开放测量实验室,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巩固“测量学”教学成果。

[1]赵红蕊.研究型大学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模式研究[J].测绘通报,2010(4):76-78.

[2]吉长东,乔仰文.非测绘专业“测绘学实习”有关问题之初探[J].测绘通报,2006.8:75-76.

[3]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3):189-192.

[4]洪志刚,戴尔阜,储美华.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地物解译研究[J].测绘科学,2005.30(06):77-79.

[5]李德仁.数字地球与“3S”技术[J].中国测绘,2003.2:29-31.

[6]汤海.国家基础测绘成果情况介绍[J].地理信息世界,2003.01(03):46-47.

[7]李明峰,袁博,蒋辉.地理学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测绘,2004.27(04):47-48.

猜你喜欢
测量学测绘测量
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测量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测绘学报》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摄影测量学与遥感)
《测绘学报》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大地测量学与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