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振 陈文新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 威海 264209)
十一届全运会提出的办赛主题“和谐中国、全民全运”,旗帜鲜明地吹响了“全民健身”的号角,生动体现了东道主对体育本身及全运会价值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对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丰富实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吹响了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号角,从这一高度出发,“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恰逢其时,而“齐心办好十一运,携手共建新山东”这一全运口号,是对办赛理念的具体诠释。
山东省在17个城市统筹安排赛事,结合各市十一运场馆设施建设,与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密切结合,在遵循“节俭、精品、可持续”原则建设场馆设施的同时,尽可能将场馆建在居民区、学校区。实施“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共享全运”主题活动,把“全运”送到了全民身边,充分展示了全运会的辐射效应、凝聚和瞬间放大效应,大大创新和丰富了对全运会功能、作用的认识,体现了体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成功举办已经两年了,全运效应对新山东的建设发挥着重要影响。研究以此为视角,展开了十一届全运会效应对建设和谐新山东的相关研究。
1.1 促进社区体育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方式
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各市的比赛方式,使各地社区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达到了凝聚全民体育力量、便于政府管理民间体育事业的目的,而且,协会产生出强大的辐射效应,有效地调动起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健身活动的行列,从而广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在基层的蓬勃开展。继全运会之后,各地开展以“全民全运”为主题的群体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举办球类、棋牌类、趣味游戏等社区居民大型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统计显示:自成功举办十一届全运会以来,济南市民开展个民健身活动多达260余次,参加人数达200余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数的46%以上,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也在不断提升。在十一运会影响下,健身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并且能够引导人们从事健康、文明、和谐的全民健身活动。
此外,通过体育明星、体育项目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的“社区行”活动,让精彩的体育赛事发挥更大的社会辐射效应。连续两年的大众体育节,有意融合了丰富精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以此来体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互动、赛场与社区的互动、观赛与参与的互动,把传统形式的体育赛事演化成老百姓的体育节,体现出活动内容生活化,竞赛方法多样化,活动时期假日化,组织形式社会化的特点,调动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体育是生活,体育是时尚”的健康新理念,使体育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1.2 提高体育欣赏水平,提升群众素质
“踏进宏伟美观的奥体中心,有一种强烈的振奋。爱体育,爱生活,有这样美好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在体育场上,我不能成为明星,但在生活中我就是主角。”这是难忘记者以“普通市民眼中的全运会”为主题进行随机采访时一个普通市民的感受,十一届全运会从开幕式浓厚的 “山东元素”表演、各种比赛项目场场精彩的表演及场馆对外开放,使各地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了视觉、听觉前所未有的冲击。
十一运开幕式将巍峨泰山的崛起、圣人孔子的诞生、黄河入海的气势这些独具山东特色的元素,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通俗易懂,对于提高群众体育欣赏水平,提升群众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农村体育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素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把开展农民健身活动提升到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关系到能否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体育文化阵地的高度来认识,把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提升法制观念,激发健身热情,营造了崇尚健康、参与健身、科学健身的农民健身良好氛围。
2.1 合理分配,突出特色
根据地区特色分配主办项目,这在全运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一着妙棋,满盘皆活,十一届全运会筹备工作凝神聚力加速推进。超越竞技体育的全新办赛思路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的一致共识,并一一付诸实施。“以济南为主赛区、17市共同承办、全省共设60个项目赛区”的布局方案,竞赛项目实现了在我省的全覆盖,也使全省各地区参与全运、奉献全运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了突出特色,各市筹办者集思广益,力争展示城市最好的一面。
根据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首次调查结果,市民对全运会知晓率达到92%?,其中95%?的市民希望能够为全运会贡献力量。?在“全民”上下功夫,在“建设”上做文章,严格按照“体育生活化、娱乐化、休闲化”的要求进行,始终恪守亲民、便民、利民的准则,保证了农民健身活动的红红火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十一运会为此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必将为今后全运会的举办带来深远影响。
2.2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
全省人民关心全运、参与全运、支持全运,表现出难得的争先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合作奉献精神,是山东精神、齐鲁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也是普及全民健身的最佳时机。看到社区新添了平衡木、单双杠等健身器材,一些普通市民感叹,“原来只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如今才发现全运就在我们身边”。据悉,山东共投资43亿元规划建设城市全民健身工程?861项,投资6.5亿元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使3.2万个行政村有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路径,占山东省行政村总数的40%。
近两年来,山东省组织的大型健身活动分别达594项和612项,2009年更是高达800多项。济南市连续两年举办了“社区体育杯”和谐家庭运动会,社区体育大赛迄今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了三届,作为即墨市一年一度的在当地颇有影响力。以“全民健身与全运同行”为主题,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倡导了健康活泼、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
3.1 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山东省拥有泰山、曲阜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省会济南,是具有结合文化内涵和自然美景的旅游城市,借助第十一届全运会机遇,“一山(泰山)一水(济南)一圣人(孔子)”已成为国家级旅游热线,利用创意鲜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全国乃至国外游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济南经十路,他以全民健身中心、省体育中心、室内运动会所三大主题建筑群串联起来,这片以运动为主题的综合休闲区聚合了周边的餐饮、娱乐、购物、办公资源,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综合体悄然成型,对周边业态的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与此同时,随着居民体育文化消费的提高,又会拉动经济的再次发展。
3.2 场馆循环使用,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增长
2010年1月1日11时,奥体中心全民健身项目开始试运行,从而再次掀起全面健身热潮。首日试运行,羽毛球、网球场地几乎爆满,游泳馆也有数百人在开放的第一时间跃入池中。据统计,自2009年11月29日奥体对外参观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参观市民10万余人。原计划春节前后全部开放的济南奥体中心,考虑到市民的要求,提前开始试运行。
青岛市体育中心在全运会结束后,综合训练馆将会面向广大市民开放,市民可以来这里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的健身活动,而且还可以在负一层的固定冰场,在高水平职业教练的指导下,体验一把冰面上滑行的奇妙感觉。此外,还有许多适合广大市民运动的体育设施,像全民健身广场、网球中心、门球场地等,市民可以在全民健身广场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全运场馆的循环使用,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在不断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1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十一运理念发扬光大,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应充分发挥体育健身设施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配套完善和维护管理,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实现全民健身经常化、生活化。
4.2 在整个筹办过程中,形成了创新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工作机制,为举办大型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3 全运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全社会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大大提高和增强了山东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社会大进步、经济大发展、人民大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4.4 山东省17个城市统筹安排赛事,真正体现出把“全运”送到了全民身边,充分展示了全运会的辐射效应、凝聚和瞬间放大效应,大大创新和丰富了对全运会功能、作用的认识,体现了体育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1]刘芳梅,苏平.奥运旅游对举办城市的综合效应[J].辽宁体育科技,2006(1):76-78.
[2]王永前,张志刚.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J].职业教育,2006(17):25.
[3]张黎平.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群众体育影响效应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9):142-144.
[4]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40-41.
[5]刘飞,杨建梅,等.举办亚运会对广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8(8):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