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珊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北京 100859
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电视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接近和获取各类科学信息、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电视媒体平台上,科技类电视节目在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谓科技类节目,即以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向受众传播相关科技知识的节目,科技类纪录片、科技专题类节目和科技类新闻等多种节目形态均属于科技类节目的范畴。
在诸多科教类节目播出平台中,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无疑是最具特点和影响力的。该频道于2001年7月开播,是因顺应国家“科教兴国”方略,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教、科、文为题材内容的专业电视频道。频道始终坚持“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理念,正在走向以“专业频道品牌化建设”为核心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频道,诸如《探索·发现》、《百家讲坛》《走近科学》、《人物》等已经成为该频道甚至中央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其中电视纪录片凭借其丰富的信息含量和良好的教育影响,占据了整个频道内容的半壁江山,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科教频道的部分节目进行简要分析。
在现有社会体系中,电视代表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品格不够饱满,他律性角色较为明显,相反科学属于精英文化范畴,需要比较专业的规范准则,自律性更强烈。二者在一定意义上相互对立。科教类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二者对接的效果,并产生相对应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电视的商品化大众化特质帮助科学走下神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学的品质和意义。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科教类电视节目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分析电视展现科学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具体符号及其特点,进而揭示这些符号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结构。这种分析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可以帮助电视从业者队相关科教类电视节目进行改进,指导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实践,提高相关类型节目的制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社会大众透过文本表象看到本质性的话语体系,认清大众媒介与科学体系之间的关系。
科教类电视节目的选题非常重要。优秀选题的生成是一个既容易又困难的过程。对于每一个观众来说,大到宇宙的奥秘,小到身边的未知之事,都会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激起观众探讨的愿望,尤其希望能有专家、学者为观众解惑答疑,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就是说,受众对科学话题很感兴趣。另一方面,科学是十分的宽广、浩瀚,关于科学的话题是说不尽,道不完,选题的丰富,是为科教类节目选题容易的由来。
首先科学话题的丰富性,既会造成呈现选题易的一面,也导致选题难。在众多的科学话题面前,究竟什么样的科学话题才是观众喜爱的。这需要节目创作人员在制作节目之前对选题的精心挑选。当下社会中,科技精英人物即科学家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权威度,观众对大部分科学家的观点有较强的依赖性。其实与科学对话,也就是与科学载体之一的科学家对话。然而各个学科门类的科学家众多,选择哪一领域的哪一位科学家就成为节目选题的首个问题。根据大众传媒和受众的心理特点,富有新闻性的话题,总是人们最想了解。太脱离人们日常生活和理解范围的科学家,不可避免会使部分观众感到陌生甚至难以接受,与观众生活较为遥远的科学,观众的接收和理解就会存在较大问题。是为科教类节目选题不易的一面。
科学是一个宏大体系,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科学体系中,找到观众渴望了解应该了解的选题,直接关系到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可看度。现存的科教频道节目的选题大多走向了贴近与远离这两个极端。一是极度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奇人异事、最新科技等,如《走近科学》的《“结石村”找水记》选题从湖南省沅陵县的一个小山村入手,揭示了与当地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致病问题背后的自然科学真相;再如《解密垃圾填埋场》更是和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人们展示了平时不常接触却不曾远离的垃圾填埋场的具体工作原理。二是极度远离现代社会的考古揭秘、历史、民族传统等,内容求新求奇求特。如《探索发现》中七集纪录片《李自成的宝藏之谜》,讲述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关于宝藏的记载和传说,其中明末时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传说兵败后失落的宝藏数目最为巨大,散失的过程也最为曲折离奇。《自然传奇》中《怪兽猎人》则讲述猎人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追寻怪兽传说,巡猎奇异怪兽的过程。
科教类节目在内容上离不开科学信息的具体交流,即通过与科学家的直接或间接的谈话传播相关科学知识,然而过于专业艰深的科学知识会让观众难以接受,由于宽阔的观众群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差距较大,科教类节目的内容和话题如何呈现,呈现到什么样的程度,大多数受众才能接受,这也是需要创作人员在选题过程中不可以不考虑的。另一方面整个节目的话题完全围绕科学知识展开,很容易被做成一档教学节目,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就不可避免,由此变得不适应当代观众的接收和理解心理。
科教类节目既要发挥节目叙事的优势,使节目内容的演进更富有情节性和故事性,又要发挥声像符号的优势,深化节目科教内容的思想内涵,即在科学性、知识性中融入人文性和故事性,并且还能以此倡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实现有效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
总之,优秀的选题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量,更应该有贴地飞行的质朴和亲和力,只有在选题上做足功夫,才有可能最终呈现出优秀的科教类电视节目,而一档成功的科教类电视节目的选题就是要将科学性、新闻性和故事性有机结合起来。
悬念是造成受众某种急切期待和强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悬念设置得精彩,就会很容易使受众保持紧张情绪或关切的心情一直观看下去。在电视叙事故事性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的今天,设置悬念这种传统而有效的叙事方式也为电视人关注,成为电视节目叙事的重要元素。
悬念的表现就是指通过何种手法和方式,把所需表达的情感和设置悬念的意图表现出来,准确明白地告诉受众。由于电视叙事具有不可重复性和瞬间性,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吸引他们保持兴趣,怎样抓住时机选准兴奋点就对电视叙事中的悬念表现至关重要。科教频道中相关科技类节目的悬念设置方式主要有几种。
人为设置悬念——悬念的表现在电视叙事中最常用的,就是认为控制事件的进程,进而控制观众的情绪节奏。在很多科教类节目中,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吸引观众观看,这种人为设置悬念的手法十分流行,大多数是在故事情节最为紧张的时刻切断节目,原本就不甚复杂的事件切成两集,吊足观众胃口,以期取得更多更延续的收视率。或者是在原本流畅的故事情节中平白穿插另一段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使得整个事件由于这段插叙变得更为复杂更加扑朔迷离了,如此一来不可避免造成节目整体节奏的延缓和有意拖沓。
《走近科学》非常善于制造上述人为设置的悬念,具体表现在节目进行的关键点不断设置小悬念,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小话题,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一一解答。在叙事过程中,节目一直试图通过对外围问题的讲述曲线进入核心问题,由此增加节目的曲折度,延缓叙事过程,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例如在《牛下的蛋》一期节目中,编导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剖开鸡蛋,而是先从生理结构上对蛋进行研究,再进行仪器检测,一一排除外围疑惑之后,才开始点到关键之处,节目叙事充分利用了事件本身的曲折度,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悬念设置。
类似《走近科学》这样设置叙事悬念的科教类节目不胜枚举,这些节目大多利用主持人对白或相关节目片花来延宕悬念,在保持前后一致的叙事风格的前提下,用插播广告或者其它节目元素来中途拦截这种紧张情绪,使观众处于期待和焦急的状态。这种方式就是要抓住观众急于了解事件结果的心理,有意放慢叙事节奏,放缓事件进程,故意在情节中制造跌宕起伏的氛围,一步一停完成叙述。尽管诸如此类的悬念设置方式是很多节目的生存之道和特点呈现,但同时也引来一些非议,认为节目将故事开头刻意拔高,后期却缺乏过硬的信息和理论进行延伸和发展,无法满足观众的求知欲,造成头重脚轻的效果。由此看来,此类节目应该做的不是如何讲好一些问题,而是如何找到真问题,并用合理合适的方式加以叙述。刻意增加故事曲折度和疑惑度的猫鼠游戏终究不得长久。
叙事结构展现悬念——叙事结构的布置可以帮助实现所需的悬念效果的实现。情绪的调动和延缓是悬念在心理层面的表现,此外,悬念还需要有有形物质的外在表现,即对叙事结构的重组,打乱原有正常的叙事顺序,利用人的惯性思维,制造出一种混乱思维。《探索发现》在这一点上就很典型,它习惯将一个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打乱,摒弃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四元素顺序排列的叙事方式,首先将各个阶段中最匪夷所思和异乎寻常的部分挑出来,整个叙事节奏维持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再解释—再发现”的节奏和叙事方式中,节目的整体气氛就好像带领观众在迷宫里摸索,打开一扇门发现里面还是一扇门,拐过一个弯发现又是一个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最后一扇门最后一个弯。这类节目注重的不只是叙事的结果,节目的主旨也并不是想告诉观众什么,它所注重的是叙事的过程,通过过程让观众享受思维的跳跃、情绪的起伏以及分析推理的缜密与高度。但一旦结果简单贫乏,观众最终没有看到他们所期待的结局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一种失望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使观众对节目产生故弄玄虚的印象,节目效果适得其反。
表现形式营造悬念——从影像的表现看,悬疑的音乐、镜头的急推急拉、甩镜头的转场、摇镜头所带来的事件不确定性和迷惑性、镜头跟着人物走的入场方式等,都是节目赋予节目的外部形式,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可以看出《走近科学》栏目的编导在影像语言的表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在如何把一些复杂的理性问题转化为可视化语言这一点上,例如节目中经常出现相关的情景再现和画面处理,其中多运用到甩镜头和镜头的急推急拉等手法,再加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声画结合努力营造紧张悬念气氛,这甚至已经成为该栏目的品牌形象。
节目包装也是悬念设置的重要表现之一。节目包装主要有赖于对视听元素的特殊处理,形成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悬念效果。视觉悬念产生于画面连续性的缺失、快节奏的视觉变换冲击、充满扩张力和想象力的画面、独特的文字信息、整体色彩和氛围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倾向。而听觉悬念则产生于有想象空间的广告语、典型的文案、适当的音响、紧张神秘的音乐、充满探求疑问的语言等等,十分有助于营造悬念气氛,构成了当下众多科教类电视节目的重要特点。
叙事是对故事的展现,是对故事信息和材料的秩序化组织。叙事是一种动态的交流过程。一次叙述的完成,不仅需要一个完整有力的故事,讲好故事的重点还包括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叙事视角。所谓叙事视角是指叙事性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事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给观众讲故事。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角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
所谓叙事视角,即叙事性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在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叙事中,叙事者身份的确认为节目叙事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叙事角度,不同的人称或非人称叙事视角,确立了叙事主体与所叙之事的距离、范围和介入程度。也就是说,在总体程度上,叙事者往往充当着叙事视角的承担者,即感知焦点的位置。但叙事视角又并不总是由叙事者决定的,因为节目视角的承担者不止叙事者一种。除了整体的叙事视角之外,电视节目中细节处的叙事有不少是站在片中人物的角度完成的。
当下的科教节目大多从两种叙事角度入手:专家型与学生型。专家型的节目信息丰富,统领全局。解说者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步步展开,从专业角度告知观众以过去和未来,为观众做全面解析和展现。这种叙事模式下,叙述人虽不在现场,事件动态却均在其掌握之中,属于特殊的虚构叙事,具有特殊的资源建设功能。采用这种视角来切入,需要事先掌握大量完整而细致的信息,结构—解构—再结构的过程会帮助节目信息在各个层次意义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成为多角度多层次具有强大教化意义的节目。采用这一叙事角度类型的节目知识量大,内容丰富,科学性强。
除此之外,科教类节目经常采用的还有学生型,这种类型的节目抛弃了全知全能的视角,抛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与观众站在平等视角,共同探讨科技领域的未知问题,即所谓的平行视角。平行视角指的是“摄影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个平摄角度合乎或接近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它可以给人正常的视觉感应”。《走近科学》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每一个选题都是由观众谜团生发,编导据此不断提问,然后通过实地考察逐步求解,最终与观众一起揭开谜底。这种模式故事性强,跌宕起伏,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参与感,增强趣味性。
与此同时,故事化叙事的流行导致第一人称镜头的大量引入。《野性传奇》中,为了更好地将观众带入情境,表现野猪被射杀的情景,节目运用了动感十足的摇动镜头来展示野猪负伤逃走,从野猪的第一视角出发,用越来越模糊的画面和镜头语言描述野猪越来越虚弱的身体窗台,最后镜头反转,野猪轰然倒下死亡。尽管整组镜头中没有出现完整具体的野猪形象,充满空镜头,但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这种手法在《走近科学》和《自然传奇》中比比皆是。同时,为了更加重视保持事件叙事的完整流程,重视叙事的多方位,多层次,重视对话乃至细节,很多科教节目的镜头都从是人物的侧后方跟踪拍摄,这种镜头位置由人物前向人物后的转变,体现了作者创作思维:跟随事件本身的自由流畅和发展。节目编导者对人物和事件持尊重态度,不干预、不同情、不评论,这样更有利于展现原汁原味的真相。
科教类节目在经过了多年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自成特色的叙事策略和手段,这些策略和手段无疑对展现和解释科学现象,教化启发观众、传播科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对叙事技巧和手段的过分和不恰当运用同样会造成一些弊端,习惯性将叙事重点放在某些具有戏剧性甚至刻意波折的无关情节上,难以避免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逐渐演变成为借科学之名行娱乐之实的大众化娱乐节目,自律性和自主性渐渐流失,致使科学知识沦为电视商业逻辑的赚钱工具,因此,科教类节目的长足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出色的叙事策略,更需要对这些策略合理恰当的运用。
[1]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2]王艳玲,孙瑛.电视科技节目表达方式刍议[J].现代传播,2006(3).
[3]付春苗,李超.浅析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故事化”理念[J].新闻界,2010(1).
[4]刘博伟.浅析电视科普节目如何保持科学品质[J].文艺生活,2012(1).
[5]姚琪,沈静.大众文化下的被消费的科教节目——以《走近科学》为例[J].理论界,2009(9).
[6]刘忠波.从科技传播看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途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
[7]赵列萍.CCTV科技传播的叙事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