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流失能否倒逼高考改革
据教育部消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录取率高达75%以上。《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比,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
大学越来越容易考,然而社会对高考的焦虑却日渐增多:当大学不再苛严地择“精华”而取,年轻的学子及家长们反而开始苛严地看待大学——值不值得读、机会是否公平、如何使录取制度更加公平?在这些反思之下,理性看待高考报名人数连续4年下降,并借此审视高考背后的社会现象,倘能推动高考制度以及教育改革,也是幸事。
细察高考人数下降的数据,即可发现城市考生相较农村考生,下降尤为明显。眼下,很多高校特别是名校招生,普遍存在着地域性歧视,2011年,北京大学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每万名考生中录取不到一个人,但在北京却高达32.6人。大城市考生“吃到撑”,而欠发达地区却有很多考生“吃不饱”,高考制度的不公、户籍壁垒成了高考人数下降的间接推手。因而,高考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能否倒逼相关高考制度适时作出调整,推动高考改革,如放开异地高考、打破招生名额分配的地域不公等,无疑值得关注。
与这些制度性“拦截”不同,“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近20%速度增长”的事实则直接给国内的高校提了个醒:当更多的考生不再把国内高考视为“独木桥”,扎堆赶赴“国外高考”,我们究竟凭什么来挽留那些“好苗子”?这或许更值得国内高校反思。
(作者:李龙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霍庆涛)