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2-08-15 00:53卜会荣尹莲花
绿色科技 2012年11期
关键词:榆林市林草风沙

卜会荣,尹莲花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林场,陕西 榆林719000)

1 引言

榆林市位于陕西最北部,北纬36°57′~39°54′,东径107°28′~110°15′,年降雨量约400mm,年平均气温7.9~11.3℃。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8%,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区,约占总面积的42%。由于丘陵沟壑地貌区与风沙地貌区林草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夏秋两季暴雨侵袭,使该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近年来,又因为各种资源的长期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又大大限制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给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林业生态的认识,农、林、牧业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2 榆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农业生产破坏了生态平衡。粮食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低,由于存在一定量的可垦荒地,尤其是长城以北的风沙草滩地貌区可垦荒地更多,农民因此采用广种薄收的种植方式;有些地方的农民实行撂荒耕种,用自然恢复地力,甚至在40°以上的坡地也进行垦荒种植。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有新超生群体的出现,加之当地人民“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口总量在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过快,出现大量短缺。注重短期效益,农民忽视了种植业与林牧业的互相依存关系,一味的追求眼前利益。

(2)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引起生态环境失衡。由于长期非科学的开采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林草面积在不断缩小,土壤性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抗灾害能力持续减弱。

(3)风沙侵蚀,造成耕地及宜林地减少。榆林市地处沙漠边缘,历史上风沙一直在侵蚀着人们的家园,近年来,虽然经过林业战线人员的不懈努力,形势有所缓减,但在局部地区依然上演着沙进人退的历史剧幕。

(4)水是主要的限制因素。绝大多数农民仍只进行单一的粮食生产,没有更多的进行水利基本建设。更主要的是人们对兴修水利缺乏思想认识,不注重林草覆盖面积,没能对水土流失有个根本性的认识和进行有效的控制。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干旱无水,一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好多地方对已有的水利设施缺少维修和管护,使过去的水田变成了旱田。

榆林市各级政府取消了过去盲目上马的一些效益不高甚至没有效益的工程,不断加大对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上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但是,20世纪60、70年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成的水库,有90%以上已被冲毁。

3 对策与建议

3.1 封山育林

以发展生态林业为主,继续实行封(沙)山禁牧、退耕还林(草),增加林草覆盖率,减少耕地面积。在榆林传统农业区,把人均占有耕地控制在3亩左右,在小面积的耕地上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风沙草滩地貌区不宜耕种的土地一律退耕还林还草。坡度大于25°丘陵沟壑地貌区中的耕地,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土地条件,在坡度特别大的地方种植柠条、紫穗槐、沙棘等灌木;在土壤条件较好、适宜经济林生长的区域,大力栽植苹果、梨以及新品种枣树等,发展地方名优产品;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区域,大量栽种适应性和抗逆性非常强的本地普通山杏及从国外引种的大扁杏等经济林;荒沙地的落沙坡及山沟水渠等地方栽植杨柳、松柏等用材树木;在一些条件好的川道地区,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适当建立一些果园。只有林草覆盖面积增加了,水土流失才会减少,风沙侵蚀才会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才能得以改善。要调动农民实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政府必须建立有力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榆林市现阶段主要推广抗旱高产品种和保水覆膜栽植技术。

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荒地、荒沙进行长期承包,部分荒山荒沙可以50年甚至100年的期限承包。还可以利用村、组等集体的力量,进行一定面积的荒沙荒地治理,有组织、有计划的逐步进行。让农民自己治理荒山荒沙,由银行给予专项小额贷款,并由发放贷款银行和有关部门监督实施,或者由群众出劳力,中央和地方政府适当补助等办法进行综合治理。多树立牛玉琴、石广银等这样的典范,以点带面,积极调动林业发展。

3.2 协调农林牧业三者的关系

榆林的畜牧业主要以羊子为主,而且是放牧饲养。退耕还林实施以后,羊子实行了圈养,圈养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肥,施用机肥数量多,粮食产量就能提高。据笔者试验一般1.5亩苜蓿可满足一只羊一年的饲料,所以应大量种植本地紫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草木樨和沙打旺等多年生宿根饲草。同时可以少量饲养佳米驴、秦川牛等牲畜,以此畜力为土地耕种和农产品加工服务。农、林、牧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农业依赖畜牧业,畜牧业依赖农业和林草,林草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要发展畜牧业林草应先行。

3.3 推广集雨节水灌溉工程

榆林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在兴修水利,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借鉴过去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办法。在集中综合治理山坡地时,坡度小的以梯田为主,坡度大的挖鱼鳞坑,在地势较缓地段,让水在地表形成径流,顺势流入集雨窖,在天旱时再用来灌溉。近年来,集雨节水灌溉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由最初的土窖,发展到现在的水泥窖,由原来大水漫灌发展到现在节水灌溉,由个人单独投资发展到以股份制或集体的形式引进集雨节水灌溉技术,使有限的降雨能够充分利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榆林实施集雨节水灌溉有很好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物生长季节缺水问题,但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投资较大,可以逐步扩大,循序渐进,切不可急功近利。

[1] 杨静雯.兰州市经济林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9(11):142~143.

[2] 杨 锋.榆林风沙滩地区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1998(3):69~71.

[3] 郑新广,于 峰.世界粮食危机的诱因及应对[J].国际经贸探索,2008(8):273~275.

猜你喜欢
榆林市林草风沙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叶锐仙作品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How did I become a marathoner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时间的年轮
沙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