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银川 750021)
修志在用,修用并举才能完全体现志书的价值,不断增强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的功能必将成为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地方志工作条例》将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开拓社会用志途径规定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法定责任,为读志用志提供了法律保障。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陈奎元同志指出“坚持修志为用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地方志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强调“要像开采矿山、探寻宝藏那样,把志书中的内容,根据不同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开发出来,使它们在领导决策、党和政府实际工作、科学研究和普及国情、地情知识中发挥作用”。读志用志已成为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志书价值,提高地方志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宁夏地方志办公室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发展规划(2008年-2020年)》,组织力量编纂了《宁夏地方史话丛书》,在读志用志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创新是对传统的更好继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任何事业都面临着创新问题,地方志事业也不能例外,创新是促进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创新就不能充分激发地方志事业活力。“创新是一切学术性工作的生命,地方志工作同样要提倡与时俱进的精神,把方志办切实建设成为创新型方志办”。[1]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地方志工作已不是“一本志”“一本鉴”那么简单,要发扬探索精神,在编纂理念、篇目结构、语言、文风等方面有所创新。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志三大功能中,“存史”较为突出,“资政”“育人”则相对较弱。地方志工作要与时俱进,读志用志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路径模式,开拓创新,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方面有新的突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宁夏地方史话丛书》是对宁夏多年的修志成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以来地方志书所积累资料的二次利用,是对志书成果的普及,是向人们传播宁夏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尽管史话是对志书资料的二次利用,但它与志书在体例、文风、写法等方面有明显不同,这是编写的要领,由于编纂者大都是从事修志工作的人员,长期受志书编纂体例的影响,如不能很好地把握写法,就容易将史话写成“简志”,出现败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宁夏地方志办公室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在史话结构、文风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①在结构上,史话突破志书的“篇章节体”以及年鉴的“条目体”,按照历史时期,采用“一事一篇”“一人一篇”的写法,将本地区、本行业历史上的亮点反映出来(每分册选择30个左右的着笔点)。在具体编写过程中,还要注意科学性,既要总结事物发展规律,又要依特色、地域、重点等记述,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古树名木”之嫌。②与志书“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的记述方法不同,史话用通俗语言阐述观点,多种记述方法并用,注重图文并茂。③内容全面且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但要依据历史事实说话,以史料为基础,不能杜撰,有话则叙,无话则不说,切忌生搬硬套;④标题设置能抓住读者眼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起来要朗朗上口,使人们容易记忆,容易解读,容易宣传,如《固原史话》既有“华胥履迹生伏羲”的美丽传说,又有“元昊设伏好水川”的著名战役;既有千古绝唱《北征赋》的抒情小赋,又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著名篇章。总之,史话是对历史事件、人物、史料进行通俗化的记述,它强调真实性,更强调通俗化,也注重文学色彩的渲染,集知识性、权威性、趣味性、大众性于一体。
丛书的编纂摆脱了传统的、分散的读志用志路径模式,以新的角度、新的眼光将宁夏的地域文化资源加以系统化挖掘、提炼和整理,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将志书编纂与读志用志相结合,突破地域、行业界限,有计划、有系统地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的产品,增强了方志资源经世致用的功能。
2009年3月,宁夏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编纂启动大会,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到会做了动员讲话。同时下发了《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编纂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依据宁夏地域文化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丛书分为地域类31部,行业类19部,共计50部,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加。对编纂领导机构设置、书目及编辑出版责任分工、经费的来源与保障、审定出版程序及出版要求、编纂内容及要求、编纂人员选定与培训、出版时间等都做了明确规定。2009年9月,首部史话《固原史话》公开出版,为了从整体上保证丛书风格及体例统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宁夏地方史话丛书〉审定出版程序及出版要求的有关说明》,对编纂内容、审定程序、出版规定、出版时间等结合各分册编纂实际进行了调整与细化,在体现整套丛书规范统一的基础上又充分保证了各单位因占有资料情况不同而在编纂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避免了因过于追求形式的“一刀切”而影响丛书的创新性、灵活性。2011年,鉴于各部门、各行业编纂进度的不均衡,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编纂工作的通知》,整体推进编纂进度。截至2012年4月,已有5部正式出版,完成11部送审稿,全区各市县(区)基本上都启动了此项工作。
篇目是纲,纲举目张,篇目的质量决定了内容的质量。科学设置篇目是体现丛书创新性的关键,只有篇目分类科学、归属得当,逻辑严密,在编写过程中才能少走弯路且易于操作。由于长期受志书固有体例的影响,各单位上报的篇目几乎无一例外地只是将已出版的志书进行了字数的压缩,篇目、写法还是沿用了以往志书,活脱脱一部“简志”。鉴于此,围绕“史话究竟怎么写”,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对篇目的风格及写法进行讨论规范,确保编纂体例、风格保持统一,减少各编纂单位的工作量,同时要求各单位在篇目拟定后需报送《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编辑部审定,并且要按照审定后的篇目进行编纂。此外,办公室先后以文件形式将《固原史话》《彭阳史话》《兴庆区史话》等篇目下发,便于各编纂单位参考借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精雕细琢,已确定的篇目整体上强调了科学性、创新性,突出了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地方志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地方志工作机制是“一纳入、五到位”,大部分志书都是依靠财政拨付出版经费,志书出版后大部分是赠阅交流,或依靠行政手段发行,市场机制的缺乏以及征订渠道的单一直接导致志书发行量较少,读者群没有形成规模,由此造成大部分志书出版后往往是束之高阁“存史”,“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既造成了财力、人力的浪费,也使得志书功能未能完全发挥。
由于整套丛书编纂经费数额较大,一直没有到位,办公室克服“等”“靠”“要”的传统被动工作方法,将经费“化整为零”,由各承编单位自行筹措,确保编纂工作正常开展。与此同时,办公室领导主动与各市县(区)主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沟通、协调,阐明史话编纂的重大意义及广阔的市场前景,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此外,办公室积极运作,与媒体寻求合作,部分史话已在《宁夏广播电视报》、宁夏广播电台都市广播频率等重要媒体上进行连载、连播,将地方志成果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地方历史文化成果走进寻常百姓家,通过市场打造史话的品牌效应,为今后发展史话产业打好基础。
总之,地方志事业要健康、科学地向前发展,绝不能原地踏步、固步自封。要面对现实,审势度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拓宽地方志工作的新路子,搞活地方志,搞好地方志的二次创业;要改革创新,绝不能墨守成规,闭门修志;要转变观念,修用并举,要让地方志书从书架上“走下来”“走出去”“活起来”,在现实中得以运用,不仅当代人用,也为后代人用,使地方志成果所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和升华。
[1]朱佳木.在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