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苏”称名及地理位置考辨

2012-08-15 00:46黄正良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永昌澜沧江云龙

黄正良

(云南省大理学院图书馆 云南 下关 671000)

比苏,汉旧县。西汉时,班孟坚《汉书·地理志》载:“益州郡,武帝元封二年开……县二十四……比苏。”这是公元前109年有关比苏县最早的记载。东汉南朝人范蔚宗《后汉书》中收的晋人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载:“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比苏。”这是公元69年,割益州西部都尉所领六县而置永昌郡,比苏为属县。(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比苏县。”这是三国时蜀刘备章武三年(公元221年)置廉降都督,管永昌郡,而比苏为永昌郡属县。至西晋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置宁川,比苏为属县。唐初房玄龄《晋书·地理志》载:“永昌郡,汉置,统县八……比苏。”这也是西晋武帝时置宁州,而比苏县属管。此与《华阳国志》载同属一事。南齐时沈约《宋书·州郡志》载:“西河阳太守,晋成帝分河阳立。领县三……比苏令。”前汉属益川郡,后汉,晋太康地志属永昌,芘作比。南齐人萧子显《南齐书·州郡志》载:“宁州,镇建宁郡,本益州南中,诸葛亮所谓不毛之地也。……西河阳郡,比苏。……隆昌元年置。”《宋书·州郡志》载:“比苏,属云南郡。”因以上史料对“比苏”的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缺注,后世学者对其众说纷纭。从目前研究看,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以张旭、方国瑜、刘琳、任乃强、黄培林、钟长永、王宏道等为代表的“比苏即云龙”说。此说认为:“比苏与盐有关,比苏县就是今云龙县”。一种是以(清)阮元、伊里布、王先谦、尤中、王懿之、肖迎等为代表的“比苏即今云龙段澜沧江以西说”说。此说认为,比苏位于澜沧江以西,比苏与盐无关,比苏是一民族称谓。一种是以杨延福为代表的“比苏即漕涧”说。而这个问题自《云龙县志》(1992年版)把云龙县的建置沿革定位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始置比苏县,云龙古称比苏”之后,人们几乎都默认了这一结论,并且还将“比苏”与“盐”紧密联系起来,得出“比苏即是产盐的地方”的结论。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比苏地理位置决定了比苏与盐无关

《元史·地理志》载:“金齿等处宣抚司,澜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比苏……”从这一记载可知比苏族位于澜沧江以西。又据《云龙县志》(1992年版)和《浪穹县志》载,今云龙县的11个乡(镇)中原来归属于“比苏县”的只有旧州、表村和民建三个乡镇,漕涧属嶲唐县,其他沘江流域的白石、检槽、长新、诺邓、宝丰5个乡(镇)以及沘江东面的关坪、团结两个乡镇,从比苏设县至梁末近110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归属过比苏县(《元史·地理志》)。云龙现有11个乡(镇)形成一个整体(州县)的时间是在明代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唐代至明万历四十八年,澜沧江以东的7个乡(镇)归属浪穹县(今洱源县)所辖。[1]可见,沘江不在比苏县辖境内。而云龙生产食盐的顺荡井、狮井、诺邓井、大井、山井、石门井、天耳井和金泉井(今宝丰)八大盐井的地理位置都位于澜沧江以东的沘江中上游一带,不在“比苏县”的辖区内。

2.从史载比苏名称,得知比苏是民族称谓,比苏县因比苏族命名

《元史·地理志》载:“金齿等处宣抚司,澜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白夷、曰僰、曰峨昌、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这一史料记载,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比苏”是以上八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民族,即“比苏族”。第二、“比苏县”是以比苏族的族名来命名的,就像当今我们国家以少数民族辖区内的立体民族命名××××自治区(州、县、乡)一样。关于郡县设置问题,方国瑜先生认为“以部族区域为郡县区域,以部族分合为郡县分合”。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依此论点,“比苏县”以“比苏族”命名也不是没有道理,遗憾的是张旭、方国瑜等在考察“比苏县”的来源和地理位置时,忽略了《元史·地理志》所载的“比苏族”问题,而得出“比苏即今云龙,比苏与盐有关”的错误结论。第三、比苏作为一个县的名称在沿袭了1100多年(公元前109年至公元960年)之后,已于五代的后梁时期(公元前907——960年间)被废止了,但它作为一个民族则到了元代(公元前1271——960年)还仍然存在。至于又经过了六百多年后的今天,它究竟演变成现在云南25种少数民族中的哪一民族而继续繁衍生息?这就需要作进一步考究了。不过,根据以上记述的族别与其地理位置的线索,我们现在可以明朗的是:当年的峨昌族即是今天仍然居住在今云龙县漕涧镇周边地带的阿昌族。当年的僰族便是如今散居于澜沧江以西的分属于云龙、保山和怒江州的多县、乡(镇)中为数众多的白族。那么,当年的比苏族,今不会就是居住于怒江州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的傈僳族呢?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也并不排除这种可能。因为民族的融合和变化是会经常发生的,但已延续一千多年的一个民族,绝不会在一旦之间就消亡。比如现在的白族,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白蛮、僰人、民家族等多种称谓,但它作为一个种族,不但没有消亡,而是日益发展壮大。由此可以断定,原来就沿袭一千多年的比苏族也绝不会就灭绝,而只不过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史料记载而一时无从查考罢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作如下判断:

(1)“比苏县”位于澜沧江以西。(清)阮元、伊里布等著《道光云南通志》载:“比苏废县,在云龙州西,晋咸和中,分河阳郡置西河郡,治比苏。则比苏当在云龙州澜沧江西及潞江以外及丽江西皆是。”王先谦《汉书地理志补注》云:“比苏,故城在今云龙州西,丽江县西。”[2]尤中《古滇国、夜郎考》一文云:“滇国的西部偏北边境地带,西汉时期设比苏县。[3]《泸水县志》载:“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泸水属益州郡的比苏县。”[4]《滇国及境内外的民族》一文云:“滇国的西部偏北边境地带有聚邑比苏,西汉沿袭于其地设比苏县。”[5]西汉时期,封建王朝统治者即以滇国设置益州郡,郡下置县,比苏县(今云龙县西部至保山市北部一带)、嶲唐县(今云龙县西部至保山市北部一带)的辖境范围包括了今泸水县的大部分地方。[6]王懿之著《云南上古文化史》云:“比苏县,今云龙县北部至泸水县。”[7]肖迎主编《峡谷幽兰 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村民日记》云:“东汉时期,今怒江州所辖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和兰坪县的一部分地方已被纳入到益州郡的比苏县(在今云龙县西北部至泸水县一带)。”[8]可见(清)阮元、伊里布、王先谦、尤中、王懿之、肖迎等所言极是。

(2)“比苏”是民族称谓,“比苏县”因比苏族而得名。

(3)“比苏”与“盐”无关。

(4)“沘江”之名与“比苏”之名无关。

当然,这只是个人之见,是否正确,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1]云南省云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云龙县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3页.

[2]徐嘉瑞撰著.民国丛书《大理古代文化史》[M].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是编,国立云南大学出版组,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1949年7月)出版,第53页.

[3]尤中.古滇国、夜郎考[J].史学史研究,1989(01):52.

[4]云南省泸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水县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5]尤中.滇国及境内外的民族.史学史研究,1999(06):67.

[6]肖迎主编,傈僳族调查组编写.傈僳族泸水上江乡百花岭村[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6页.

[7]王懿之著.云南上古文化史[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09月第1版,第116页.

[8]肖迎主编.峡谷幽兰——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傈僳族村民日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猜你喜欢
永昌澜沧江云龙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澜沧江源头
书画作品鉴赏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情满澜沧江
苏云龙作品
通过云南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澜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