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日前最新发布的2011年28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95款冰箱产品中,有4款不合格,主要原因是能效等级不合格。如东莞市奇声电子公司生产的冰箱,耗电量、能源效率等级标称明示值为1级,实测为2级;河南统一电器公司生产的冰箱则标称2级,实测3级。记者查询发现,能效等级不合格的产品均在家电下乡目录中。
如今的消费者青睐能效高、耗电低的节能产品,产品上的“能效标识”是最直接的参考因素。据了解,能效标识制度采取的是“生产者或进口商自我声明、备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实施模式,能效标识上的各种数据都是由生产厂家自行标注的,这就为企业的“虚标”提供了温床。此外,据现行《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虚标”受到的处罚仅仅是“责令限期改正和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虚标”已成为家电行业的“潜规则”,而被“虚标”的不仅是能效,还有电视尺寸、电冰箱和洗衣机容量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