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泳
福州市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福建福州 350014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现阶段的人类科学水平,对这一灾害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在对地震的预报方面也还远远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而同时对地震的预防能力也十分薄弱,在地震的灾害面前,人民的生活、生产受到很大的威胁。虽然我国曾有成功的对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做出短临预报的案例,但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人员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这使社会各界和地震学家们更加的认识到了对地震灾害进行预测的复杂。在这种局面下,就突显出可靠、全面的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也使地震研究机构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专家与公众之间交流、对话的必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科普宣传或教育就担当了专业知识与普通大众之间对接的平台。纵观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地震灾害给现代化的经济和社会设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损失,为人类带来了非常惨痛的教训,充分的提醒了我们,作好对地震灾害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等防震减灾方面的教育和科普宣传,对于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将首先阐述我国的地震灾害程度,和我国对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从而来证明在我国全面开展工作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发地震灾害的国家,震灾频繁和造成的破坏严重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所处的位置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共同挤压作用,地震断裂带分布密集,造成我国的断裂带的活动十分活跃。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在20世纪,就是这7%的国土却承受了全球约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仅6级以上的就近800次,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20世纪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共两次,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余人;另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万余人。从1949年建国到如今,发生强震达100多次,涉及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其中包括我国东部地区的14个省份,死亡人数占我国各类因灾害死亡总人数的54%,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了30多万平方公里,造成房屋的倒塌达到750万余间。伴随着我国全面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家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都对我国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对地震灾害的预测能力,基本属于以下的情况:对地震灾害的基本原理和大概规律已经有些认识,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全认识的程度;虽然已经可以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地震情况进行预报,但是还不能全面的预报所有类型的地震,对于中长期的预测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在短期预报和突发情况下的预测成功率还相对偏低。虽然,由于近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下,国家对有关部门明确了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我国的地震灾害预测能力,较之过去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几乎能够居于国际水平的先进行列。并且在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经几次准确地作出过短期的预测,但是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以上的局限性使我国对震灾的防范和处理远远不能达到要求的水平,因此,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知识进行全民性的普及就具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充分的说明了,在当前情况下,全面的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把防震减灾的知识贯彻到普通大众之中的重要意义。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有效控制地震灾害的工具。坚持作到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宣传,来不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灾救灾意识和增强面对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就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抗灾自觉性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实现灾害发生时把破坏和损失控制到最少程度的可能性。以此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现今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应该改变过去千篇一律的发传单、开讲座的形式。时代在进步,我们科普宣传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创新、一定的进步性。目前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多种宣传方式的结合:1)从过去的单一平面媒体,向电台、电视台等多媒体方面转化,制作防震减灾宣传短片,进行多媒体的融合;2)扩大宣传范围,将地震科普宣传带到城乡结合部、乡村等防震知识较为薄弱的地方;3)利用现今发达的通信网络,向社会发布防震减灾宣传知识,同时加强对群众来电、来信的回答,增强与群众的互动;4)精心设计宣传材料,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喊口号,列标语。应将群众关心的一些知识、动态和法律法规添加进去。结合群众较为敏感的问题,为群众排除疑问,破除谣言滋生的环境;5)增加宣传次数,不能仅靠几次“纪念日”、“宣传日”来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关注度。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地震灾害已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的威胁,提高全民防震意识已刻不容缓。地震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是我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普及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科学的地震防、抗、救知识和方法,逐步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的科学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在思想层面上,要迅速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科学普及工作的认识。还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在全国特别是历史上的地震灾害多发地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地区,来开展防震减灾的科学普及工作,尽一切努力的推广相关知识,彻底的消除迷信思想,增强整个社会的科学抗震观念,完善各级宣传网络,从而增强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的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更加有力的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
[1]周挚.级强震备震过程的科普宣传及其减灾意义[J].灾害学,2008(3).
[2]陈冬柏.关于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09(11).
[3]余敏恩.论地震科普宣传信息社会化[J].华北地震科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